摘要:隨著當前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深,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區域以及不同民族之間在各個維度建立了更加緊密的溝通交流。在這些交流的過程中,文化的傳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當前我國與西方國家交流頻率的上升,相關工作者尤其是中外文化譯者對于英美文學翻譯過程中的文化因素也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本文對當下英美文學翻譯過程中的文化相關因素進行闡述,希望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英美文學翻譯;文化因素;策略
由于我國與西方國家所處的區域不同,因此在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文化的差異存在于當前中西方國家在交流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波蘭人類學家馬琳諾夫斯基早在1923年提出了“語境”的概念,由于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文化背景都是特殊的,因此對于相同的表達往往會采取不同的語言結構來表述。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內的文學創作,也都離不開與其密切相關的文化語境的渲染。因此文學作品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其翻譯更應當被予以足夠的重視。在對英美文學進行翻譯時,譯者應該充分分析其文化對于文學主體的制約及影響,在此基礎之上將這種文化差異進行轉譯,保證翻譯過后的語言符合本國人民的閱讀習慣,易于被大眾接受,這樣才能提高作品的翻譯質量,減少中西方讀者在閱讀不同背景的作品時所產生的困惑。
一、英美文學翻譯的重要性
在以英美為主的西方國家中,文學是其重要的文化之一。很多時候,一個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強大與否與其本國的文學創作實力的強弱有著重要聯系。通過文學能夠將其國家魅力更好地展現出來,也能夠體現出當下的社會環境,將國家的文化韻味傳播到世界各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翻譯起到重要的橋梁作用。通過翻譯將英文轉化為我國人民能夠理解的內容,克服不同語言及文化傳播的障礙,促使英美文學更好地在中國進行傳播,這對于譯者來說也同樣具有積極的意義,因為這樣可以讓譯者不斷感知優秀的文學作品,并且沉淀自身的文化功底。因此我們需要意識到英美文學作品翻譯對于個人以及社會的價值,從而在中英互譯的過程中更加自覺地重視文化因素的影響。
二、文化因素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
(一)英語語境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
中國俗語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話適用于解釋各個不同國家不同區域的人民針對同一事物會有迥異的表達方式。比如,當前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多數生活在沿海地區,因此他們在傳播文化的方面就與常年生活在內陸的人的理念有著很大的差別。由于受到科學以及理性思維的影響,他們在語言的表述中更加熱衷于使用被動句。再比如,很多時候西方人的觀念會受到宗教觀念的影響,因此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會脫口而出“哦,我的上帝”這樣的感嘆,這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了其自身對上天的崇敬之情。此外在英美文學作品中也有很多宗教文化影響留下的影子,尤其是在著名的文學作品《圣經》中,很多都是根據一些宗教事件發展而來的故事或者諺語,由此不難發現以宗教文化為主要特點的區域性文化對于地區的作品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綜上,譯者要想更好地對英美文學進行解讀,必須對原作者生活的社會環境以及文化背景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并且結合自身優秀的翻譯水平,更好地傳播原作者的思想。
(二)作者以及譯者的文化語境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
每個不同的民族都成長發展于不同的區域,而這種區域下特定的語境文化使得不同民族的民眾具有特定的價值觀,并對其生長的環境也會產生特殊的情感。從很多英美的文學作品中,我們都能體會到作者對成長環境帶有的某些情感。比如英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彭斯,從小就生活在鄉村中,富有鄉土氣息的文化影響著其文學的創作,因而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對勤勞淳樸的農民的歌頌和對于田間美麗風光的無限熱愛。每個作者的文學作品都有各自的特征,而不同的翻譯者在對文學作品進行翻譯時,也會因為自身文化語境的不同,對于同一個作品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與見解,因此在傳達原作者的情感中也會包含有自身成長環境方面的因素。
(三)讀者的自身文化環境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
正如我們常說的那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于相同的文學作品總是有著不同見解,這主要和讀者自身的文化環境有關。讀者自身的文化底蘊以及理念都來自不同的文化環境,并且當下具有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于文學作品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文學翻譯中,譯者需要考慮讀者自身文化環境的因素,有的文學作品是面向具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群,也有的作品旨在服務低齡段人群,在翻譯時需要譯者結合受眾自身及其文化環境特點來開展針對性的工作,確保翻譯過后的文學作品能夠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
三、從文化因素提高英美文學翻譯質量的有效措施
(一)重視文化差異
不同區域的文化對于民眾價值觀念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文學傳播的過程中,翻譯工作者架起了重要的橋梁。消除由于文化差異而在文學作品中可能產生的歧義,并盡量優化文學翻譯技巧,這是譯者做好自身翻譯工作的前提。如果譯者本身缺乏一定的文化素養,那么就無法將文學作品以更加適當的方式展現出來,出現詞不達意甚至相反的文化傳播形式。因此,作為一名翻譯工作者,自身首先應當具備明確的價值理念,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西方的文化民俗存在很大的差異,即使是同一種顏色、同一種肢體語言,在不同的區域也有著不同的涵義。比如,在中國,龍始終象征著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受到全國民族的愛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中華民族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是在西方國家中,龍則經常被當作是一種對人類有危害的邪惡力量的存在。因此在涉及到此類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就需要注意文化當中的不同象征,并且做好足夠的注釋。
(二)重視作者所生活的文化環境
只有通過譯者對于文學作品的高效翻譯,才能夠讓更多的讀者了解優秀作品中的文學魅力,進而傳播優秀的文化。在英美文學作品翻譯過程中,譯者是轉換語言的重要橋梁,首先需要對作者所生活的文化環境進行深入的了解,作者自身的成長環境對于文學作品中的情感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在文學作品中也會將自身的宗教信仰等體現出來,而很多英美的文學家都是在宗教的文化土壤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如基督教文化的經典文學作品《圣經》為很多英美作家在文學創作上提供了素材,也使得后來很多的英美文學中包含了濃厚的宗教色彩。因此需要譯者站在作者的立場上,了解其成長經歷,熟悉其生活的文化環境,這樣才能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感同身受,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契合,進而優化整個作品的翻譯質量。
(三)重視讀者所生活的文化環境
譯者在翻譯時還應該充分考慮讀者的文化環境,這樣才能夠使得整個文學的翻譯能夠符合讀者的需求,并且更高效的實現文學作品的傳播。比如,在翻譯文學作品《吹小號的天鵝》中,譯者要能夠意識到讀者主要是兒童,可以采用更加適合兒童閱讀的翻譯風格,使用長短句的翻譯策略,以此來保證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所以,譯者需要保證在了解原作品的基礎上,根據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讀者自身的閱讀需求來進行翻譯,滿足更加廣泛的讀者的差異化需求。
四、結束語
對于英美文學作品的翻譯絕對不是簡單地就字面意思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譯者對深藏于語言背后的情感、文化等因素進行有效的表達。當前我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因此對翻譯工作者自身的素質需求也越來越高。譯者既要保證具備深厚的文化功底,能夠在翻譯工作上積極創新,又要能夠積極考慮到蘊含作品當中的諸多文化因素,充分結合作者以及受眾的文化背景及相關特點,努力提高作品的翻譯質量。
參考文獻:
[1]淺談語境文化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J].宋博.語文建設.2016(24)
[2]淺析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文學翻譯活動的影響[J].張奇.才智.2014(04)
[3]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美文學翻譯的影響及對策[J].黃玲玲.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7)
[4]文化語境與社會因素對英漢翻譯活動的影響淺析[J].楊波林.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作者簡介:馬瑛慧,籍貫:河北,單位:百利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