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世日本對中國中醫藥的受容

2018-06-11 06:12:04仲光亮李成杰
安徽史學 2018年3期
關鍵詞:中醫藥

仲光亮 李成杰

(1.山東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2.山東體育學院 黨委組織部,山東 濟南 250102)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戶建立起幕府統治。1639年,江戶幕府完成鎖國,禁止國民渡航海外,僅允許唐船(華人商船)、荷蘭商船赴日貿易,且限定長崎為唯一對外通商口岸。貫穿整個近世(1603—1867),日本未與中國建立官方關系。但是,因長崎貿易的存在,兩國間的文化交流并未中斷。關于近世日本對中國中醫藥的受容問題,學界關注較少。*日本學者的研究多是就此期傳入日本的中醫藥書籍書目及傳入年份的考察與整理,代表性成果有:上野正芳:《江戸幕府紅葉山文庫舊蔵唐本醫書の輸入時期について―主に、內閣文庫所蔵の舊紅葉山本唐本醫書についての考察―》,《史泉》1977年第51號,第42—74頁;真柳誠、友部和弘:《中國醫籍渡來年代総目録(江戸期)》,《日本研究》1992年第7集,第151—183頁。此外,大庭修曾論及臨時信牌和赴日中國醫師問題,但未就中國醫師抵日后的活動作深入考察。詳見氏著《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研究》(中文譯本《江戶時代中國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同朋舍1984年版,第467—472頁。中國學者的研究筆者僅見潘吉星先生對旅日醫師陳振先、周岐來的考察。詳見氏著《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1年版,第685—750頁。本文擬對此作專題探討,并對此期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的原因作初步分析。

一、江戶幕府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

江戶時代,大量中國書籍經由長崎貿易渠道流入日本,其中既有經書、歷史書,也有文學書和醫藥書籍等。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成為日本江戶幕府引進中國中醫藥的手段之一。

日本江戶幕府嚴禁基督教,在長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書籍檢查制度,這為其自進口的中國圖書中選購中醫藥書籍提供了極大便利。每逢接到舶載書籍,“書物改役”即書籍檢查官便會在檢查書中有無違禁內容的同時書寫“大意書”,后將“大意書” 遞呈江戶,并詢問其中有無將軍御用書籍。*參見大庭修:《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研究》,第90—92頁。“大意書”不僅是書籍檢查報告,亦具舶載書目目錄的性質,擁有優先購買權的幕府可據此選購自身所需中醫藥書籍。

主動向華商訂購是江戶幕府購入中醫藥書籍的另一種方式。載至長崎的書籍中未必包含日本所求中醫藥書籍,這種情況下,幕府通常采用主動訂購的方式。據幕府書物奉行近藤正齋在《好書故事》中記載:1722年,江戶幕府以“御用品”名義,要求華商帶去中國最流行療馬書籍,1724年,施翼亭按約定攜清刊本《元亨療馬集》抵日,江戶幕府不但高價購買了此書,還向施翼亭頒發了3枚褒獎銀。*參見大庭修:《江戸時代の日中秘話》,東方書店1990年版,第122—123頁。《元亨療馬集》,明代喻本元、喻本亨所著,是中國醫學寶庫中內容最豐富的一部總結性獸醫學經典,明清兩代多次翻刻。日本通過向華商訂購的方式,獲得了中國當時最流行的療馬術理論。

原幕府將軍御用書庫(紅葉山文庫)中,共藏有中國中醫藥書籍(刊本)323部,現將不同時期的購入量列表如下:*表1與表2的統計數據基于上野正芳在《江戸幕府紅葉山文庫舊蔵唐本醫書の輸入時期について―主に、內閣文庫所蔵の舊紅葉山本唐本醫書についての考察―》中對紅葉山文庫所藏中國中醫藥書籍的出版年及購入時間的考察。323部中國中醫藥書籍中,除本表格所記278部外,45部購入時間不明;1603—1639年購入的50部中,15部為1639年購入,其余35部購入時間僅能確定在1638年前。此外,因尚無法確定1860—1868年間幕府是否購入中醫藥書籍,表格中所列時間止于1859年。

