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瑩
【摘要】隨著國內汽車產量、保有量穩定增長,輪胎需求持續增長,我國輪胎制造業得到快速發展。自2006年以來中國輪胎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我國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較弱。對國內外關于輪胎企業競爭力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和整理,有助于我們明確這一問題的研究現狀,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做好理論準備。
【關鍵詞】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存在問題;提升對策
一、前言
中國輪胎工業發展迅速,在1950年前,輪胎年產量不足3萬條;到1980年,輪胎產量已達到1,146萬條;2005年,中國輪胎產量達到2.5億條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輪胎生產大國。2017年,中國橡膠輪胎外胎行業累計產量9.26億條,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4%。隨著中國交通運輸、汽車機械等產業的不斷發展,輪胎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望繼續提升。企業競爭力提升問題值得引起我國輪胎制造企業的重視。
二、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研究
通過對以往輪胎制造業競爭力的文獻搜索、整理、分析和總結,本文從三個方面做出了額總結。
(一)關于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研究
劉冬梅( 2004)提出影響我國輪胎行業競爭力發展的相關因素包括車輛行業的發展、公路的建設和發展、國家政策如稅收政策、產業政策、進出口政策的影響以及原輔材料行業的發展。
封江淮( 2009)從國際出口競爭力的角度提出影響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因素包括技術壁壘、關稅壁壘、“雙反”壁壘、綠色壁壘。
王曉瑩(2010)從基礎資源、相關產業、市場狀況、產業狀況、不確定因五個維度分析了輪胎產業的影響因素,具體基礎資源包括基礎設施資源如公路建設資源、人力資源,相關產業包括橡膠產業和汽車產業的發展,市場狀況包括輪胎市場需求狀況、輪胎市場管理狀況、同業競爭,產業狀況包括技術投入和資本投入,不確定因素包括金融危機影響和政府影響。
王清源(2012)從制約廣饒橡膠輪胎產業發展的因素提出輪胎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包括生產規模、自主創新能力、品牌建設、熟練技T輸、管理等。
(二)關于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存在問題研究
BorgWarner(2010)運用SWOT分析法,對公司的經營狀況進行了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分析,指出產品召同會影響企業形象,進而影響企業競爭力。同時指出,高端的技術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價格波動給原材料成本管理增加困難,從而對企業競爭力造成一定影響。
翁莉莎(2007)依托細致深入的調查數據資源,對東營市輪胎橡膠行業整體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詳實分析,提出了東營市輪胎橡膠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企業資金小足、研發能力薄弱、對進口原材料過分依賴、規模相對偏小、產品結構趨同、管理相對粗放等。崔晉東( 2010)針對廣饒縣輪胎廠在進行國際營銷時面臨的各種問題,深入分析其國際營銷環境和根源問題,從而制定策略來提升核心競爭力,提出對海外市場不重視、營銷觀念陳舊,缺乏海外市場調研,缺少適銷對路的產品,缺少穩定高效的外銷隊伍,內部管理混亂,結算方式單一守舊等問題。蔡為民( 2010)總結了2009年我國輪胎行業生產經營狀況,對主要特點和問題進行了闡述,指出主要問題包括:(1)輪胎行業經濟回升的基礎不夠牢固,橡膠等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度上升。(2)輪胎產業和產品結構不盡合理,產能總成本過大,投資熱度仍較高。(3)自主創新能力不夠強,總體上輪胎檔次不夠高,產品附加值較低。(4)輪胎出口形勢仍然嚴峻,國際輪胎市場需求不旺,貿易保護主義和技術壁壘勢頭上升,擴大輪胎出口難度很大。
蔡文克、黃璐( 2010)分析了輪胎制造技術主要擁有者在我國的專利申請狀況,地界輪胎巨頭的專利申請情況,并重點分析了我國輪胎企業在輪胎領域的專利申請狀況及而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出我國專利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是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知識產權人才和基礎建設嚴重滯后、發明專利少、專利技術檔次較低、缺乏申請PCr專利的意識、國際專利申請嚴重缺失,并提出我國輪胎企業應采取培養企業專利發展的內在機制、提高科技人員的研發熱情和研發效果、重視國外市場、加強專利保護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三)關于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對策研究
P.N.O'Farrell和D.M.W.N.Hitchens( 1988)對蘇格蘭和愛爾蘭中西部地區的小型制造企業的競爭力和績效進行了比較分析,從輪胎性能的幾個維度進行調查,并對產品樣本的價格和質量競爭力進行評估。基于這些結果,提出了一些政策結論,最顯著的是加強國家從固定資產向軟資產的轉移,特別是加強培訓和質量控制。Chang Ni-Bin(2007)收集并分析當時數據庫涵蓋的17家主要輪胎回收公司和10家主要輪胎制造商,并根據分析結果,提出應該配置不同的廢舊輪胎收集、加工和最終使用的補貼標準,以改善整體管理效果,消除指定服務區之間的不同界限,以增強廢舊輪胎回收行業的競爭力。Ning YANG等(2010)通過將輪胎生產、消費、收集和再利用過程作為整個輪胎物流系統,并基于物理投入產出分析(IOA),分析了中國輪胎工業的現狀,并對中國和歐洲進行了比較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從IOA角度提出改進輪胎重用過程的效果,最終達到提升輪胎企業競爭力的目的。BorgWarner( 2010)提出依靠研究尖端技術,以更好地匹配輪胎和車輛性能,提升輪胎品質,以提升企業競爭力。Yan Ping-Zhou( 2013)通過對輪胎企業的生產過程分析,(MES)的設計,提出適用于輪胎企業的制造執行系統(MES)設計方案,以輪胎生產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周顯江( 2003)從產品、管理、營銷、質量、員工素質五方面提出對策建議打造比較優勢,增強企業發展后勁,提升核心競爭力。鐘明貴(2005)從技術創新角度提出針對性建議,創建技術中心,引進高級技術人才,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消化吸收國內外先進技術、工藝,加強與高等院校密切合作,形成產學研一體的技術創新模式,注重自主知識產權、完善產品規格、做到關鍵技術掌握率100%。
