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宏寶
【摘 要】文章對電影《捉妖記2》口碑大幅下滑現象進行分析。主要從大眾心理期待、營銷策略、影片內容本身三個角度進行闡述和分析。為系列改編電影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捉妖記2;口碑;原因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3-0101-02
自從2015年7月16日許誠毅導演的影片《捉妖記》公映之后,“胡巴熱”順勢而起。隨著影片首次突破20億票房大關榮登華語票房之最,關于影片《捉妖記》的好評如潮,《捉妖記》一時間成為了華語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的典范。2018年2月16日,繼續由許誠毅導演的影片《捉妖記2》在萬眾矚目和滿懷期待下,與《唐人街探案2》《紅海行動》《西游記女兒國》《祖宗十九代》等賀歲影片于大年初一同期上映。據糯米電影票房3月12日數據顯示,影片《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后來居上破33億大關,史上排片率最高的《捉妖記2》口碑崩塌,后勁不足,票房止步23億。《捉妖記2》曾豆瓣評分5.4分,近日跌至5.2分,較同檔期影片比較表現平平,較《捉妖記》而言可謂兵敗滑鐵盧,影片《捉妖記2》口碑為何會有今日之況?
一、期許過高,落差較大
首先,胡巴形象。電影《捉妖記》改編自中國神話題材著作《山海經》中的小故事《宅妖》,許誠毅導演五年磨劍才較為成功地塑造了胡巴小妖王形象。是“人”還是“妖”?什么是“妖”?“妖”和“人”是何關系?這是許誠毅導演思索良久的問題,影片已給出許誠毅導演心中答案。《捉妖記》中的“小妖王”胡巴天生帶有嗜血的妖性又被賦予著人的情感,妖被人化和情感化。《捉妖記2》在上映之前就注定要和《捉妖記》不同,《捉妖記2》需要在繼《捉妖記》之后講述胡巴在妖群歷險后的成長,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躍然于大眾面前,以其學到的新品質來表現其成長,這不僅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影視敘事中人物成長的必經之路。而《捉妖記2》中胡巴仍沒有獨立,這與《捉妖記》結尾胡巴帶領眾妖時的故事發展方向是相悖的,胡巴的妖王氣息全無而完全淪為了只會賣萌的“寵物寶寶”。
其次,故事情節。《捉妖記2》所講述的故事應是《捉妖記》故事之后的進步和發展,而不是故事線索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劇眾”互動的創作方式是當下互聯網時代劇本創作的最新形式,這種創作方式以尊重受眾心理需要為特點。這也正是《捉妖記2》所欠缺的。《捉妖記2》的故事線索較《捉妖記》而言完全沒有跨越式發展。《捉妖記2》中胡巴自和天蔭分別之后便遇到了屠四谷,再到天蔭和小嵐找到胡巴,故事情節如蜻蜓點水般,沒有新的人物成長,缺少新的矛盾沖突,忽略情感線索。影片未能考慮受眾的真實需要、未能通過故事發展滿足受眾心理期待,是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
最后,主題表達。《捉妖記》故事簡單卻主題高尚。在電影情節發展的過程中,影片向觀眾展示了天蔭和胡巴的“母子情”、天蔭和小嵐歷經生死的愛情、天蔭追尋父親記憶的親子情、永寧村中人和妖的患難情,故事雖小卻展現著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精神層面的感情,《捉妖記》中最成功的元素莫過于感情,這是人類共通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敘事元素,影片最后將眾多情感表達上升為“人妖共處,萬物有靈”的主題。在電影《捉妖記2》播映之前,大眾早已在心目中對其賦予了詮釋新的、高層次主題的過高期望,然而事實并不如大眾心中所盼,電影不但未對《捉妖記》完成超越反而制作粗糙、主題模糊,有敷衍觀眾之嫌。
二、營銷失準,定位失真