表1 近世前期幕府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部數

表2 近世后期幕府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部數

由表1、表2統計數據可知,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是江戶幕府的一貫政策,但購入量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波動。1640—1659年間,幕府購入114部,占其所藏中國同類書籍總量的35%,形成購入高峰。1639年,江戶幕府完成鎖國,開始推行“文治政治”,并在紅葉山設立御用書庫,任命以儒醫聞名的向井元升前往長崎,參與書籍檢查,以便挑選中國書籍納入御用書庫。由“武治”轉向“文治”是幕府此期大量購入中國中醫藥書籍的主要原因,向井氏的儒醫身份亦應是原因之一。1660—1679年間,正值清廷全面加強海禁,中國大陸赴日商船數量明顯減少,20年間載至長崎的中醫藥書籍僅18種*參見真柳誠、友部和弘:《中國醫籍渡來年代総目録(江戸期)》,《日本研究》1992年第7集,第154—182頁。,幕府購入6部,購入量劇減。1680—1719年間,中日長崎貿易興盛,購入量有所回升,但遠未達到高峰期的水平。近世后期購入量愈加減少,如表2所示,每20年的購入量基本維持在10余部。18世紀后半期僅購入4部,原因在于唐船輸入中醫藥書籍數量減少,如1770—1779年間僅載去4種。*參見真柳誠、友部和弘:《中國醫籍渡來年代総目録(江戸期)》,《日本研究》1992年第7集,第154—182頁。

近世期流入日本的中國中醫藥書籍共計804種*參見真柳誠、友部和弘:《中國醫籍渡來年代総目録(江戸期)》,《日本研究》1992年第7集,第154—182頁。,江戶幕府購入323種,選擇性明顯。現可同時確認出版年與江戶幕府購入年份的共計167種,其中既有當年的新版,又有上百年的舊版:出版后10年內即被江戶幕府購入的有38種,11—20年之內的20種,21—30年的23種,31—50年的28種,50—100年的36種,100年以上的22種。*數據統計基于上野正芳:《江戸幕府紅葉山文庫舊蔵唐本醫書の輸入時期について―主に、內閣文庫所蔵の舊紅葉山本唐本醫書についての考察―》,《史泉》1977年第51號,第42—74頁。購入時間距出版時間50年以內的共計109種,約占65%。由此可見,江戶幕府選購的中醫藥書籍多是當時中國市場上的流通物。而從江戶幕府所購中醫藥書籍所屬學科領域來看,既包括“內經”系統、“傷寒”系統,又包括“針灸”系統、“本草”系統及“醫方”系統,可謂覆蓋中國整個中醫藥領域。

江戶幕府購入此類書籍并非是為收藏,而是為了獲取中國先進的中醫藥理論。德川吉宗就曾令幕府典藥頭今大路親顯組織醫官校訂《和劑局方》,并于1732年由幕府出資出版了《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十卷、附圖經本草藥性總論二卷、和劑局方指南總論三卷》(12冊本)。*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四》,關西大學出版部1995年版,第41頁。

先進的中醫藥理論通過書籍傳入日本,逐漸為日本醫學界所接受,并實現了日本化。古方派的興起即為中醫學日本化的表現之一。近世前期是以我國金元醫學為基本內容的日本后世派醫學的全盛時期。17世紀末,受清初“《傷寒論》熱”觸發,日本古方派興起。該派先祖名古屋玄醫主張廢止李東垣、朱丹溪的學說,宗張仲景醫方,力倡醫學復古論,而該派代表人物吉益東洞更是推進復古特征的日本化,否定中國醫學體系中的大部分內容。*參見賈春華:《日本漢醫古方派研究》,長春出版社1996年版,第75、157頁。18世紀,古方派逐漸取代了后世派的地位,成為江戶日本漢醫學的主流。此外,隨著中醫藥書籍的輸入,日本人所著中醫藥書籍不斷增加。此為中國中醫學日本化的另一表現。以始于《本草綱目》研究而發展的日本本草學研究為例,自1608年的《藥性能毒》到1690年的《藥品炮炙論》,日本人同類著述僅38部,而自1692年的《本朝食鑒》至1779年的《本草正訛刊誤》,日本人著述達79部。*參見真柳誠、梁永宣:《日本江戶時期傳入的中國醫書及其和刻》,《中國科技史料》2002年第3期,第232—254頁。中醫學的日本化,尤其是日本人所著中醫藥書籍的成倍增加,無疑是近世后期幕府所購中國中醫藥書籍數量較前期減少的重要原因。

