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瑩
摘 要:犯罪人標記行為是指犯罪人為了滿足某種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明顯的犯罪人實施犯罪的慣技。犯罪現場標記行為指向的犯罪人心理及犯罪動機為偵查提供了線索,有助于串案分析并案偵查。
關鍵字:標記行為 犯罪慣技 犯罪心理
人們總以為殺人兇手只存在于影視小說中,但我們逐漸發現這些人就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存在。這些兇手犯罪動機、犯罪慣技各不相同,是否具備反偵察能力,是否具備獨特的犯罪技巧等,為偵查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犯罪人標記行為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它能反映案犯情緒(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認識過程的諸多心理狀態,準確解讀這些心理狀態可以為偵查人員順利偵破案件提供指引。
一、犯罪人標記行為的定義
(一)犯罪人標記行為的概念
犯罪認標記行為是指犯罪人為了滿足某種心理上或情感上的需要而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1】這種行為是案犯在犯罪過程中實施的最具特殊性的一種行為,能夠很好地反映出犯罪人潛在人格、生活類型和經歷,反映出案犯作案時情緒(情感)過程、意志過程、認識過程的諸多心理狀態,可以為偵查人員偵破案件提供指引。
標記行為不同于一般的犯罪慣技,后者是犯罪人習得的犯罪慣常使用的犯罪手段,慣技在犯罪人的年齡、經驗等影響下會發生發展變化,目的是為了更高效地實施犯罪,比如搶劫犯通過不斷地改進搶劫方法以達到更快的犯罪速度。標記行為是一種相對穩定的犯罪附加行為,是犯罪人為了滿足其特定欲望而實施的具有強迫性的行為,同一個行為人實施的多個犯罪中,即使犯罪慣技不盡相同,但犯罪背后犯罪人對目的的追求、犯罪心理是具有同一性的。比如,犯罪人先后用手槍和尖刀作案三起殺死三對十幾歲的少男少女,分別將他們赤身裸體地擺置成正在性交的場景,證據表明犯罪人在女孩死后與其肛交。就實施犯罪而言,在其死后擺放尸體的行為屬于沒有必要的行為,但這恰恰反映了犯罪人獨特的心理,目的是讓人們發現他們時貶低他們的品行并詆毀他們的名譽。
(二)犯罪標記形成的原因
標記的形成原因分為兩類,一種是由于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后,出于對心理的補償而做出的被動的標記行為。比如,行為人因當場發現女友出軌而將其殺死,隨后又出于愧疚與憐愛將其尸體掩蓋或者擺成自然姿態的。此類標記行為是行為人基于犯罪結果而被動作出的,僅針對特定的案件,犯罪行為不具有連續性;第二類則是行為人基于主動的犯罪目的而實施的,此類犯罪人往往在童年時情感缺失,持續的情感缺失導致個體心理發展進程偏離正常軌跡,若個體發現想象暴力或其他犯罪活動會使自身產生愉快心理,那必然會導致犯罪結果。當個體基于幻想而行動時,犯罪帶來的滿足感又會強化幻想,進而滋生再次的犯罪。比如系列強奸犯每次作案結束都會切下被害人的雙乳作為紀念品帶走,以此滿足其性幻想。
二、犯罪人標記行為的識別
(一)標記行為的特點
標記行為具有獨特性。在所有的犯罪行為中,最能表現行為人特殊心理的行為就是標記行為。個體的行為是受心理調控的,總是由個人特定的性格特征決定。性格是在后天社會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異。因此,標記行為就是他在作案中獨特性的縮影。
標記行為具有強迫性。標記行為是犯罪人在犯罪時必須要實施的,通過完成標記行為犯罪人可以獲得犯罪的快感,換言之,犯罪人正是為了獲得心理與情感上的滿足而實施犯罪,而內心的需求即通過標記行為顯現出來。
標記行為具有穩定性。美國聯邦調查局行為科學組特工約翰·道格拉斯基于標記行為獨特的犯罪慣技指出:“我提出‘標記這一術語是為描述那種獨一無二的,個人必須做的、穩定的行為特征。而且我用它來區別傳統的犯罪手段的概念,因為手段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通常,在犯罪手段上,案犯初次犯罪與后續犯罪有較大差異。然而,標記行為是一致的,無論是案犯初次犯罪,還是在10年后犯罪。標記行為會演進,但標記行為所蘊含的主題不會改變。
(二)犯罪標記的認定
即便是同一個行為人所為的犯罪行為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案件中的不同情況對行為人的慣技與標記行為的表現也有影響,更何況行為人不總會在現場留下標記行為,或者行為人為了逃避偵查采取防范措施掩藏犯罪標記的證據,為了擾亂線索作出反偵查行為,因此對于心理畫像者而言,現場的物證與行為證據即使足夠有力但仍然不夠精準。通常來講,具備了以下幾個特征就可以認定是真正的標記行為:(1)花費額要的時間;(2)就犯罪而言,屬于沒有必要的行為;(3)行為刻意表現某種情緒或情感;(4)或許涉及某種幻想的實現。
三、研究犯罪人標記行為的偵察價值
(一)有助于判斷案件性質和確定偵查方向
