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月6日文章,原題:多虧千禧一代,中國擁抱咖啡文化熱星巴克近日披露計劃未來5年在華新增3000家店,幾乎是目前店面數量的一倍。這是在中國這個不斷拓展的市場,品位和購買力轉變的明顯信號。
中國茶多。但如今快速壯大的中產階層用來提神時,選擇更多的是咖啡,而非茶。過去4年中國咖啡銷量增加兩倍,進口年增速為16%,而美國才2%。
“中國有一個受西方影響的非常年輕的群體。”在上海擁有一家咖啡店的戴夫·賽明斯基說,最初來華時他為蘋果公司工作,但他看到一股咖啡熱即將發生。記者問他,“中國人變富的同時,為何不只在喝茶上下更多功夫?為何要轉向咖啡?”賽明斯基答曰,“接受西方產品如今在中國被視為具有某種身份。這也是為何香奈兒、愛馬仕和星巴克(這類品牌)在華發展不錯的原因。”
星巴克的全球最大店在上海剛開業,買咖啡的隊伍有時會排到大街上。不過,如今競爭很多。上海目前有6500家咖啡店,說每個街角都有一家,還算保守估計。記者曾在一條街上看到三家咖啡店連在一起。
COSTA正在中國新開數百家店。這多虧了擁抱咖啡文化的千禧一代。該公司負責人表示,“現身于你認可的咖啡店,如今是(中國年輕人)自我表達和表明身份的一種方式——他們消費的產品、購買的食品及所喝的咖啡。”
目前中國人均每年喝3杯咖啡,而英國是250杯,美國是363杯。不過,這種需求潛力加上氣候變化對全球咖啡供應的影響,可能導致一些問題:咖啡豆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高。賽明斯基說:“未來30年,中國可能進口兩三百萬噸咖啡,而目前全球供應量是690萬噸。”若咖啡在中國真的發展起來,供應夠不夠呢?”賽明斯基回答:“不夠。”還好,中國有茶。▲
(傳文譯)
環球時報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