二、江戶幕府招募中國民間醫師

招募中國民間醫師亦是近世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的手段之一。1703年,華商張太來受日方“招募唐國醫師”之命,搭載陸文齋前往日本。*林春勝、林信篤編:《華夷変態》卷30,榎一雄編:《華夷変態》,東方書店1981年版,第2342—2343頁。這是江戶幕府首次通過華商招募中國醫師赴日。但后者不愿久居日本,3個月后即返國。*丹羽漢吉、森永種夫校:《長崎実録大成》卷10,長崎文獻社1973年版,第245頁。現將此后中國醫師應招赴日情況列表如下:

表3 中國醫師赴日情況一覽*本表格制成參見《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同朋舍1987年版,第39—93頁;丹羽漢吉、森永種夫校:《長崎実録大成》卷10,第245—246頁;大庭修:《江戸時代における中國文化受容の研究》,第467—472頁。

1715年,日本頒布“正德新例”,規定了以信牌進行貿易的新方式,無信牌者禁止貿易,信牌成為華商爭相追逐之物。調整信牌數量及信牌所限出發港口時予以優先,或作為褒獎頒與一次性臨時牌成為江戶幕府誘使華商應日本之需招募中國醫師的主要手段。例如,1719年12番船船頭李勝先,頭年身份是散商,日方在其歸國時頒其新加牌,同時要求“渡良醫一人”*《崎港商説》卷2,榎一雄編:《華夷変態》,第2841頁。,李勝先應約搭載名醫吳戴南抵日;1721年,沈茗園搭載陳振先抵日,日方作為其完成“御用”任務的褒獎,頒授當年臨時南京牌一枚,并依沈茗園要求,將其原可領取的信牌授予24番船副船頭潘紹文;*《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85,57、81,69頁。費贊侯1726年2月返航,按例僅能領取次年的一枚南京牌,但鑒于“渡唐醫周岐來”之功,日方頒其一次性廈門牌,允其年內再次赴日。*《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85,57、81,69頁。當然,如若華商未能踐行約定,日方則會施以禁止貿易的懲罰。1727年朱佩章即因沒能按承諾引導“騎馬、養馬、療馬之人”赴日“以備欽問”, 被勒令返航,未能獲得貿易許可。*國書刊行會編:《通航一覧》第5冊卷216,國書刊行會1927年版,第466、462頁。為獲得更多貿易機會,長崎華商積極響應江戶幕府之命招請中國民間醫師赴日。

為吸引中國醫師赴日,江戶幕府對受聘醫師格外優待。1689年開始,華商抵日后一律入住唐館,無故不得出館。但是,受聘醫師皆被安排在長崎唐通事的宅邸居住,并可在長崎市內隨意走動。*《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85,57、81,69頁。為表彰中國醫師的功績,江戶幕府更是不惜獎勵。1723年,為褒獎朱來章,授予其侄朱允光臨時寧波牌;*《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85,57、81,69頁。1731年,為褒獎劉經先,除授予一枚貿易信牌外,另又賜予銀錠50枚。*《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85,57、81,69頁。

