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和聲學》課程是我國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著教學僵化、內容空洞、學生沒興趣主動去學習等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采用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和聲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認知能力,讓學生充分地掌握和聲學的教學內容,為將來學生學習作曲、伴奏、復調等課程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學習
中圖分類號:J61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0-0204-01
《和聲學》課程教學把實際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作為重點進行改革。如果學生想要在畢業之后能夠在音樂教育工作單位、音樂藝術團體等專業機構進行工作,那么學生必須在《和聲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集思廣益,向著自己向往的方向去努力去探索。教師則應該用更加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夠在未來游刃有余地工作。
一、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的必要性
在音樂專業的教學中《和聲學》課程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習和弦、和弦結構以及和弦之間關系的科目。在培養人才的方案中,《和聲學》課程教學是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這就進一步證明《和聲學》課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和聲學》教學效果一直不太順利。很多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的時候都很迷茫,學習方法單調,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也很難得到提升。因此,對《和聲學》教學的改革是一定要進行的。
二、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一)缺少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在《和聲學》課程教學的工作當中,某些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識水平進行了解,也沒有讓學生明白學好《和聲學》課程對未來的發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二)教學的方式比較讓人覺得乏味。很多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都只是講一些理論的知識,卻忽略掉了實際操作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將和聲的例題講解寫在黑板上,沒有結合實際彈奏,不能演示出真正的音樂效果,學生不能理解透徹。
三、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的內容
《和聲學》課程教學中,掌握教學的難點、重點,合理安排教學的內容,是保持和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和聲學》教學內容的重點是為旋律配和聲,其中有和弦的連接、聲部的開始、種種轉調方式等。對于學生來說這部分的學習是至關重要的,這是多聲部寫作最基本的要求,必須有實實在在的功底,只有學好《和聲學》的原理,才能在之后的學習中運用自如。
創新《和聲學》課程教學的首要目的是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沒有伴奏的條件下,隨機彈奏某首曲子時,這需要學生有非常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較強的實踐能力。
四、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的理念
如今的《和聲學》課程教學利用科學幫助教學,就是把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和聲學》教學中去,讓學生能夠完全體會到和聲的效果,將之前空洞的板書講解教學改善為生動形象的音響教學,以便提升學生對和聲的理解能力。
使用高科技開展和聲學教學,不但減輕了教師的負擔,而且節省了彈奏的時間。讓學生們從單調乏味的板書學習中走出來,迎接新型的教學模式。高科技投入到教學當中去之后,學生能夠自己編輯學習軟件,瀏覽海量的和聲試題,以便課后的鞏固和學習,提升和聲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的模式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僅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很難讓學生快速接受和聲學理論知識的內容,因此,在和聲學的教學中應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的結合,不斷設計新的教學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和聲學的教學內容主要由四門音樂基礎學科構成,通過對和聲學的學習,能夠進一步為學生的音樂理論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音樂即興伴奏和音樂創作是高校音樂專業和聲學教學中的重點,通過這兩種形式的聯系能夠加強學生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因此可以將這兩種音樂實踐作為課內外音樂實踐的主要內容,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六、總結
和聲學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學生自我完善的思維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質量和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了解和聲教學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作用,意識到和聲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僅僅是音樂教育者必備的知識技能,同時也是音樂工作者從事音樂相關行業的基礎知識,是音樂工作者音樂素養和音樂能力的體現。
參考文獻:
[1]郭玲玲.《和聲學教程》(增訂重譯版)“緒言—第三十五章”所存問題之我見[D].東北師范大學,2013.
[2]易宏博.和聲學立體化教學模式初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2.
[3]叢鳴名.高職音樂教育專業和聲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研究[J].中國教師,2012(20):55-56.
[4]熊欣.德彪西的音樂創作理念在和聲學創新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