首先,營銷失準。營銷是電影獲得高票房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往往在電影口碑好壞、評價褒貶方面力不從心,好的營銷并不能改變一切。《捉妖記2》上映日期為2018年2月16日,農歷大年初一。在發行商看來,電影《捉妖記2》早已搶占先機,再以《捉妖記》積累的好觀眾緣為基礎,電影必然在春節第一天大紅大紫。從各方數據來看,發行商的目的已然達到。好景不長,殊不知“差評連連”的口碑如瘟疫般迅速傳染開來,票房增速續力薄弱終被反超,觀眾緣跌至谷底。“大年初一”不僅是機遇更是挑戰。廣告宣傳是電影《捉妖記2》的主要營銷方式,其中最有影響力、傳播范圍最為廣泛的形式當屬各媒體平臺上預告短片的播映。預告短片所展示的內容為:胡巴和天蔭分離后遇見新的妖群,胡巴和天蔭彼此想念。“團聚”“追尋”“成長”成為了觀眾心中對影片內容的新期待。觀眾對影片的高呼聲反而使得觀眾的失望程度突破了心理底線。
然后,定位失真。合家歡是賀歲檔電影《捉妖記2》的金字招牌,這主要歸功于《捉妖記》留給觀眾的初次觀影印象,然而影片《捉妖記2》只是貼上合家歡標簽的空殼。《捉妖記》之所以能獲得合家歡電影的美稱,根本在于影片的故事情節和角色設定滿足了家庭成員中不同角色的心理訴求,其次是因為胡巴這一動畫形象迎合了絕大多數人的口味,使得家庭成員有了共同的情感契合點。粗制濫造的故事情節和單薄的情感線索注定《捉妖記2》不可能獲得所有家庭成員的肯定。影片沒能滿足父母心理訴求,這與《捉妖記》中宋天蔭和小嵐對胡巴進行父母式的言傳身教所能獲得的情感是完全不能比較的。影片沒能滿足老一輩受眾對晚輩經驗指導和精神傳承的心理訴求,《捉妖記》推動宋天蔭下決心立志成為天師的情感線索就是來自對父親的追尋,“人妖共處”正是宋天蔭對其父親觀念的傳承,《捉妖記2》中雖有尋找天師堂追尋父親的情節安排,但有形無神。《捉妖記2》不能滿足各家庭成員的心理訴求,只能作為滿足兒童心理訴求的低幼動畫片,何談“合家歡”?
三、人物扁平,故事平淡
首先,角色設定。固有角色少創新,新增角色無亮點。宋天蔭和小嵐是影片的主要人物。在《捉妖記》中,宋天蔭是宋家傳人,既要繼承天師技能“宋家十段錦”也要傳承先父留下的大愛精神。誰料在追夢天師的途中誤打誤撞懷胎數日成了小妖王胡巴的“母親”。困難面前,宋天蔭不敢忘記先輩的教誨,不斷掙扎和成長。小嵐與宋天蔭在追夢天師的途中相識,兩人以“天師夢”為共同目標,經歷生死,磨難面前彼此信任而收獲愛情。《捉妖記2》絲毫沒有對宋天蔭和小嵐人物性格進行刻畫,更沒有成長,人物性格只是基于觀眾對《捉妖記》中人物性格的初次印象,人物單薄無新意。影片中增設的角色屠四谷性格特點不突出,故意刻畫的“賭徒”形象更是有強加之嫌疑。李宇春飾演的朱老板人物性格扁平,我們能想起的關于朱老板的性格特點除了一口流利的四川話外再無其他。
然后,故事情節。矛盾沖突不足以推動情節發展,情節設置不合理。《捉妖記》中,天蔭在生下胡巴后和小嵐以高價把其賣給大押店老板娘,途中遇到高價尋找妖作為食材的廚子天師,胡巴因此落入廚子天師之手。一直暗中保護胡巴的竹高和胖瑩被四錢天師發現而遭到圍捕,正準備享受廚子天師上貢大餐的葛千戶露出馬腳變成一只巨妖。四錢天師在追捕竹高和胖瑩時遭到了冤家的暗算,竹高和胖瑩救下了四錢天師的命,四錢天師態度轉變而加入了對付巨妖的行列。矛盾沖突有起有伏,錯落有致。情節發展環環相扣,相互交織。事件發展有因有果,脈絡清晰。《捉妖記2》的故事情節較《捉妖記》而言更像是為了發展而發展的情節堆砌。故事發展脈絡不清晰。在講述屠四谷和朱老板的情感戲時,情節敘事中斷而跳躍到了下一情節,全篇故事講述不清、情節發展不通順、故事情節無內容無營養。
四、余論
《捉妖記2》已落下帷幕,口碑和票房啟示我們:內容為王才能回歸本真。《捉妖記》是許誠毅導演的匠心之作,五年磨劍,叫好又叫座。大年初一同期上映的軍事題材電影《紅海行動》既無粉絲基礎也無高超的營銷手段,反而后來者居上,贏得掌聲一片成為大年初一的黑馬,口碑票房雙豐收。事實告訴我們:無論影片有無粉絲基礎、初次創作或二度創作,內容為王才是真。
參考文獻:
[1]周星.在文化宏觀與藝術微觀上看待《捉妖記》的時代意義[J].藝術百家,2015,31(05):37-42.
[2]趙衛防.《捉妖記》:互聯網思維與影像新元素[J].當代電影,2015(08):30-32.
[3]余霞.國產電影《捉妖記》的成功原因摭談[J].戲劇之家,2015(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