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葉
【摘 要】從藝至今已經二十多個年頭,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還是在易俗社的工作過程中,筆者都深受前輩藝術家的熏陶感染,讓自己感受到這方舞臺小天地的神圣,因此在易俗社琳瑯滿目的劇目中遴選適合自己的劇目進行傳承就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字】劇目;傳承;甄選;繼承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3-0047-01
從藝至今,已經二十多個年頭了,無論是在校學習期間,還是在易俗社的點滴工作中,筆者都深受前輩藝術家的熏陶感染,讓自己感受到這方舞臺小天地的神圣。在各位前輩老師的指點下,自己也在部分劇目中擔任了重要角色,在《三滴血》一劇中扮演李三娘,在《火焰駒》一劇中扮演周瑞菊,《翰墨緣》一劇中扮演陳夫人,《五女拜壽》中扮演楊元芳,《打神告廟》中扮演敫桂英等。如何做好劇目儲備工作,如何通過劇目的傳承學習提升自己的藝術實力和舞臺表現力,這是自己近幾年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易俗社琳瑯滿目的劇目中遴選適合自己的作品進行傳承,就顯得格外重要。民間有這樣的俗語:“要看文雅去易俗,要看打拼數三意”。易俗社極富生活情趣的劇目類型、清新淡雅的藝術風格在成立之初,便讓古城西安的市民大加贊賞。
秦腔經典折子戲《三回頭》是易俗社創始人之一孫仁玉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孫仁玉、范紫東兩位劇作家堪稱易俗社劇作家群體中的代表人物,范紫東先生擅長編寫大本戲,《三滴血》《軟玉屏》《翰墨緣》等盛演不衰;孫仁玉先生的劇目大多都源于當時的生活,頗具時代氣息,《看女》《柜中緣》《三回頭》《鎮臺念書》等劇目至今仍然是易俗社的保留劇目,自演出以來,對于啟迪民智、除舊布新影響深遠。秦腔《三回頭》故事情節簡單,呂榮兒規勸其夫許升改邪歸正,掀起一場婚姻離合的風波,最后許升有了悔改之意,夫妻和好如初。劇中人物少,用時短,但寓意深刻。
人因戲聞名,戲因人流傳。孟遏云、蘇育民、劉毓中等三位前輩藝術家合作的錄音資料廣為流傳;上世紀80年代,《三回頭》被拍攝成電視藝術片,著名藝術家宋上華擔任導演,蔣云芳擔任音樂設計,從表演、音樂等多方面對劇目進一步進行加工提煉,使之成為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而張詠華、陳妙華、王保易三位名家的合作更是珠聯璧合,張詠華老師飾演的呂榮兒,陳妙華扮演的許升,王保易老師扮演的呂鴻儒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成為后來諸多專業演員、業余戲迷學唱的藍本。
很榮幸能邀請到張詠華老師為我傳承這出劇目。張老師是易俗社第十四期學員中的佼佼者,能戲甚多,戲路寬廣,在《庚娘殺仇》《冼夫人》《三回頭》《走雪》《游西湖》等一大批劇目中擔綱主演,成為秦腔舞臺上的“旦角全才”。晚年退休后,更是致力于易俗社后輩人才的培養。筆者的參賽劇目《打路》《庵堂認母》等也得到過張老師的親切指導。此次排演,筆者誠惶誠恐,從大多劇目的配演到一部戲的主演,是需要跨越的,一方面是自己心理的跨越,克服內心的緊張與壓力,力爭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劇目、進入角色;另一方面則是藝術水平的跨越,雖是折子戲,但如何在舞臺的四五十分鐘中通過唱、念、做以及自己對人物的刻畫吸引觀眾的眼球,讓角色、讓戲站穩腳跟,是需要不斷打磨提升的。
劇本,一戲之本,是戲劇藝術創作的文本基礎,更是劇中人物進行對話的參考語言和人物內心活動的外向展示。排戲伊始,張詠華老師著重講述劇本,詳盡的分析讓我逐漸了解到呂榮兒的內心世界:丈夫本是求學上進的好青年,父母去世以后跟著不三不四的朋友學壞,自己規勸無望,原想離婚一走了之,但畢竟夫妻一場,離別之中再次言語挽救、提醒、勸說自己的愛人。基于此,呂榮兒既要耐心說服決意要女兒離婚的父親,又要改造丈夫日益墮落的精神面貌,這才有了假走真留的“三回頭”。
角色被賦予了意義,有了厚度,接下來就需要用戲曲的手法去呈現了。戲曲講究“四功五法”,在這出折子戲中主要體現在唱、念、做幾個方面。俗話說“先聲奪人”,大幕拉開,秦腔苦音慢板漸起,呂榮兒出門盼夫,“呂家女在小房心中惆悵”一段開唱,回憶、敘述當年自己與愛人的點滴,心中不免難過。唱至“昨夜晚出了門不知去向,這時候還不知他在哪廂。”唱至落尾充滿了無助,呂榮兒自身、戲情本身都懸而未定。待到劇中父親呂鴻儒讓榮兒離婚回家,呂榮兒一去三回頭、戀戀不舍,待到另一核心唱段“此時候倒叫我于心不忍”,一大段充滿深情、細膩優美卻又能夠催人淚下的旋律,把呂榮兒這位年輕女子對丈夫既愛又恨、百般柔腸表現得淋漓盡致。張老師不斷強調,舞臺節奏是一出劇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唱腔更是如此,舞臺上一絲一毫都不能懈怠,必須唱出人物內心的感情,符合劇中人物的情感節奏,符合觀眾的觀賞節奏。表演上,張老師強調這個角色的特殊性,介于閨閣旦與正旦之間的一種表演類型,既要有閨閣旦的大方內斂,又要具備部分正旦角色的善良深情,這也是筆者需要繼續打磨和提升的部分。
此次排導,在配演的選擇上也遵循流派和藝術風格,許升由陳妙華弟子王小榮扮演,呂鴻儒由“劉(毓中)派”再傳弟子屈鵬扮演,力爭每一個角色都在舞臺上為觀眾呈現出鮮明的藝術風格。同時,筆者也認為秦腔《三回頭》對化解夫妻矛盾、保持家庭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也希望這部戲能夠在舞臺上常演、多演,讓更多家庭能夠了解秦腔《三回頭》的劇情,并對他們的家庭和睦起到促進作用,讓移風易俗的易俗精神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