江戶幕府通過赴日醫師獲取中國中醫藥知識分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中國醫師抵日后,江戶幕府通常會按自身所需,直接命令醫師提交相關報告。1721年,陳振先應幕府命令前往長崎附近山野采藥,并提交調查報告《藥草功能書》(又稱《崎陽采藥錄》)。報告中,每味藥草名稱后或列舉藥草別名、形態特征、入藥部位,或列舉主治病癥、藥方、服用禁忌等。例如,“青木香”條寫道:“治心疼、肚痛、腳氣、蛇咬,入官料。子名馬兜鈴,治咳嗽、痢疾。葉名清風藤,輿青藤同名異物,治無名腫毒,煎湯洗蛇傷、犬咬。”*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315—316、321、288—291、291—292、299—309頁。報告所列藥草共計162種,向井元成將藥草漢名譯成和名后遞送幕府,但其中未能標記和名的達47種之多。*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315—316、321、288—291、291—292、299—309頁。向井元成,時任“書物改役”,兼任長崎奉行屬吏“藥監”一職,精于醫學。*參見渡邊庫輔:《去來とその一族》,每日新聞社圖書編輯部編:《向井去來》,去來顯彰會1954年版,第458頁。由此可見,陳振先采集的野生藥草中,近三分之一根本不為當時日本醫家所知,而向井元成標出和名的藥草,其藥用功能先前是否全部為日本醫家知曉尚有待考察。再如,1725年,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曾向醫師朱來章、朱子章兄弟詢問痧癥癥狀及放痧之法、吐劑用料及原理、橘柑橙柚枳五種樹木和果實的形態及可否入藥等問題,兄弟二人聯名以書面報告形式作出詳盡回答,經長崎唐通事和譯后遞至江戶。*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315—316、321、288—291、291—292、299—309頁。為獲得準確信息,吉宗令同期在崎的周岐來回答同樣問題,以作比較。*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315—316、321、288—291、291—292、299—309頁。次年,朱來章與周岐來又應吉宗之命,對日本192種動植物的漢名、俗名及中國文獻出處進行考證,寫成報告書《周朱復言》(又稱《享保復言》)呈至江戶。*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315—316、321、288—291、291—292、299—309頁。報告中,有的條目僅標記漢名,有的條目同時列出藥用價值。需指出的是,僅標記了漢名的動植物亦多可入藥。*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4頁。和漢名詞互譯、比定工作意義重大,日本醫師可由周、朱二人此份報告確認本國產藥材的漢名,避免參照漢籍投藥時錯誤用藥。吉宗對同一問題的反復提出及對漢名的中國文獻出處的考證要求,皆表現出江戶幕府對中醫藥信息準確性的重視。

劉經先是迄今可知江戶時代唯一受聘赴日的馬醫。江戶幕府為向劉經先及同期抵日的武人劉大成、陳采若問詢療馬、騎法等事,專門安排負責幕府馬匹事務的官員富田又左衛門前往長崎。*《唐馬乗方補遺》,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三》,同朋舍1995年版,第352頁。1727—1731年間,富田又左衛門所作有關療馬之事的書面報告,不斷自長崎遞往江戶。依據劉經先講授寫成的《馬醫唐人療治方書付》中,不但記載了馬身上玉堂穴、云門穴等71個穴位的名稱、各穴位施針方法及主解病癥,而且列舉了可用湯藥治療的83種病狀及湯藥處方。*《馬醫唐人療治方書付》,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三》,第155—233頁。據日本學者統計,《馬醫唐人療治方書付》《馬醫唐人療治書付》《陳采若、沈大成馬療治方書付》三份報告所記針穴中,幕府先前求購的《元亨療馬集》中沒有記載的多達31穴;3份報告列舉的湯藥處方中,同書未加記載的達42個。*濱學:《唐人馬醫劉経先のこと―近世獣醫史の中から―》,《日本獣醫史學雑誌》1989年第25號,第3—12頁。從《有德院殿御實紀付錄》中“令其治療病癥,試功效”的記載來看,此等治療法多在日本經過實例檢驗。*《有徳院殿御実紀付録》卷12,國史大系編修會編:《徳川実紀》第9冊,吉川弘文館1965年版,第389頁。

江戶幕府通過受聘醫師獲取中國中醫藥知識的間接方式是,通告國內醫師與中國醫師開展醫術交流。1725年7月,將軍側近加納遠江守向御醫今大路道三傳達將軍命令,曰“中國醫師朱子章抵崎,醫藥書籍之內有疑惑者,可以書函相尋”。*國書刊行會編:《通航一覧》第5冊卷216,第459,459—460、462—463,458頁。不久后,今大路道三即致函朱子章,詢問“脹滿之癥”及生理性變異脈位“反關脈”之事,后者在回函中,結合《內經》《脈經》等中醫經典及自身在中日兩國的行醫經驗作了詳盡回答;御醫栗本瑞見亦曾詢問《皇帝八十一難經》《醫學正傳》中“七傳者死,間藏者生”等難解之語,朱子章亦據自己理解一一作答。*國書刊行會編:《通航一覧》第5冊卷216,第459,459—460、462—463,458頁。此外,栗本瑞見還曾以日本十數名病患之實例,書面問詢朱來章如何施治,后者開具處方并明晰醫理。*《南京朱來章治験》,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九—三》,第639—644頁。