黃新穎( 2008)提出從加快生產要素的建設、加快橡膠輪胎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加強政府對橡膠輪胎產業的支持力度三個方面來提升企業競爭力。蔡文克等人( 2010)從專利角度,提出我國輪胎企業應采取培養企業專利發展的內在機制、提高科技人員的研發熱情和研發效果、重視國外市場、加強專利保護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李清( 2012)則從提高輪胎企業營銷競爭力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增強服務理念、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產品研發能力、營銷團隊建設四條建議。王國穎(2013)從競爭實力、競爭潛力和競爭環境三個方面提出了提升山東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對策建議。在競爭實力方面,要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世界名牌,提升客戶滿意度;競爭環境方面,要加大研發力度,明確投資方面,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競爭環境方面,要制定行業標準,扶持上下游產業,助力橡膠輪胎制造業的發展。
周慧冰( 2013)從技術創新、品牌經營、人才培養、整合資源、政府支持五方面提出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對策建議。王作函( 2016)從為賽車運動提供輪胎,檢驗輪胎質量角度,提出三方面建議,分別是積極爭取參加賽事,從而顯示出輪胎的市場競爭力:提供專業服務,作銷售的堅實后盾:技術創新,創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陳志炳( 2017)從應對雙反的角度出發提出對策:一研發輪胎新材料、二智能化工廠、走出去,從長遠解決問題,全面增強競爭力。
三、結論
輪胎制造業雖然不像鋼鐵業或房地產業等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它也是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我國為數不多的對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的研究中,主要運用了鉆石模型分析法、SW Or分析法、實證分析法等探討了我國輪胎制造業企競爭力的影響因素、現存問題、市級縣域及個例的輪胎制造企業的發展狀況及政策建議,為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提升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但基于省級輪胎制造業的競爭力分析比較匱乏,我國的幾個主要輪胎生產大省的輪胎企業競爭力亟需提升,關于輪胎制造企業競爭力分析的深度仍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劉冬梅.我國輪胎企業競爭環境分析與集團化發展模式研究[D].廣西大學,2004
[2]封江淮.加快國內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出口霓爭力[J].現代商貿工業.2009(23)
[3]王曉瑩.我國輪胎產業國際霓爭力研究[D].河北工業大學,2010
[4]王清源.山東省廣饒縣橡膠輪胎產業集群的金融視角[J].金融經濟.2012(22)
[5] BorgWarner.Hankook:2010 company profile edition l:Chapter 6 SWOT analysis[J].Just Auto,2010(1):13-15
[6]翁莉莎.東營市橡膠輪胎行業調查分析[J].市場調研,2007
[7]崔晉東.廣饒縣輪胎廠海外市場拓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0
[8]蔡為民.我國輪胎產業現狀及發展[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0( 06)
[9]蔡文克.黃璐.從專利申請淺析我國輪胎技術現狀及發展對策[J].輪胎工業.2010(10)
[10] P.N.O 'Farrell, D. M. W.M Hitchens.The relative competitiveness and performanee of small manufacturing firms in Seotland and the Mid-West of Ireland: an analysis of matched pairs[J]. Regional Studies, 1988(22):399-416
[11] Chang Ni-Bin.Eeonomie and policy instrument analyses in support of the scrap tire reeycling program inTaiwa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435-50
[12] Ning YANG,Dingjiang CHEN,ete.Evaluation of the Tire Industry of China hased on Physieal Input - Output Analysis[J] .Journal of Indus- trial Eeology,2010:457-466
[ 13] Yan Ping-Zhou.Design of Manufaeturing Exeeution System in TireEn- terprises[J].Applied Meehanies and Materials,2013:2343-2346
[14]周顯江.打造比較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J].橡膠科技市場,2013(1)
[15]鐘明貴.實施技術改造依靠科技進步提升企業霓爭力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十五”期間企業發展“掃描”[J].中國橡膠,2005(21)
[16]黃新穎,吳天樂.山東東營橡膠輪胎產業霓爭力提升研究[J].區域經濟.2008
[17]李清.輪胎企業的營銷霓爭力研究——以米其林和普利司通為例[D].東華大學,2012
[18]王國穎.山東橡膠輪胎制造業霓爭力研究[D].沈陽大學,2013
[19]周慧冰.泰國輪胎企業霓爭力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3
[20]王作函.從方程式賽事.看佳通輪胎的市場霓爭力[J].商用汽車,2016( 07)
[21]陳志炳.中國輪胎為何必須全面增強霓爭力[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