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雄
【摘要】在科技經濟背景下,當今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嵌入式系統作為當今工業生產中的重要操作系統,為了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操作系統的應用效率,就必須要加強對計算機嵌入式系統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計算機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下文簡稱“嵌入式系統”)的設計與應用。
【關鍵詞】計算機 嵌入式系統 設計 應用
引言
在新時期下,信息產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企業想要得到長足發展,就必須要實現技術上的創新,融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提高生產質量和生產效率。嵌入式系統作為計算機技術的衍生品,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將通信產業與計算機技術有機結合起來所構成的嵌入式系統,能夠針對用戶實際需求,實現相應的操作性能。近些年,嵌入式系統在各行各業的應用十分廣泛,各大企業與科研機構也加強了對嵌入式系統的研究,并在實踐應用當中取得了巨大成果。
1、計算機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主要特點
我們通常所說的計算機技術更多的是指計算機軟件技術,在開發軟件過程中,嵌入式系統主要發揮著緩存、指令執行等工作,這樣即可保證計算機終端系統可以正常、平穩運行,保障軟件的處理效果,提高軟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能。在計算機軟件實際操作當中,必須要能夠對相應的程序進行規范控制,這些內容都需要應用嵌入式系統。從本質上說,人們在研究計算機技術時需要計算機系統像人腦一樣能夠思考、自主變化,但人們同時也希望計算機按照指定程序工作,這就形成一種矛盾,也形成了兩種理念,一是自主思考的神經網絡:二是按照規范程序控制的嵌入式系統,但是從實際需求層面上看,嵌入式系統更符合當下社會生產要求。嵌入式系統系統中的核心軟件是微處理器,可以對各項信息數據進行處理,同時也能夠帶動計算機內部設備,可以說微處理器就是嵌入式系統的大腦。
2、計算機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設計與應用
2.1基礎硬件設備。嵌入式系統作為一個軟件程序,想要實現嵌入式系統的相應作用,必須要有硬件設施的支持,硬件也是實現軟件功能的唯一載體。在嵌入式系統設計當中,需要有微處理器,并且盡可能保證有較高的主頻:存儲器選擇雙字數據存儲器以及flash存儲器。想要實現計算機的交互功能需要采用串行異步全雙工,以及總數據將接口芯片等。
2.2框架設計。在設計初期,需要重點掌握嵌入式系統的布局與組織,采用ROM和flash中的存儲數據進行后續操作,這就需要保障二者數據的安全,以及在整個嵌入式系統當中可以可靠、平穩的運行。嵌入式系統設計和應用能夠對計算機內部軟件進行優化處理,提高各個軟件或程序之間的契合度。從本質上來說,嵌入式系統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對用戶輸入命令進行調取和執行,根據代碼要求作出相應的控制與動作,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上利用ROM空間,也可以提高ROM的運行速度,提高相關數據的處理與應用效果。
2.3軟件功能劃分。在對嵌入式系統展開設計時,軟件功能劃分功能極為重要,劃分效果好壞會直接影響最終的系統功能。當今我國計算機軟件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計算機使用的軟件也不斷增多,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嵌入式系統的運行負荷,這也是對系統進行功能劃分的重要原因,如當今很多八核、十核中央處理,雖然在參數上十分強悍,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往往只有四核運行,這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功耗,避免資源浪費,另一方面是避免滿負載運行,降低硬件使用壽命。所以需要通過軟件功能劃分提高計算機軟件應用的便利性。同時,嵌入式系統作為一種針對性操作系統,在實際運行中可以分析應用程序,加強與其他運行軟件的協調性,保障系統軟件運行的可靠性。任務功能劃分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1)系統硬件初始化;(2)微內核初始化將;(3)創建任務;(4)啟動多任務調度;(5)執行相關任務。
根據嵌入式系統不同的處理事件,從整體上可以將事件劃分成周期事件和隨機事件。其中,周期事件主要是用于信息的采集、輸入、輸出,也包括數據處理等。由于啟動嵌入式系統需要通過IMU來發布數據,這樣即可觸發相關應用程序,在構建任務之前需要先構建IMU周期任務,并在這個周期當中結合IMU傳遞信息展開解算。隨機事件主要是接受和處理命令代碼,通常是結合用戶需求進行操作。
2.4調度與控制功能
在實際應用當中,嵌入式系統更多是發揮調度和控制作用,表現出的實時性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上,即硬件和軟件,二者最大的不同是軟件實時性中,無論多先進的計算機軟件,在處理信息過程中都會產生一定的延遲,所以命令處理時間具有一定的彈性:但是硬件實時處理時間就沒有彈性,這是因為硬件設備在出廠時功能就是固定的。在具體設計當中需要重點考慮軟硬件的實時性特點,特別是利用軟件的時間彈性,從而提高計算機的運行效率。如果是計算機處理任務非常繁重,通常要選擇最優的調度方案,提高整個嵌入式系統的處理效率。
2.5具體應用流程
第一,系統初始化。也就是系統初始化、執行用戶傳遞命令階段。主要包含的內容有加載程序代碼、初始化CPU、微內核、系統硬件、用戶人口程序、內存管理等。
第二,驅動程序。主要包括地層接口,嵌入式操作系統中還包括開關、讀取、控制、寫入、驅動程序等。為了能夠提高嵌入式系統的運行效率,微內核通常需要進行封裝處理。
第三,運行標準。計算機判定實驗值要在80μs左右,任務上下切換時間數值為120μs,bin文件數值為26kB,系統軟件數值為50k雙字。在計算機中所應用的嵌入式系統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的運行效率,也能夠滿足各項操作指標要求。(上述所提到數據是理論數據,不代表最終的測量結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終端系統中應用嵌入式系統能夠有效提高運行效率,所以要對嵌入式系統進行優化設計,通過微處理器提高數據信息的處理性能、減少時間彈性。根據日常使用結果表明,嵌入式系統可以大大提高計算機運行效能,同時也能夠降低軟件開發復雜度。
參考文獻:
[1]李琳.計算機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設計及應用[J].計算機與網絡,2017,43(23):48-49.
[2]張海榮.試論嵌入式網絡數控技術與系統[J].新課程(下),2015 (11):223.
[3]盧娥,賈桂芬,程越巍,張志文,張衛芳.基于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彈載計算機軟件設計[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4,22(07):2309-231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