分析案件性質是現場分析的重要內容,準確判明案件性質對確定偵查方向、劃定偵查范圍和順利推進偵查具有重要作用。從偵查實踐來看,許多冤假錯案的發生就源于偵查人員對案件性質判斷錯誤,從而誤導了偵查。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犯罪標記行為往往蘊含著案犯的心理需求,因此對犯罪標記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對推斷案犯作案動機和辨明案犯與被害人之間的關系都具有重要價值。借此,偵查人員可對案件性質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并確定正確的偵查方向。比如,行為人實施反映愧疚心理的標記行為往往表明其與被害人存在某種程度的情感關系,典型的有:遮蓋行為。案犯使用物品(如被褥、衣物等)刻意覆蓋尸體,特別是覆蓋被害人的頭面部、性器官等,這是最常見的反映愧疚心理的標記行為;擺放行為。案犯行兇后刻意擺放尸體或某些物品,也是常見的一種反映愧疚心理的標記行為;清潔行為。某些案犯在殺人后會對死者尸體進行清潔,案犯實施清潔行為的目的在于表達自己的愧疚心理,而不是毀證滅跡的偽裝行為,偵查人員在實踐中應注意區別。例如,某案案犯因經濟拮據,乘其嬸娘外出,潛入其家,在作案時時,嬸娘突然回來,將其堵在房中。案犯感到無地自容,頓起殺意,將嬸娘刺死。后案犯想到自己從小得到很多嬸娘的照顧,深感罪惡深重,將死者面部血污擦凈抱在床上,并在地上跪拜不止,后逃離現場。【3】
此外,犯罪人標記行為還能夠反映出犯罪人憤怒、悲哀、恐懼、快樂情緒,變態心理、控制支配心理、沖突矛盾心理、自信心理、迷信心理等等。重視對犯罪標記行為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正確的偵查方向;反之,如果忽視對犯罪標記行為進行分析,就會對案件性質造成誤判,為冤假錯案的最終發生埋下隱患。例如云南的孫萬剛冤案。在孫萬剛女友陳某被殺害的現場,案犯實施了明顯的犯罪標記行為,包括:過度傷害的標記行為(被害人死后左眼、右乳房及腹部各有一處刀傷),切割(毀損)尸體器官的標記行為(被害人左乳房、陰部、肛門被割下),異物插入的標記行為(被害人盆腔里塞有泥土)。多種侵入式標記行為的共同出現強烈提示偵查人員,該案可能是系列殺手所為。但當地偵查人員卻忽視了對這些標記行為進行分析,徑直依簡單的因果關系鎖定被害人的男友孫萬剛為該案兇手。
(二)有助于串案分析并案偵查
行為人的特殊行為在串并案時具有高價值性。在對系列殺手的研究中發現,這些殺手在手段行為上并不具有一致性(如武器選擇,挑選被害人,尸體處置等),他們的標記行為往往一致(如儀式行為,案后的異物插入行為,用被害人的衣服進行捆綁以及堵嘴的行為),偵查人員應注意通過對犯罪標記行為的識別、解讀和分析,積極串并案件。
一是注意多現場出現的相同或相似標記行為。例如犯罪人案后從被害人身上取走“紀念品”或“戰利品”的標記行為(比如奸殺后切割帶走被害人乳房或者陰部),可以充分顯示案件之間的關聯性,為偵查人員串并案件提供較為可靠的依據。
二是可利用犯罪標記行為幫助尋找隱案。在分析出犯罪人在已破獲案件中由標記行為反映出的本質特征后,可與以前的尚未破獲的案件進行比對,犯罪分子作案時的心理痕跡由其標記行為所體現,反映了犯罪分子穩定的心理特點。雖然幾類案件從性質上和形式上可能并不相同,而由犯罪手段所揭示的犯罪人的心理特點可能是一致的。例如,搶劫殺人案的作案人用盜竊來的刀子、電線、鐵梯作作案工具,并故意留在現場,不留與自己有直接關聯的痕跡物證,并可制造假象,轉移偵察視線。在同是犯罪人所為的前幾起盜竊案中,犯罪人利用從甲案盜竊的贓物作工具在乙案盜竊作案,并留于乙案現場。將從甲案盜竊來的能明示甲案主人身份的物品故意遺留乙案現場,如將從公路段盜來的蓋有公章的單據以手紙方式留在一村民家被盜現場,也是通過故意遺留他人的物品來遮蓋自己的犯罪行為,轉移偵察視線。
三是可利用犯罪標記行為區別不同案犯實施的系列案件。在不同行為人于一地實施性質相同的系列案件的情況下,標記行為可幫助偵查人員進行區別。例如,1998年西安市公安局偵破了3起強奸殺人系列案件,抓獲了王某某、宋某某、張某某3名各自獨立、互無聯系的犯罪嫌疑人。其中,王某某作案52起,殺死20人,其作案時會將受害人的陰毛燒掉,此一特殊的標記行為成為區別其他案犯實施的系列案件的重要依據。
(三)有助于增進偵查人員對案犯的理解從而實現審訊突破
犯罪標記行為是案犯畸形需要、黑色幻想、情緒情感、人格類型的具體投射,通過犯罪標記行為,再結合精神分析偵訊法,偵查人員能對案犯的人格特征、心理特點有深入的理解,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審訊對策,實現審訊突破。
犯罪標記行為的研究在分析帶有動機怪異或變態特點的犯罪上具有獨特性,通過對標記行為的研究我們得以窺見犯罪人的獨特犯罪心理,為打擊犯罪和預防犯罪提供線索與指引。
參考文獻
[1][美]布倫特·E·特維.犯罪心理畫像[M].李玫瑾,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283.
[2][美]布倫特·E·特維.犯罪心理畫像[M].李玫瑾,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285.
[3]艾明.論犯罪標記行為的心理解讀.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5.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