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鳳
【摘要】中小企業為推動經濟體制改革,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0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還未得到緩解,如何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拓展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已經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闡述中小企業的融資的問題和出現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的方法并提出融資的拓展方式。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當中的地位與作用日益顯著,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中小企業產生了融資困難的問題,這一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本文闡述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背景,從內部和外部兩大視角,就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以及造成融資難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中小企業自身、政府和相關機構提出了相關建議及解決對策。
1 中小企業融資的意義
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既能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還可以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結實有力的保障。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可以解決企業的生存問題。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是企業在市場發展中要經歷的必然之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一些中小企業的產業生產和企業經營管理等都很難正常進行下去,嚴重的還要面臨破產問題。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進行合理融資,既能促進中小企業在競爭中的穩健發展,也能保證企業員工的正常工作,避免出現失業下崗等現象,促進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健康快速發展,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融資可以促進企業的合理發展,解決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中小企業在起步之后,就會擴大企業發展的規模,資金是一個重要問題。而在發展中進行企業融資,能夠為企業的快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小企業面對技術創新等問題時,企業融資能夠壯大技術創新資金量,從而更好地進行創新工作。因此,中小企業的融資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的又好又快發展,更能為實現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2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2.1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內部原因
(1)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夠科學規范。根據現在已經注冊的中小型企業數量及企業經營類型,現今我國的中小企業中多數為私營企業,其中許多實行“家族管理模式”,企業的決策人根據血緣關系決定,而不是根據能力選出企業的決策人,這種傳承下的企業管理缺乏嚴格、規范的管理制度體系。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這種拘泥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無法在社會進步的潮流中長久安穩的立足,進而逐漸衰亡。然而許多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并沒有意識到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即使一些頗具規模的中型企業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因受到自身能力、素質等因素影響,公司的內部治理仍不夠完善。由于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不規范,會導致財務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對稱,財務信息不透明、難以保證投資者利益等一系列的問題。
2.2中小企業融資障礙的政府原因
中小企業的融資不僅僅取決于銀行的貸款數量,更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近年來,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都傾向于大型企業,雖然國家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制定了許多相關的方案,比如擴大中小企業的貸款數量、減免稅收等。但是由于相關管理部門的設置重疊、執行效率不高等原因,使得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得不到真正的落實。所以,這樣的政策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由于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專業金融機構較少,造成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把融資的重心放在了銀行,由于需要貸款的企業太多,加劇了中小企業貸款的困難程度,最后使得這類企業得不到相關的政策優惠。另外,針對中小企業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使中小企業的融資得不到法律保護。
3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對策
3.1加強中小企業自身建設,提高企業自身實力
(1)建立健全企業的內部治理結構。企業的治理結構是影響企業融資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經營者應多學習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不斷加強內部治理,改變落后老套的治理結構,科學構建規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組織結構。這不但能增加企業融資的能力,還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并且,健全的治理結構,能夠增加企業經營和財務信息的真實可信度,為企業樹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提高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以吸引更多的投資。(2)完善財務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依照法律法規進行財務信息的透明化處理,加強企業內部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提高企業的信息透明度,改變企業與銀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提高投資群體對于中小型企業融資的信任度。同時,加強與銀行的交流,使銀行深入了解企業現狀,增進金融機構的信任,改變銀行的“惜貸”狀況,為企業和銀行雙方降低融資風險和成本。(3)加強信用觀念,樹立誠信形象。如今,中小企業的信用缺失成為企業融資的一大障礙。因此,企業必須加強信用觀念,重視信用建設。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都要遵循制度,以誠信為本的準則做事,杜絕任何弄虛作假的行為發生,切實提高信用水平,加強企業可信度,樹立良好的誠信形象,為企業融資創造良好的條件。
3.2加強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提高企業融資水平的重要保障。但是,從中小企業的目前情況來看,針對中小企業的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所以,政府應該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此保證中小企業更順利的進行融資。同時,政府還應建立相應的擔保體系,積極促進企業融資的順利進行,從而使中小企業更加的強大,更好的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中小企業的順利發展需要政府高高強度的支持,只有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才會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4結束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資源合理配置有積極意義。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融資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因此,中小企業應該改善自身的融資條件,政府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拓寬融資渠道等。本文從中小企業的融資意義、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問題分析人手,并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對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夠給予幫助。
參考文獻:
[1]楊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2
[2]趙真真.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江西財經大學.2010
[3]呂勁松.淺談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J].金融研究,2015( 11)
[4]姬會英.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及對策探析[J].特區經濟.2011(2)
[5]張小川.基于融資租賃視角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