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華2002年入農牧行業,開始只養了幾頭母豬,并不懂行,也不了解豬的生長習性,對母豬繁殖規律更是把握不好。她說,最開始跟著幾個同行學技能,加上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就這么一點一滴在摸索中發展起步。
看著母豬下崽一窩又一窩,于華甭提有多開心,就這樣滾雪球似的發展起來了。隨著豬的數量越來越多,她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她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不肯放過任何一個學習機會,渴望多學點技能充實自己。2004年,她在遼源學習豬的人工受精技術,越是應用新技術,越是感到自己的能力不足,就越想千方百計提高自己,她開始利用各種機會學習相關知識,有時飼料廠和獸藥廠會請她去聽課,每次她都有不同的收獲。
2007年,于華擴建廠房面積3800多平方米,養殖母豬110頭。2011年,成立東遼縣凌云鄉華宇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成員由最初的5戶,發展到現在的59戶。年出欄生豬2000多頭,養殖基礎母牛20頭,家庭年收入70余萬元。2016年,她的合作社耕地面積達到220畝,年出欄生豬2500多頭,養雞3000多只,年收入150多萬元。
2013年,于華被評為遼源市農村婦女雙學雙比女狀元。經鄉里推薦,參加了東遼縣農民科技教育中心舉辦的新型職業農民養豬專業培訓班,由于她學習認真,應用技術效果較好,又被縣農民科技教育中心評為優秀學員。同年她又申辦了家庭農場,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事業。
2014年,她經縣農民科技教育中心推薦到吉林農業大學學習。這次學習使她受益匪淺,開闊了視野,轉變了思想觀念,在事業上前進了一大步,并被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評為“十強農產品經紀人”。2015年,她再次被縣農民科技教育中心推薦到吉林大學參加青年農場主培訓班學習。2016年,又多次參加省陽光辦組織的青年農場主赴省外學習考察活動,通過幾次的學習考察,于華學到了更多的新技術和經營理念以及新的管理模式,這也成為了她走向成功的關鍵,讓她心里有了長遠的發展思路和規劃。于華決定帶動周邊農戶發家致富,將本村的婦女帶動起來,共同謀劃,共同發展。
2017年,于華又把農村廢棄的玉米以及污染嚴重的豬糞、牛糞利用起來,將這些糞便變成有機肥,利用玉米秸稈來養牛,用豬糞、牛糞來養蚯蚓,通過綜合循環利用種出來的蔬菜和水果不但長勢好,而且美味可口,營養又健康,是純正的綠色有機食品。蚯蚓藥用價值很高,用蚯蚓養出來的笨雞不但口感好,營養價值也高。
2017年對于華來說是發展創新的一年,也是事業的一個轉折點,她計劃再投資100萬元,購買母牛50頭,給豬場上新設備,引進一套全自動上料機,還準備養殖林下土雞1萬只,新建蚯蚓場面積3500平方米,側重生態養殖,發展循環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