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子通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生產中對機械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煤礦作為我國的主要能源產業,要注重機械設備的改進。根據露天礦山機械設備的發展趨勢,指出影響安全管理的各種因素并提出改進建議,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關鍵詞】露天礦山;機械設備;安全管理
一、露天礦山機械設備的發展趨勢
(一)大型化發展
為了滿足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采礦設備大型化越來越顯得重要。 在過去的穿孔設備一般都是磕頭鉆、噴火鉆以及沖擊鉆等工藝設備,這些設備不僅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不能滿足生產的需求。目前都采用大直徑露天穿孔設備,這種設備性能好,而且穿孔效率比傳統的提高1倍以上。大型設備還包括大斗容的露天裝載設備、電鏟等。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企業成本。對于運輸設備也采用大型的運輸設備,可以使噸位不斷增加,有的礦用汽車有效載重可以達到300t以上。
(二)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在采礦的過程中,每個設備都各盡其責,發揮不同的作用,卡車可以運輸煤礦,輪斗系統可以除去黃土層,電鏟可以進行采裝,這樣才能將整個采礦過程串聯起來。對于采礦設備的控制大多數采取自動化。由于設備具有體型巨大、系統復雜、功能性多、操縱繁瑣等特點,所以一般采取自動化控制,比如輪斗系統、電鏟以及卡車都是屬于自動化范疇。在礦山地表的測量、鉆機精度定位、裝載設備定位中都要用到GPS全球定位系統進行衛星定位,使測
量達到準確的精度。
(三)綠色環保發展
在企業的發展中要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所以露天礦山機械設備正在處于綠色環保發展的研發階段,實現環保安全的生產方式,要將先進的技術融入到礦山設備中,提高操縱性能,改善工作條件,降低噪聲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露天采礦設備的安全性與企業的發展以及人身安全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要提高機械設備操縱的可靠性,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對于操縱人員的工作環境也要進行相應的改善,在設計研發階段要運用人機工程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給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便捷,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采用先進的電子化控制技術,對于操縱中存在的問題便會得到很好的解決。對于駕駛室內可以采用隔熱、隔音的裝置,為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由于露天采礦設備在施工的過程不僅消耗了資源,而且對于環境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常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緩解對環境造成的損害,采用壽命長、低能排放的設計原則,可以減少生產設備的維修,同時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在生產中能夠高效、環保地完成任務;在材料的選取時盡量避免使用含有化學有毒物質高的材料,比如氟利昂、含氟橡膠等有害的產品,使報廢的材料對環境的污染減至最低;采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資源,設備的再生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二、影響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在露天礦山生產中,由于外界因素或者內部因素的影響,都會產生一些安全事故,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在礦山機械安全事故中也存在很大的問題,所以在礦山生產中一定要注重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問題,它的安全運行對于礦山的生產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要注意以下幾種因素的影響。
(一)潤滑管理
在露天采礦的機械設備中,潤滑管理工作對于機械的壽命以及安全運行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一般礦山企業都注重設備的維修過程,對于潤滑管理工作不是很注重,所以要組成一支專門的潤滑管理隊伍進行有效地潤滑工作,對于潤滑人員要有專業知識的培訓以及經驗的掌握,在設備的運行中能夠合理地選擇潤滑油,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潤滑狀態,降低設備的維修率,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在生產中能夠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二)加強經濟管理
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機械設備報廢后,一般情況都會被浪費掉,只有部分零件能夠回收,比如減速箱,電動機等報廢后不會被回收利用,因此這樣會造成許多零件和可修復零件的浪費,忽視了設備的維修性能,對于設備的殘值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給企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三)人員安全管理
現在的大型采礦設備一般都是機械化程度很高的,能夠節約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生產效率,使勞動強度降低。在使用機械設備的時候對人員的操作水準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在操作中不按照規范流程進行,很可能造成人員的壓傷、絞傷等機械傷害。所以在采礦過程中一定要禁止工作人員的違章操作,不準進入機械危險區。工作期間穿戴工作服,對于機械設備要定時間的去進行維修檢查,確保零件的正常運行,在檢修的過程中,要注意外來人啟動機器,造成事故發生。同時交通運輸也會出現很多安全事故,要加強監督管理,保證人員的安全問題。
(四)完善安全監測技術
安全監測技術對于預測安全事故的發生起到重要的作用。礦山機械設備長期處于復雜的工作狀態,各種因素帶來的影響會導致安全隱患的產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在這種超載狀態下繼續工作的情況,很可能會造成安全事故的產生。如今的科技突飛猛進,要注重在礦山機械設備的安全監測問題,運用先進的測試技術,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礦山機械設備以及工作環境都比較復雜,對于安全監測技術的細微環節或者靈敏度的要求很高,不斷完善改進安全監測技術,才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機械安全設計方法不夠成熟
在國外機械安全設計有著很具體的指導方案,在國內礦山機械設備中有些安全設計的方法還沒有實施,只是停留在研發的階段,理論上的設計不能夠運用到實際中來。比如運送機的安全生產設計的研究,只有理論上的方案,沒有成熟可行的具體方法,對于安全生產產生了一定的制約。
三、設備安全管理對策
(一)提高機械故障診斷技術
在礦山機械設備中要引入先進的故障檢測系統,比如新型的大容量電鏟,可以利用微機技術進行遠程監控,實現系統的監測和保護功能,能夠及時地顯示和診斷故障所在部位;挖掘機中可以實現推進方向的監控,實現在線監控和測量技術。電動功率的自動調節可以減少生產運行上的弊端。
(二)引入新的故障診斷方法
大量的礦山機械設備都比較復雜,維修難度高,單憑工作人員多年的經驗還是不能解決一些新的問題。所以引入新的故障診斷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的有效對策。很多新的診斷技術已經應用于礦山的生產中,比如探傷技術、超聲波技術等,由于灰色分析、人工智能專家系統的不斷引入,使礦山機械故障診斷系統不斷地完善并趨于成熟。
(三)發展礦山機械安全設計技術
礦山機械安全設計主要包括危險識別、風險評價以及安全設計組成。安全設計技術對于礦山的安全隱患以及危險狀況能夠及時地發現并根除到每一個環節。確保機械運行的安全。危險識別主要是由機械自身以及外界因素帶來的危險;風險評價就是建立在危險識別之上的安全評價,是運用現在工藝對機械生產中的每一環節產生的傷害,進行概率的預算以及安全的評估;安全設計一部分將風險評估作為參考憑據,一部分將安全防護措施以及使用方面進行設計所需的依據。
(四)完善安全法規和標準
在礦山機械行業一定要有嚴格的標準和安全法規作為生產的準則,這方面要與先進國家的露天采礦設備相關的要求盡量一致,與國際接軌的安全準則才能覆蓋大多數露天采礦的機械產品。在生產中嚴格按照規范執行。
四、總結
總而言之,為了滿足人們對能源的不斷需求,露天采礦的機械設備不斷進行改革,大型化、智能化、綠色環保是發展的方向,同時不能忽略各種外界因素以及技術等方面的因素對安全管理產生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注重機械的安全監測技術,制定相關的安全法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樊松鶴,毛浩淼.探討露天礦山開采中的安全生產問題及其防范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7(47):214-215.
[2]黃育清.淺談如何加強露天礦山機械設備的有效管理[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16):180.
[3]郭平生.露天采礦設備機械零件的損壞形式和修復措施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5,34(23):9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