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小學生的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相關美術教師應正確看待和重視對小學生進行情感的培養。在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時候,能夠充分培養其學習美術的意愿。而在培養美術意愿的過程中又離不開情感教育。所以,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了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美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就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情感教育;美術教育
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學時,相關教師應重視小學生情感在美術學習和創作中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美術教育時,應同時對其進行美術情感的培養和教育,采取情景結合的方式培養小學生所擁有的美術情感,激發小學生內心學習美術的意愿,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一、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重要性
在所有領域和類型的教育中,情感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輕松、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實現情感與認知的平衡,充分發揮情感意識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作用,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求知、探索的精神,促進學生形成獨立、健全的品質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對小學生進行的情感教育能夠使其在心理和身體兩個方面感到愉快,而在培養小學生的情感品質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對于情感的控制,還能使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保持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積極的作用。
二、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滲透的運用
(一)美術教育豐富學生情感
理智感是人們在探索和感知真理的過程中,因個體需求是否得到滿足而生成的一種情感意識。小學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現在對事物的好奇心、探索問題和奧秘的進取心以及求知欲的擴大和加深。教育心理學家指出,深厚的理智感是促使人們發揮智慧的潛在力量,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作品豐富理智感。例如,學習基本圖形的畫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怎么畫和為什么這樣畫,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在無形中增加小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目標,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美術教育要想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繪畫技巧,不能將教育目標局限在對技能的掌握和美術知識的傳播上,而要基于基本的理論道德,利用美術教材的優勢,借助時間的靈活性以及美術課程自身的優勢,運用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感受作品、感受美的同時,不斷熏陶審美意識,進而在潛移默化中感悟美、創造美。
(二)情境教學,培養感悟能力
很多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時,習慣采用單一、僵化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只負責講解,學生只負責聆聽,“教”與“學”是兩個獨立的、沒有關聯性的環節。這不僅會影響學生對美術學科的興趣,更無法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審美元素產生關聯性與感悟,不利于培養美、創造美所需的條件。例如,學習《保護珍稀野生動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自身的感情融人情境中。首先,讓小學生在所熟悉的大自然中的動物中,挑選出珍稀野生動物有哪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知道的喜歡的珍稀野生動物的特征,讓他們發揮根據自己的想象,結合自然環境,勾勒出自己心目中的“珍稀野生動物”生活的環境。其次,根據小學生的回憶以及對大自然的感受,教師開始講述本堂課的關鍵。即如何繪出野生動物的線條,怎樣讓動物更加有層次感,怎樣讓動物更逼真,表現出栩栩如生的張力。用不同的顏色、不同粗細的線條表達美術形象,讓學生感受到圖形躍然紙上的過程。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拓展學習,如:為動物們繪制面孔,感受它們的喜怒哀樂。有的學生在動物面孔上畫上笑臉,表示空氣環境良好,動物開心:有的學生在動物的臉上面上淚水,表示樹木被砍伐,自然生態遭到破壞,動物找不到家:結合野生動物所棲息的自然環境,體現生態環境。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有助于啟發學生的思想意識和感悟能力,讓學生通過美術學習收獲到更為真實的人生感悟與生活閱歷。培養小學生熱愛動物,呼吁人類愛護環境,保護珍稀野生動物,保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三)提升審美水平,鼓勵學生參加美術實踐制作活動,增強學生美術創作成就感
傳統的美術課教學,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對作品進行描摹,以至于學生創作出的作品下篇一律,沒有創新性。例如在上版畫課時,創作者在制作版畫過程中需要手腦結合。雖然其他兩種也需要創作者手腦并用。由于制作版面需要利用刻刀在木板上進行刻制,因而學生需要耗費較多的體力,但學生在刻制過程中也獲得了極大的樂趣,從而加深了對版面制作的印象。同時,因為制作版畫需要掌握一定的刻制技法,因此對學生的創作思維能力也能起到一定的鍛煉作用。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選擇的版畫種類大多是易操作的實物拼貼版畫、紙版畫,學生在剪、刻、撕、挖、拼、貼、粘的過程中體會動手帶來的樂趣。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生,由于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造型、動手能力,可以選擇難度較高的內容,如木刻版面、石膏版畫等。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利用廢網珠筆、小刀等工具,進行刻、劃等版畫制作操作,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三、結語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實施的意義重大,有助于學生在實際的美術作品創作中,提高學生美術審美能力,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的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的洞察力。需要教師充分發揮情感教學的作用,促進美術知識教育的同時,加強促進學生價值觀念的培養。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習慣來進行思考,提升學生鑒賞美術藝術的水平,加深對美術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姚利芳.淺談小學美術課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2013(24):172
[2]于疏影.探析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作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157
[2]魯雅婕.人教版與湘教版小學美術教科書比較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