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2018年,我省以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為目標,強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計劃扶持建設100個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提升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構建符合我省實際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
我省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建設緊密結合種植結構調整、高標準農田建設、圍繞主要糧食作物產區合理布局,在全省30個糧食主產縣及非糧食主產縣的糧食主產鄉(鎮、街道),按照“一鄉一個”的規劃布局開展項目建設。同時,在榆樹、農安、九臺、德惠、雙陽、永吉、梨樹、東遼、洮南、前郭、敦化、公主嶺、梅河口等13個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結合當地發展需要,按照“一鄉再建一個”的發展需求,每個縣推薦4個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單位。
農機裝備建設將重點配備先進大型拖拉機、深松整地機械、免耕播種機、水田栽插機械、植保機械、玉米水稻收獲機械、秸稈處理機械、糧食烘干設備處理機械等納入我省農機購置補貼范圍內的產品,采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籌、中央財政補貼、省級財政補助、地方投入、信貸支持、融資租賃及社會資本投入等多元化資金形式建設。農機裝備購置納入我省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范圍,按照購機補貼操作程序及規定執行。
機具補助標準為:
旱田經營耕地面積1500畝~5000畝的,享受補貼的農裝備投資不超過250萬元;經營耕地面積5000畝以上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450萬元。
水田經營耕地面積1200畝~4500畝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250萬元;經營耕地面積4500畝以上的,享受補貼的農機裝備投資不超過450萬元。
購置機具在享受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對免耕播種機、籽粒直脫聯合收獲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烘干機、秸稈撿拾處理機械,用省級資金按照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數額給予1∶1.5累加補貼;其他機具按照1∶1累加補貼;單機最高補貼不超過80%。
庫棚補助標準為:
旱田作業機具庫棚:新建庫棚采用磚混結構的,最高補助50萬元;采用鋼架結構的,最高補助35萬元。擴建庫棚采用磚混結構的,擴建部分每平方米補助500元,最高補助50萬元;采用鋼架結構的,擴建部分每平方米補助350元,最高補助35萬元。
水田作業機具庫棚:新建庫棚采用磚混結構的,最高補助45萬元;采用鋼架結構的,最高補助30萬元。
擴建庫棚采用磚混結構的,擴建部分每平方米補助450元,最高補助45萬元;采用鋼架結構的,擴建部分每平方米補助300元,最高補助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