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沈維多 ●甄翔
彭博社7日報道稱,根據荷蘭國際集團本月發布的報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有望推動全球貿易增長12%。
荷蘭國際集團負責國際貿易研究的高級經濟學家喬安娜·科寧斯表示,運輸和貿易輔助成本一直影響和制約著國際貿易,但“一帶一路”倡議有望將世界各國之間開展貿易的成本減少一半。科寧斯說:“亞洲和歐洲之間的貿易(不含歐盟各國之間的貿易)占全球貿易的28%,簡化貿易流程會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具體影響有多大要看貿易實踐對成本降低的敏感度如何。”
在科寧斯分析的三種情境中,“一帶一路”倡議將推動貿易成本降低50%。在最保守的情境中,只有歐亞經濟走廊沿線的4個國家也就是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直接受益,這時“一帶一路”倡議能推動全球貿易增長4%。在最樂觀的情境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這些國家的貿易合作伙伴普遍受益,屆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蘭、尼泊爾和緬甸的貿易總量會增長45%,中國的貿易總量會增長20%。
科寧斯指出,貿易成本下降的速度是最關鍵的變量,這取決于“一帶一路”倡議下有關政策的持久性。今后5年一些建設中的項目會完成,后續也可能宣布新的項目,貿易成本下降的過程需要5到10年的時間。科寧斯說:“如果貿易成本下降速度緩慢,‘一帶一路倡議每年對世界貿易額增長的影響就較小。如果貿易成本大幅下降將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巨大影響。”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7日回答《環球時報》記者提問時稱,“一帶一路”項目給沿線國家帶去的是希望和發展。高峰表示,“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以來,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已經建設了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55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的稅費將近1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將近22萬個。▲
環球時報201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