報請長崎奉行后,地方醫師亦可當面或以書函形式與中國醫師接觸,質疑醫學問題。*國書刊行會編:《通航一覧》第5冊卷216,第459,459—460、462—463,458頁。周岐來滯留日本近二年時間,據其在日本出版的《其愼集》可知,僅1725年7月至8月間,其至少回復了12件日本醫師的書函,其中既包括交感丸、消暑丸等中藥的藥性、服用法問題,亦包括疝氣、天花、女人痹癥等各種病癥的診療問題。*東京內閣文庫藏:《其愼集》卷5,1736年版。此外,唐津藩侍醫河野玄達亦曾多次致函周岐來,這不但使其準確理解了《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中所記“壯火”、“少火”的含義,更使其認識到日本醫師自古以來不論何病,動輒采用艾灸和溫泉浴療法的危險性。尤值一提的是,周岐來還曾將人參三臓圓的制法傳授給吉野五運,后者制成成藥出售。因該藥對治療心、脾、腎方面的疾病有奇特療效,且能補勞滋虛,日本人競相購買,江戶幕府亦將吉野五運的藥店納入幕府許可的藥店之列。本應作為國之秘藥的人參三臓圓由此傳入日本并流行至今。另據大庭修介紹,紀州醫師宇治多云庵亦曾多次向朱子章請教醫學問題,間野春庵、柳如決亦蒙朱子章傳授天花治療法。

三、江戶幕府購入藥種、藥苗

積極經由唐船購入藥種、藥苗,是日本江戶幕府引進中國中醫藥的另一表現。經濟利益始終是江戶幕府誘使華商應其所求的最重要手段。

人參是江戶時代日本人最為垂涎的中藥材。1722年,江戶幕府授予沈茗園一枚臨時信牌,以表彰其搭載陳振先赴日之功,另因其攜帶了遼東人參而獎勵他2000斤日本銅。與此同時,江戶幕府令沈茗園再次赴日時帶去遼東人參種子及培育、栽種之法,以作“御用”,并允諾支付其遠赴遼東所需路費。*《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60、90,86、90,91,91頁。沈茗園次年赴日時,因遼東無可托之人等原因,未能完成幕府交付的任務,但后來兩次遣人前往遼東,終在同期從事長崎貿易的俞枚吉幫助下,獲得人參苗,并于1725年末安排沈人長為代船頭,委托其兄沈朗山持人參苗隨船赴日。該船歸國時,長崎官方亦因此允其所請,變更沈人長為信牌名義人,改商船出港地南京為咬留吧。*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

1726年1月,江戶幕府令滯留長崎的華商回國后尋訪干參制法,然因“人參生在遼東山中,其制法土人不旨傳人,所以別省之人皆不知,無處可問”,華商無人承接此項任務。*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同年6月,俞枚吉搭乘8番施翼亭船抵日,不但帶去了干人參、人參苗,而且進獻了《采參紀略》。*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該書詳細記錄了人參發芽、開花、結子過程及干參制法。俞枚吉,先前曾多次以船主身份赴日貿易,但1725年陳宗遠代其出航時遭遇海難,失掉信牌,致使俞枚吉此次只能以散商身份搭乘他人船只赴日。待其回國時,因人參之事,江戶幕府不但下令授其臨時暹羅牌,還另獎銀50枚。*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

