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管理中進行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實踐中非常值得關注、值得探索、值得開展的一項教育工作,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關鍵路徑,引入好的活動,建造好的載體,能吸引學生參與,生動活潑,取得長久的效果。今年上半年所開展的一項教學工作,用20分鐘讓學生參與稅務機關網站的問卷調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作為教學管理的探索活動,取得成功。本文把全部活動進行了總結,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改進提供建議。
關鍵詞:問卷調查 教學管理 思政工作
一、教學管理實踐活動的參數
1、實施時間:2017年4月10日下午1:22-1:42;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2016-2017學年第二學期,教學周的第7周。
2、實施地點: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高橋校區實訓樓2426教室,計算機房,60臺電腦。
3、施教課程:《納稅申報》,課程代碼:0200307;課程類型--必修課,考查課,純實踐課。總課時為50課時。
4、實施進度:每周一下午四節,兩節連續,中間大課間15分鐘,1點20分至2點40分;2點55分至4點15分下課。實訓中,操作時間長,學生容易疲勞。
5、施教對象:工商學院,三年制高職,財務1502班(研究樣本,下稱本班),學生人數51人,普高生源,目前年級為2年級,學期為第4學期。專業為財務信息管理。今年11月左右,學生可以離校參加頂崗實習。
二、教學管理實踐活動的背景
1、學生的心理狀況:在本學期的整段時間里,變化非常快、非常大。從開學第1周的學校普通教學模式逐步向思考今后的頂崗實習,如何走向社會等的實踐模式轉換,學生的思想從平靜到波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必要。如:不玩手機、不穿拖鞋、教室里不吃早餐。逐步做好進入企業工作的心理準備。
2、本班的學生素質好,筆者在第1學期曾在本班開展過《出納實務》課程教學工作,與學生有比較好的互動。2015年至2017年期間的第2學期、第3學期,本班有多位學生參加了工商學院第2課堂經濟理論學研社等社團,社團的指導教師就是筆者,師生之間有比較好的交流。因此,在教學管理中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充分的條件。
3、本課程的時間安排:本學期的教學第1周是從2017年2月27日開始上課,課程結束是教學第13周,2017年5月22日。課程進行到了教學第7周,學生對于本課程教學的新鮮感已經部分失去。相當多的學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疲勞感,課堂紀律開始松弛,少量學生經常打開其他的網頁進行瀏覽并交談。清明節以后,江南一帶天氣轉熱,設置在下午的課程,因學生寢室離實訓室的距離比較遠,部分學生在上課時遲到,各種不利的因素開始增多。
三、教學管理活動的過程
1、在教學管理中,必須進行新的轉折,調動學生的興奮點,同時,聯系專業實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必要。
2、課程教材:《納稅申報實訓》。由于2016年5月起,“營改增”改革試點工作的全面展開,學校所使用的教材的修訂工作非常緊張。幾乎所有公開出版的稅收類教材需要根據本輪“營改增”改革試點工作進行修訂。本次課程所選的教材是2016年8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相對較適合目前高職類層次的教學工作。這種狀況對學生的觸動很大,使學生認識到國家的經濟建設發展之快,稅收的法律法規建設需要高速度,學校的教學工作,包括教師的知識更新,教材的改版等同樣需要高速度,與此同時,學生要主動端正學習態度,適應新的學習內容,采用新的學習模式,盡可能地聯系企業財務工作的實際狀況。
3、學習專題:流轉稅申報-增值稅、消費稅-“營改增”結束。即將開始所得稅申報。
4、浙江省國稅局網站:2017年浙江國稅部門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調查問卷20道選擇題,10題純單選,10題單選并可多選。21題是對國稅機關的意見和建議。全體學生用10分鐘,完成問卷。
5、教師提出問題:1、2016年,全國的稅收收入總量是多少?2、作為一個企業財務人員,如何看待稅收?(可以課后書面回答)
6、解決問題:(10分鐘,學生回答,教師講評)
(1)營改增的背景知識:國家經濟建領域的重大改革,與本專業的課程密切相關。了解目前的稅務工作狀況,如:“營改增”,“五水共治”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優惠政策、車輛限牌與車輛購置稅、“個轉企”稅收政策、“以稅易貸”等全國及地方的法律法規、政策。
(2)營改增的作用:不僅僅是減稅,取消重復征稅的營業稅,采用增值稅,打通了各產業之間的聯通關節,重塑了稅務體系。有利于經濟發展。介紹目前正在施行工商稅務政策:浙江省的“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杭州國稅“免填單”義務、軟件產品退稅“電子化審核”業務、網上申請代開發票操作、12366(杭州)聽得見的納稅服務、杭州國稅微信操作、“同城(全市)【杭州】通辦”涉稅事項、杭州國稅進戶執法清單。介紹地方稅務機關的工作特點。
(3)稅收宣傳月--全國第26個宣傳月主題“深化稅收改革,助力企業發展”。作為財務信息管理專業的學生,要置身于行業,置身于企業,置身于社會。
(4)專業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現代法律意識,行為規范、工作與生活習慣。稅收的特性回顧,即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
(5)今后的工作實踐準備:在學校教室里面穿拖鞋,今后在工作單位就會穿拖鞋的可能。曾經有學生在實習企業穿拖鞋,受到企業領導的批評;在學校教室里玩手機,去企業參觀也會玩手機,曾經有一個班級的學生去富通集團公司參觀時,在聽該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經理介紹情況時,下面有少部分學生在玩手機,當即受到企業部門經理的批評。在第4學期的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逐步引導學生進行企業工作模式,有正確的工作習慣與生活習慣。
本次教學管理實踐活動總結:由細微處見精神,從小問題著手。通過本次教學管理的實踐,取得了4方面的成績:第1、教學管理有創新;第2、進行了單元小結,把課程的第1個學習情境中的增值稅部分,特別是“營改增”,這個近20年來,稅收領域的最大改革,也是課程教學的重點、難點,聚了焦;第3,聯系實際提問題,符合學生的心理,從企業工作來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第4,思想教育見成效,到企業后,良好的工作習慣與生活習慣會幫助自己。使得“無手機課堂”的管理得到落實,今后在哪里都有好習慣。在教室不吃早餐、使得教室衛生環境好,全體同學心情舒暢。不穿拖鞋,在公共場合提升文明程度,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會得到社會的承認。從這些事情,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把學習的現代稅務知識,運用到企業工作,投身于偉大的國家建設實踐,把改革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于子元,周燡等.稅法[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