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杭州有兩個區的不少孩子樂壞了。杭州上城區教育局和拱墅區教育局都出臺規定或發出倡議:初中生晚上10點還沒寫完作業,可以選擇不做,只要家長在作業上簽字,學生第二天交給老師即可。此前,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也出臺了類似的中小學作業管理規定。看到這樣的規定,你有什么想法呢?
@童夢瑤:初中生還處于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身體不能承受太過繁重的課業負擔,這個規定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幫助。當然也不能否認,可能會有一些不思進取的學生,以此為借口拖著不交作業。但無論如何,它的利還是大于弊的。
@劉星:我覺得學生可以分為聰明的、認真的和自我放棄的三種。自我放棄的學生不會因為這樣的規定而作出改變;聰明的學生會有效地利用時間,所以不會拖到很晚;而認真的學生則會利用所有時間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這樣看來,其實這個規定意義并不大。
@胡旭:對于某些不是特別聰明的同學來說,完成作業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初中時身邊也有這樣的同學,他們可以做到集中精力完成一兩門課的作業,但要他們完成所有科目的作業幾乎不可能。對于他們來說,教育部門這個規定是必要的,不能為了寫作業忽視學生的身體健康。但對于那些熬到10點故意不完成作業的同學來說,這個規定會起反作用,我覺得可以由老師選擇真正有困難的同學,給予他們特權。
@王梓鑫:這個做法的初衷是想為我們減負,但是如果學生沒法完成作業,即使有家長的證明,在老師心中,這些學生的印象分也會打折扣。如果每天都有一小部分作業滯留,那么學生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與其把這些作業滯留下來,倒不如學校精簡作業,真正讓學生減負。
@朱靜怡:就我個人而言,做作業的時候,我會下意識地把最不擅長的科目放到最后完成。假設晚上10點后停下手中的作業,那剩下沒做的往往就是自己最不擅長科目的那部分,這樣的話,不擅長的就會越來越不擅長,從而造成惡性循環。我覺得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布置作業,給成績好的同學布置難一點的,給有困難的同學布置簡單一點的,這樣大家就都可以完成作業了。
/足球的未來/足球的世界里,永遠少不了平民球隊逆襲的熱血故事。在2017年中國中學生足球錦標賽上,來自山東小縣城的郯城一中女足一戰成名。今年3月,姑娘們遠赴以色列,代表我國參加2018年世界中學生五人制足球錦標賽,并以第7名的成績載譽歸來。自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公布以來,中國開始為打造世界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國實施“造血”行動。全民足球的土壤,孕育著中國足球的未來。
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時間的話,時光確實從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時間的話,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前不久,寧波華天小學的王悅微老師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篇六年級學生的作文,其中一段關于時間的思考,迅速在網上走紅。
真正上了初中,我才意識到初中的生活其實充滿著歡樂,并不需要多久就能適應。有些東西看起來遙不可及,可在一步一個腳印之后,你會驚嘆“原來我走了這么長的路了”。還在杭州文瀾中學就讀初三的葉卓睿在參加清華大學信息學冬季體驗營之后,被清華大學無條件一本預錄取。此前,葉卓睿受邀來到母校杭州市省府路小學,和學弟學妹進行交流時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