除人參外,還有多種藥種、藥苗在江戶幕府購入之列。1725年,江戶幕府詢問在留華商能否帶去秦芁、甘遂、蒼術等26種藥草的葉、種、花、根,但因秦芁等10種產地遙遠,白豆蔻等6種非中華物產,唐船主費贊侯、沈人長、丘永泰等9人應諾分擔了白術、夏枯草等剩余10種的采辦任務。*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同年,江戶幕府又向華商提出帶去白豆蔻、獨活、枳樹等29種藥苗、樹苗的要求,基于同上原因,沈人長等3人答稱,可帶白術、土茯苓、山豆根等7種藥苗,栽置于桶內,1727年秋季前運送日本,宜用種子培育的將帶優等種子前往。*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費贊侯、沈人長等人的回復顯然未能滿足江戶幕府需求。1726年,江戶幕府另諭“採辦二十八種上用藥草苗子”。在留的5名船主雖然接受了幕府的命令,但表示這些藥苗“具系外國或產于唐山遙遠之地”,“誠恐遲延歲月,一時不能採辦,自當盡心帶來”。*參見潘吉星:《十八世紀旅日的中國醫學家陳振先、周岐來及其著作——江戶時代日中醫學交流史系列研究之一》,山田慶兒、田中淡編:《中國古代科學史論続篇》,第728—729頁。基于此,加之1725年確曾出現華商郭裕觀因產地遙遠導致山豆根等藥苗半路枯萎未能帶去的情況*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267、298頁。,江戶幕府再次下令,要求華商1727年內必須將上述28種藥草苗帶到日本。1726年10月,在得到丁益謙、施翼亭二名船主必定完成任務,否則甘愿接受懲罰的保證后,日方應二人所請,在二人原可領取的信牌之外,加授每人一枚臨時咬留吧信牌。*《信牌方記録》,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91頁。丁、施二人額外獲得了赴日貿易的機會,但在幕府命令面前,“謙等敢不遵依”之語則又清楚反映出華商承接日方任務的無奈。*松宮觀山:《和漢寄文》,大庭修編:《関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資料集刊九—二》,第267、298頁。據《唐船進港回棹録》記載,1727年10月,施翼亭船如約進入長崎港,約一個月后,丁書喦、郁春田亦持丁益謙信牌抵日。*《唐船進港回棹録》,大庭修編:《唐船進港回棹録·島原本唐人風説書·割符留帳》,同朋舍1974年版,第86頁。日本江戶幕府終得償所愿。

為培植中藥草,幕府于江戶、日光等地設立藥圃,甚至將將軍御用的小石川藥圃作為栽培試驗基地。清商俞枚吉獻上的遼東人參苗即被栽培在日光山和今市宿,并存活下來。*參見笠谷和比古:《徳川吉宗の享保改革と本草》,山田慶兒編:《東アジアの本草と博物學の世界》,思文閣1995年版,第18頁。日本栽種中國人參自此而始。至1802年時,僅日本七里村栽種的遼東人參就已達6181棵。*參見大庭修:《徳川吉宗と康熙帝―鎖國下での日中交流》,大修館1999年版,第284頁。

四、近世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的原因

長崎貿易不僅實現了中日兩國貨品的交換,亦成為近世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的有效路徑,尤其是在“正德新例”之后,日本開始在中日貿易格局中占據主動地位,江戶幕府通過增頒臨時信牌和授予獎勵銀的手段,積極通過赴日華商引進中醫藥。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加之江戶幕府“御用”的口實,赴日華商成為近世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的代理人。

近世日本為什么積極引進中國中醫藥?我們認為,它有如下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提高相對落后的醫療水平是江戶幕府維持其統治所無法回避的政治性課題。

17世紀40年代,日本幕藩支配體制步入安定期,然而饑荒尤其是隨之興起的瘟疫,以及不時爆發的天花等烈性傳染病始終是危及日本社會安定的主要因素。1642—1643年的“寬永大饑荒”中,5—10萬人直接死于饑荒與瘟疫;*參見藤田覺:《寛永飢饉と幕政》,《歴史》1982年第59號,第12(14頁。1733年,西日本爆發“享保大饑荒”,瘟疫流行,豐前小倉7萬人喪生,肥前佐賀死亡12萬,筑前人口則由先前的36萬減至27萬,死亡率高達四分之一。*參見大石學:《吉宗と享保の改革》,東京堂2001年版,第40、38—39頁。天花傳染性極強,死亡率頗高。據《續皇年代略記》記載,1709年天花流行,江戶城中小兒死者十之八九;據《正德享保間實錄》記載,1716年,江戶各町感染天花病亡者一月之內即達8萬之眾,大量尸體因來不及火化而被直接拋入海中。*參見大石學:《吉宗と享保の改革》,東京堂2001年版,第40、38—39頁。不僅平民,幕府將軍因患疫病亡故者亦有之。五代將軍綱吉因感染麻疹而死;*《常憲院殿御実紀》,國史大系編修會編:《徳川実紀》第6冊卷59,吉川弘文館1965年版,第722頁。六代將軍家宣因流行性感冒引發肺炎,最終不治,在位僅三年。*《文昭院殿御実紀》,國史大系編修會編:《徳川実紀》第7冊卷15,吉川弘文館1965年版,第248頁。家宣死后,年僅五歲的家繼承襲將軍位,三年后亦病故。*《有章院殿御実紀》,國史大系編修會編:《徳川実紀》第7冊卷15,第464頁。因家繼無子嗣,引發后繼者問題,最終德川氏三大旁系之一的紀州藩主德川吉宗被擁立為將軍。

