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立
(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山西 太原 030009)
在經濟全球化和技術飛速進步的促進下,我國老工業區內部逐步出現新的工業區并形成新的產業集聚區[1]。工業區的轉型主要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2]。工業區的轉型過程中,除了牢抓經濟建設還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強調綜合治理水域和環境污染。在長久粗放地工業發展進程中,工業區的環境,特別是水環境形勢已不容樂觀,但隨著新的產業集聚區的興起,更多的視線投向轉型所帶來的新工業的輝煌和發展,對產業集聚區附近的水環境現狀的研究較少。本文通過對某產業集聚區10條河道為期一年的水體的取樣監測分析,以期獲得該區水質現狀,為進一步治理河道水質提供依據。
從2016年1月至12月,按照HJ/T 91—2002地表水和污水檢測技術規范逐月對某產業集聚區的10條河道進行水樣采集,采樣周期為每月一次,其中避開臺風、暴雨等惡劣天氣,據HJ 535—2009水質 氨氮的測定 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氨氮,據GB 11893—89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磷,據GB 11892—89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測定 測定高錳酸鹽指數。以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V類水體水質標準為參照,對這10條河道水質現狀進行評價。各條河道概況見表1。

表1 10條河道概況
單因子污染指數法,是將水體中某污染物實測值與其相關對照分類標準進行比較,確定各個水質參數所屬類別,用最差的水質單項指標所屬類別來表征水體綜合水質類別[3],該法弱化最差水質參數外其他因子的影響。
單因子污染指數Pi的計算公式[3]為:
Pi=Ci/C0
(1)
其中,Ci為某水質參數的實測濃度值,mg/L;C0為某水質參數相關對照標準值。
采用式(2)和式(3)[4]計算每種水質參數污染物在取樣斷面全部污染物中的貢獻率。
(2)
Ki=Pi/P×100%
(3)
其中,P為水體的綜合污染指數;Pi為單因子污染指數;n為所監測水質參數的項目數;Ki為某污染物在取樣斷面全部污染物中的分擔率[4]。
以單因子污染指數為基礎,通過式(4)[5]平均指數法評價水質取樣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
(4)

按照一定的分級原則,以綜合污染指數的高低作為標準,對水質的狀況分級[5],見表2。

表2 綜合污染指數法污染程度分級標準[5]
對某產業集聚區內10條河道的水質情況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監測,計算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的平均值,見表3。
利用式(1)對各個斷面單因子污染指數進行計算,通過計算得到表4。除了河道SHQZ和SHQN以外,其他河道均存在大于1的單因子污染指數,所以均為Ⅴ類水質。

表3 水質監測結果 mg/L

表4 各河道的單因子污染指數
利用式(2)和式(3),計算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在相應河道中的分擔率,見表5。

表5 主要污染物分擔率 %
由表5可知,在這10條河道中氨氮和總磷均是主要的污染物,可能與河道附近農戶的農村生活污水、農業種植面源污染、養殖生活污水有關,另外,有些河道沿線還設有工廠,可能存在工廠初期雨水污染。
利用式(4)評價各個取樣斷面的綜合污染指數,如表6所示。
從表6可以看出,輕度污染的河道為1個,中度污染的河道為4個,重污染的河道為4個,嚴重污染的河道為1個,80%河道的污染程度為重度污染和中污染。

表6 產業聚集區10條河道水質污染程度評價
某產業聚集區所涉河道水質總體情況令人擔憂,各個監測取樣斷面均顯示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超標因素是氨氮和總磷。污染源主要如下:1)大面積的農業種植養殖區域農藥化肥養殖用藥不規范;2)河道周圍的工廠可能管網滲漏、工業企業初期雨水污染;3)河道可能存在底泥淤積;4)河道兩岸垃圾堆放。
針對上述污染來源,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造:1)農業面源:a.從源頭削減污染物著手,推廣生態循環農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非規范化使用。b.河道兩側定期巡查,對農田廢棄的農藥、化肥包裝物實行回收和無害化處理。c.分區塊分散處理,運用“生態溝渠+生態凈化區”的技術路線進行治理。2)截污納管,從源頭控制污水向水體排放,排查和整治雨污混接區域,杜絕生活污水通過雨水口入河。建設分散養殖戶生活污水生態處理設施。3)處理初期雨水,全面排查沿線排水口,封堵不明排口。沿線工業企業雨水口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初期雨水截流至廠區污水處理站處理,潔凈雨水直排。4)環保清淤,減少對河道水質擾動,防止二次污染,目前最常用的環保清淤方式主要為環保絞吸式清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