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友洋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企業數量的迅速增多,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而,必須加快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發展的節奏。本文通過分析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對企業長遠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總結當前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措施
企業經濟管理涉及采購、生產以及銷售等多個部門,對整個企業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方式,提高企業人力資源、辦公資源、資金等的綜合利用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加企業經營收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企業經營發展的目標,打破企業發展的瓶頸,為企業制定未來經營發展策略指明方向。現如今,企業的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很多企業就是因經營管理不善被迫倒閉,還有部分企業雖然已經意識到創新經濟管理方式的重要性,但是因企業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低、部門組織框架不科學、改革方向錯誤、缺少改革經驗等因素,經濟管理改革創新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
一、簡單介紹進行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化的發展趨勢
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以及交通運輸方式的增多,跨國企業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在促進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增加了各國企業的生存壓力。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方式意味著企業要對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進行批判性的繼承和發展,汲取原有經濟管理模式中的優秀部分,摒棄原有經濟管理模式中的不符合企業持續發展要求的內容,立足我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以及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從根本上進行創新和改革,提高企業發展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符合企業穩定發展的基本要求
我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由于成立時間較短、管理人員缺少企業管理意識和創新能力,還沒有找到符合企業持續發展要求的經濟管理模式,降低了企業決策的科學合理性,甚至誤導企業做出錯誤的決定,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滅頂之災。加快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創新,簡化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形成一體化的經營管理系統,幫助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二、總結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企業領導管理意識淡薄
企業領導對經濟管理工作存在錯誤的觀念,認為經濟管理模式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附屬品,不同的經濟管理方式并沒有本質區別,創新經濟管理模式只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和員工的工作量,是百害無一利的事情,拒絕對企業經濟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許多企業領導可能是首次創業,缺少管理企業實踐經驗,不僅如此,他們可能是跨專業創業,沒有接受過企業管理方面的系統培訓,完全憑借自己的喜愛和習慣來管理企業,容易引起企業內部混亂。企業領導者創建企業的初衷是獲得經濟利益,部分企業領導目光狹隘,過于重視眼前利益,忽略企業發展的長期利益和社會效益,于是,不斷壓榨員工的利益,經常以各種緣由克扣員工的工資,延長員工工作時間,對員工出現的失誤進行現金處罰,與之相應的,對員工取得的成績視而不見,降低了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造成企業員工的離職率高、人員流動性大。
(二)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
市場經濟的發展對企業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然而,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漏洞,降低了對企業員工的管理能力,阻礙了經濟管理模式的深入改革,比如企業員工的薪酬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制度以及晉升機制不規范,限制了員工和企業發展的空間:將綜合部和人事部進行合并,雖然節省人員成本,但容易造成管理部門權責不明確,出現管理混亂的局面。
三、新形勢下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方法和策略
(一)改變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模式
企業管理人員早已習慣原有的安逸生活,不思進取,缺少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而,企業管理人員必須轉變經營思路,學習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理論知識,正確認識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對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加強對市場經濟的調查研究,增加創新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邀請企業管理領域的專家學者對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化的培訓,激發管理人員的創新意識和競爭意識,學習借鑒其他地區關于企業經濟管理改革的成功經驗,完善企業經濟管理的長期發展機制。
(二)完善企業相關制度
企業需要進一步完善人才聘用機制和管理機制,在招聘人才時,應轉變以往只看學歷不看能力的招聘模式,更加重視應聘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與試用合格的員工簽訂勞動合作協}義,按照相關規定繳納勞動保險。完善員工獎懲制度,堅持公平公正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于出現工作失誤的員工,可以根據錯誤嚴重程度選擇恰當的處罰措施,比如口頭教育、檢討書、現金處罰等等,對于努力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進行獎勵,形成人人爭優創先的良好工作氛圍。此外,管理人員還應辯證認知企業集體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的關系,尋找企業集體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之間的平衡點,重視員工的個人發展和終身發展,維護員工利益,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形成個人發展帶動企業發展,企業發展促進個人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企業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共同發展。
(三)創新高校和中小型企業的深度合作模式
高校大學生可以到企業實習,在提高大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為企業儲備了大量的人才,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為企業員工相互學習提供契機。企業可以借助高校強大的科研隊伍開展定向研究,提升企業產品的商業附加值。
四、小結
企業要正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順應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把握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方向,增強改革力度,轉變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思路,為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任文貞.談新形勢下的企業經濟管理創新[J].知識經濟,2012( 10)
[2]張敏.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5 (2)
[3]過燁.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3(18)
[4]溫廣坤.關于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思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