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康玲
摘 要: OpenFlow從提出以來就備受關注,很多研究機構和網絡設備廠商都參與并積極推進OpenFlow的發展,使其得以迅速發展完善甚至己經在商業中得到應用。本文闡述了基于Openflow的SDN的體系架構,并對對openflow技術的專利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了技術分支、全球專利申請趨勢、專利申請的分類號分布和全球專利申請人。
關鍵詞: Openflow;SDN;專利分析
1、Openflow的體系架構
SDN主要分為基礎設施層、控制層和應用層。基礎設施層表示網絡的底層轉發設備,包含了特定的轉發面抽象,即 OpenFlow 交換機中流表的匹配字段設計。中間的控制層集中維護網絡狀態,并通過控制和數據平面接口,即南向接口 OpenFlow 協議來獲取底層基礎設施信息,同時為應用層提供可擴展的北向接口。應用層根據網絡的各種應用需求,調用控制層的北向接口,實現不同功能的應用程序。運用這種軟件模式,網絡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動態的 SDN 應用程序來配置、管理和優化底層的網絡資源,從而實現可控且靈活的網絡。
2、OpenFlow專利申請現狀
2009年12月,OpenFlow協議發布了第一個商用版本1.0,該版本是OpenFlow之后版本的基礎,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OpenFlow技術在專利申請中最早是日本電氣株式會社于2010年提出的國際專利申請。自此之后,各大公司開始關注這項技術,在2010年至2012年處于新型階段,在這一時期,世界范圍內的申請量比較少,2012年及之前該技術的申請量僅為39;2013年開始,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在現有的網絡設備及協議基礎之下,想要對已有網絡進行創新性實驗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openflow這一基于流分類的新型網絡實驗技術,這項技術目前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全球范圍內申請量在這幾年一直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2.1國內外申請量分析
經過統計分析,2011年以前關于openflow的申請量為0,這由于openflow的商用協議2009年才出來,在openflow被提出來到被各研究者關注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自2012年起,關于openflow的申請量就逐年上升,而在最近幾年(2013-至今)其申請量更是呈飛速增長的趨勢,這表明openflow這項技術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其相關的技術更新較快,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多重視該領域技術地不斷更新和積累。
2.2全球申請區域分析
由圖2.1可看出,全球該領域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中、美這兩個國家,充分反映了這些國家或地區在openflow通信領域的領先優勢,因此申請量也比較大。我國申請人在該領域的申請量占比最大,達到34%,技術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對該領域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重視相關技術的專利布局和保護。
2.3重要申請人統計
經過對openflow這項技術的專利申請量較多的重要申請人進行統計,得到申請量排在前面的幾個重要申請人分布情況:申請量排名前五的申請人分別是華為、中興、杭州華三通信、NFC和北京郵電大學,可見中國的企業是該領域的重要申請人。雖然中國企業對該領域的研究起步稍微晚一點,但其投入的力度卻越來越大。在排名前10位的申請人中,國內的申請人占據7成,其中國內的企業占6成,國內高校申請人北京郵電大學排名第5位,申請人中很少出現個人申請。
3、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全球范圍內,openflow技術基本從2011年才開始出現相關的專利申請;并于近幾年逐年增加相關的專利申請量;openflow技術的主要申請人集中于中國、美國以及日本,這三國既是該項技術的主要專利申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