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 彭娜
【摘 要】本文從儀式的角度分析了不確定性回避理論在《集結號》和《血戰鋼鋸嶺》特寫鏡頭中所體現出的行為特點和文化差異:中國英雄在履行儀式的過程中傾向于宣泄情緒,表現出較強的不確定性回避傾向;而相似場景下的美國英雄通過自我壓抑的方式控制情緒,對于不可預見因素的回避傾向不明顯。
【關鍵詞】不確定性回避;儀式;英雄
中圖分類號:G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0-0092-01
霍夫斯泰德提出的不確定性回避理論認為儀式作為一種集體行為具有雙重作用:從社會意義的角度來看儀式可以打造團隊凝聚力;從不確定性回避的角度來看儀式的實質是對未來進行干預。本文收集了國產片《集結號》和美國片《血戰鋼鋸嶺》的重要特寫鏡頭,從儀式的角度分析了英雄對不確定性因素的回避行為以及兩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文化差異。
一、特寫鏡頭下中國英雄的儀式
(一)葬禮。由于儀式無法作為技術手段來履行預期的成效,《集結號》汶河戰役中,連長谷子地把戰士尸體運回窯洞的想法遭到了排長焦大鵬的反對。戰場上掩藏尸體的行為屬于葬禮儀式范疇,對于戰局勝算而言不具備建設性作用。然而儀式的不確定性回避作用呈現在了特寫鏡頭下:鏡頭①拉近了畫面主題人物慘淡的面容和緊閉的雙眼,谷子地說,“當心讓炸彈轟碎了,轟碎了就捏不到一塊去了。”這種催淚的情緒抒發方式可以帶動其他團隊成員重視葬禮行為,通過激發軍人榮譽感的形式召喚團隊凝聚力,同時有效緩解幸存士兵的焦慮情緒,寬慰他們赴死的決心。在未知的環境中,儀式有效規避了戰友們可能出現的戰斗乏力感和死亡恐懼感,對于抵制戰爭的不可預見未來給予了積極的精神支持。因此,儀式對于未來是有積極干預作用的。
(二)告別。戰斗接近尾聲的時候,谷子地下令炸毀窯洞口。特寫鏡頭②刻畫了生死關頭的告別儀式:“懦夫”王金存握住炸藥引線,紅著眼睛:“連長,我沒給你丟人吧?”谷子地雙眼含淚,鼻翼顫抖,摸著王金存的頭,用一句“下輩子還做兄弟”的告別詞對曾經的“懦夫”致以崇高的敬意。從不確定性回避的維度來分析,雖然告別儀式無法改變戰斗失利的結局,這種強烈的情感互動卻激發了戰士在極端惡劣環境下對于不確定性因素的包容能力。由此看出,儀式在不確定性環境中對于緩解個體焦慮、撫平內心恐懼感起到積極作用,有利于他們接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因素。
不確定性回避傾向較高的文化中,個體對于外界壓力往往感覺力不從心,對于威脅或死亡的感力強。儀式有利于寬慰幸存士兵對生命的無限眷戀,給他們終將逝去的未來一個令人欣慰的交代。中國影片《集結號》特寫鏡頭下的英雄地在履行儀式的時候流露出強大的心理感召力,這種通過情緒宣泄來抵制焦慮感的行為折射出較強的不確定性回避傾向。
二、特寫鏡頭下美國英雄的儀式
(一)個人禱告。儀式的不確定性回避作用同樣體現在《血戰鋼鋸嶺》中。大部隊撤離鋼鋸嶺之后,英雄多斯決定獨自留守營救傷員。此時鏡頭③特寫多斯消瘦的側臉,粘連的額發、血肉模糊的雙手以及他反復默念的祈禱詞“God,please let me get one more (老天,求你讓我再救一個人)”。多斯默念禱告詞,在超越生理極限的惡劣條件下把戰友陸續吊放下懸崖。鏡頭中的英雄通過內心世界發動的一場祈禱來安撫自己焦慮的情緒,幫助自己接受惡劣環境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從不確定性回避的維度來看,默念禱告詞屬于被動放松的形式,可以壓制住多斯內心的無力感,使他面對不確定性環境時能夠以傷員的生存利益為重心;被動放松的模式支撐英雄爆發出強大精神力量來完成救援行為,對于未來發揮了積極干預作用;最終多斯在夢魘般的戰場獨自救下75名傷員。
(二)集體禱告。全體隊友在重返鋼鋸嶺的時候要求聆聽多斯禱告,希望英雄帶給他們神奇的力量。特寫鏡頭④捕捉到了士兵們在儀式前后發生的微妙變化:目光從猶豫轉向堅定,步伐從遲疑變成勇猛,特寫鏡頭給予觀眾巨大的視覺沖擊,突出表現前后迥異的作戰風格。聆聽禱告的過程中,士兵們沒有語言上的交流,也沒有情緒上的宣泄,通過儀式進行被動放松,擺脫焦慮思想。在隨后的登陸戰中,士兵們克制住戰戰兢兢的畏敵心態,從心理上接納了殘酷恐怖的作戰環境。雖然儀式未能改變未知的戰斗環境,但是足以讓戰士對于不確定的未來產生了扭轉戰局的信心,對于未知命運表現出強大的包容能力。
在不確定性回避傾向較低的文化中,英雄往往通過被動放松來完成情緒的抒發 。特寫鏡頭中的美國英雄在面對生死抉擇時就是通過祈禱來履行儀式的,對于干預未來同樣起到了積極作用。
三、結語
干預不確定性的方式屬于文化范疇,干預行為是通過特定社會的集體價值觀反映出來的。以上兩部影片中的英雄分別通過儀式的手段對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干預,這些理性的儀式行為對于結局有積極的邏輯關聯。其中,中國英雄在儀式中對外界壓力表現出明顯的焦慮感,畫面中情緒宣泄力度較大,折射出較強的不確定性回避傾向;而美國英雄面對外界壓力時傾向于通過被動放松的形式壓抑自我情緒,相信自己可以扭轉未知局面,表現出較低的不確定性回避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