由此可見,無論從維護社會安定的需要,還是從延續自身政權血統的角度來看,提高日本落后的醫療水平已成為江戶幕府必須面對的政治性課題。近世日本朝野治病以漢方醫為主體,引進中國中醫藥是江戶幕府提升日本醫療水平的最直接路徑。

其次,近世日本引進中國中醫藥,也是江戶幕府基于國家經濟安全的考慮。

近世日本所需大部分中藥材長期依賴中國進口,每年進口數量巨大。其中最受日本人歡迎的當屬人參,還有土茯苓、大黃、黃岑、甘草、蒼術、白術、芍藥、何首烏等。以土茯苓為例,近世期日本梅毒染病率極高,病患中80%是梅毒患者*參見酒井シッヅ:《絵で読む江戸の病と妖養生》,講談社2003年版,第25頁。,土茯苓被視為治療梅毒的特效藥,需求量頗大。據日本學者統計,17世紀40年代,日本每年自中國進口土茯苓數萬斤,至18世紀中期時,每年進口已達數十萬斤。*參見羽生和子:《江戸時代唐船舶載漢薬山帰來の日本流入》,《千里山文學論集》2005年第74期,第49—63頁。日本進口中國的貨品種類繁多,中藥材始終是其最主要的進口貨品之一。

中藥材等的大量進口導致日本貴重金屬大量外流,嚴重動搖了日本經濟基礎。此期日本商品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出口中國的貨品主要是銀和銅。清朝頒布“展海令”之前,銀占日本出口中國貨物總額的60%以上;①“展海令”之后,日本向中國輸出銅的數量大增,年均輸出300—400萬斤,1696—1710年間,年均輸出高達400—700萬斤。②銀的大量外流導致日本國內鑄幣用銀不足,江戶幕府被迫多次降低錢幣中銀的含量,1712年鑄造的“四寶字銀”的銀含量已由原“宗長銀”的80%降至20%*參見劉序楓:《清康熙、乾隆年間洋銅的進口與流通問題》,湯熙勇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7輯,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年版,第186—198頁。與此同時,銅的過度開發亦導致其國內銅儲量日漸枯竭。幕府高層對銀、銅的大量外流極為憂慮,新井白石甚至認為,掏盡日本的銀與銅是康熙帝的謀略。*參見邊土名朝有:《琉球の朝貢貿易》,校倉書房1998年版,第304頁。

為盡量減少銀和銅的流出,日本江戶幕府不斷調整對中貿易政策,先后下達“貞享令”和“正德新例”,對唐船年交易總額、購入銅斤數量等做出限制。吉宗朝時,除繼續堅持“正德新例”外,開始在國內推行藥材國產化政策。引進中國中醫藥正是日本江戶幕府推行藥材國產化政策的需要。

[本文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日本江戶幕府對清朝情報的搜集與研究”(16YJC770041)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中醫藥
中醫藥非凡十年
——中醫藥科研創新成果豐碩(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實施四周年
中醫藥在惡性腫瘤防治中的應用
中醫藥在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中的應用
獻身中醫藥事業的巴渝中醫人
重視中醫藥發展,發揮中醫藥作用
兩會聚焦:中醫藥戰“疫”收獲何種啟示
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促進中醫藥振興發展
安徽醫學(2020年6期)2020-07-17 12:16:44
從《中醫藥法》看直銷
中醫藥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國衛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国产网站在线看| 视频二区欧美| 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区一区|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在线国产91| 人妻91无码色偷偷色噜噜噜|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 不卡的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成人精品亚洲|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天堂网|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97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 欧美一级色视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最新国产网站|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色哟哟色院91精品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中文一级毛片|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538国产视频|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99热8|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国产精品偷伦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永久免费A∨一级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亚洲不卡网|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午夜福利网址| 欧美成人影院亚洲综合图| 亚洲综合九九| 婷婷午夜天|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国产aaaaa一级毛片|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婷婷伊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啪啪永久免费av|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1区2区|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71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四虎综合网| 欧美久久网| 尤物国产在线| 久久99国产视频| 婷婷色中文| 国产理论一区| a欧美在线|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