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和
(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農業站,吉林長春130609)
肥料效應田間試驗是獲得水稻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時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徑,也是篩選、驗證土壤養分測試方法,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的基本環節;本試驗以當地水稻主栽品種為對象,對配方施肥的增產效果,檢驗施肥參數,驗證并完善肥料施用配方,改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等進行對比。
試驗時間為2017年4月~11月,試驗地點,長春市雙陽區太平鎮長山村1組。
粘壤質沖積型水稻土。
水解氮 160ppm,速效五氧化二磷 47.4ppm,速效氧化鉀120ppm。
尿素、磷酸二銨、氯化鉀、三元素。
品種為吉農大14。
生物學特征特性:生育期141天,需≥10℃活動積溫2800℃,屬中晚熟品種。株高97.6cm,株型較緊湊,分蘗力中上等,谷粒橢圓形,穎及穎尖黃色,無芒,千粒重26.3g左右。穗長17.4cm,彎穗型,平均穗粒110.9粒,著粒密度適中,結實率87.7%。
小區面積24平方米,長6米,寬4米,3次重復。試驗方法,見表1。

表1 不同處理施肥量 單位:kg
從2017年6月20日的調查結果看,空白區株高平均為36cm,常規施肥區為37.6cm,配方施肥區為41cm;在分蘗數方面,空白區為12.3棵,常規施肥區為15.3棵,配方施肥區為14.6棵;在葉色上,空白區為淡綠色,常規施肥區和配方施肥區為綠色。
從2017年7月20日的調查結果看,在株高上,空白區為63.3cm,常規施肥區為67cm,配方施肥區為74cm;在分蘗數方面,空白區為17.3棵,常規施肥區為18.7棵,配方施肥區為21.3棵;在葉色上空白區為淡綠色,常規施肥區為綠色,配方施肥區為濃綠色。
在畝產量上,空白區為535.8kg,常規施肥區為588.3kg,配方施肥區為655.2kg;每平方米穴數上,空白區為22.3穴,常規施肥區為23.0穴,配方施肥區24.1穴;在每穴穗數上,空白區為15.3個,常規施肥區為20.3個,配方施肥區為21.2個;在每穗粒數上,空白區為89.5粒,常規施肥區為91.3粒,配方施肥區為96.0粒;在千粒重上,空白區為21.76g,常規施肥區為23.53g,配方施肥區為25.48g,表2和表3。

表2 不同處理對產量及產值的影響 單位:kg元

表3 不同處理的投入產出比 單位:元

表4 配方試驗統計分析
通過方差分析結果表明:處理間差異達到極顯著,處理內差異不顯著。通過對水稻生育期及經濟性狀的調查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地加快水稻生育進程;能有效地增加水稻的每平方米穴數、每穗粒數、千粒重,從而提高水稻單產,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通過產量結果表明:本試驗田中配方施肥能顯著提高水稻的產量。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測土配方施肥平均比常規施肥增產66.9kg,每畝增收58.77元。但在9個處理中,尤以配方施肥處理的重復2最高,為680kg/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