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摘要] 該文分析了綜合性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現狀及不合理的原因,提出了降低耗占比的措施。合理使用衛生材料,加大醫用耗材的成本控制管理,降低耗占比成為公立醫院的管控目標之一。
[關鍵詞] 耗占比;現狀分析;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105-03
[Abstract] Reasonable use of sanitary materials, increase the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medical consumables, and reduce the consumption ratio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ntrol objectives of public hospita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unreasonable reasons for the consumption of sanitary materials in th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100 yuan medical income (excluding drug income), 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ratio.
[Key words] Consumption ratio; Analysis of status; Controlling measure
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關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國衛體改發[2017]22號)(以下簡稱《通知》)中明確指出“到2017年底,前4批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廣東省在發布的《關于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實施意見》(粵發改價格[2017]21號)文中也提出要求:“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醫用耗材降到20元以下”。因此,各大醫院加強了衛生材料的成本控制,在提高醫療質量和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按照“質量優先、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臨床首選”的原則合理使用衛生材料。
1 指標含義
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衛生材料成本/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100%(簡稱為耗占比)。
衛生材料及醫用耗材成本的構成:衛生材料及醫用耗材指臨床科室常規頻繁使用的醫用耗材、檢測試劑、血液制品、氧氣等。臨床科室領取衛生材料后,就計入科室的衛生材料成本。有些醫用耗材目前是按加成收費,目前還有一些地區已經取消了醫用耗材的加成收費,和藥品一樣按成本價收取醫用耗材的費用;有些是按檢查項目或治療項目打包收費,不再單獨收取醫用耗材的費用。因此,在逐步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收費的形勢下,降低衛生材料的使用成本是降低耗占比的必要措施[1-2]。
2 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現狀分析
以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公布的深圳市12所市屬醫院2017年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情況來看,綜合性醫院的耗占比幾乎都在25%以上,有些專科醫院如心血管醫院耗占比高達63.9%,具體見表1[3]。以深圳高第三醫院各臨床科室的耗占比來看,耗占比高的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胸外科、心內科等科室,見表2。
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①衛生材料的采購品種結構不合理:目前很多耗材,尤其是專科耗材,80%的產品是進口醫用耗材,價格比國產的高出很多,直接導致醫療費用居高不下,比如神經外科用的腦修補材料、心內介入用的起搏器、骨科用的人工關節等。近年來,國產的高值耗材性能也逐步穩定,但臨床醫生使用習慣及思維模式轉變還需要逐步的引導,讓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合理選取衛生材料[4-5]。②臨床使用不合理:衛生材料根據產品的功能、材質不同,也分很多規格型號,價格也是高低不等。比如各種縫線,有普通的、倒刺的、可吸收的、帶記憶合金的等;吻合器也分很多種,有普通的、可吸收的、帶記憶合金的等;手術器械也分很多種,有不銹鋼的、鈦金的;傷口敷料也分很多種,帶銀離子的、泡沫型的、最普通的紗布敷料、防水的等一系列產品。對于這些不同規格、不用功能的衛生材料,使用科室在使用時是否遵循“質量優先、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臨床首選”的原則合理使用,醫院很難進行監督和管理。③醫院監管不到位:衛生材料品種繁多,功能不一,從事衛生材料的采購人員也不是對臨床各科室的衛生材料都精通,因此在采購的時候往往是以臨床科室的需求為主導,采購執行科室只是在采購流程上合法合規進行把關,至于衛生材料在臨床使用中是否合理,行政職能部門很難監管到位,有待于醫院制定有效措施加強對臨床科室合理使用衛生材料進行監督和管理。
3 探索降低耗占比的有效措施
面對國家醫改中降低耗占比的要求,以及各大醫院在降低耗占比中面臨的各種問題,我們來探索降低耗占比的有效措施。
3.1 運用循證醫學的理念,通過全面系統的收集證據、評價證據,加強醫用耗材的準入循證管理
循證管理是指將建立在最佳證據基礎上的科學管理轉化為組織行為。通過最佳證據將管理科學與管理實踐結合起來,使管理決策者從基于個人經驗轉為基于最佳證據,以實現最佳實踐效果[6]。對于醫用耗材來說,我們要求臨床科室在申請新的醫用耗材時,提供產品的適應癥、產品的功效、產品的臨床文獻證據或者臨床實踐證據;設備科根據科室的申請進行市場調研,收集該類產品的醫療器械注冊證、用戶名單、產品材質說明、功效說明,并和醫院目前已有的產品進行對比;物價科查詢該類產品的收費物價情況。通過以上證據的收集和評價,讓醫用耗材的準入結果更加科室合理,避免同種功效的多種品牌產品同時存在,也可以防止科室過度使用不合理的醫用耗材。
3.2 規范臨床路徑,合理選用醫用耗材
臨床路徑管理是規范醫療行為,提供醫療質量和控制醫療費用的有效方法,是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臨床路徑規定了每個病種的檢查項目、用藥劑量、手術方式等,降低了治療行為的隨意性,有效促進了合理診療。醫院加強臨床路徑管理,防止醫生過度醫療或者使用不合理的衛生材料,減少治療的差異性,降低醫療費用。因此各個省市在考核醫院的運行指標時,出院患者按臨床路徑管理的比例也是一大重要考核指標。
3.3 降低醫用耗材采購成本,優化品種結構
醫院在招標采購醫用耗材時,將衛生耗材準入時收集的資料作為參考,對產品的價格進行多方位的了解,在招標時選取性價比高的產品,普通護理類耗材盡量選取國產產品,比如留置針、敷料、導管等產品。高值耗材方面,如骨科人工關節、心內介入產品,也可以增加國產產品的占比,醫院從整體上降低耗占比,使全院的耗占比控制在20%以內。
3.4 加強衛生材料庫房管理
普通醫用耗材都是按月備貨,醫院的醫用耗材一級倉庫和各臨床科室二級倉庫每月清點庫存,盡量避免產品過期未使用或者囤積過多的產品。
3.5 醫院加強衛生材料的使用監管,不定期抽查各科衛生材料使用及收費情況
在衛生材料的使用監管方面,醫院物價科、設備科、財務科可以聯合起來,對臨床科室的耗材收費情況進行抽查,從收費情況和衛生材料出庫領用情況進行對比,該院2017年對全院采購金額在10萬元以上的衛生材料進行了收費、使用情況檢查,發現很多科室出庫領用的產品和收費的產品不一致,存在收費有差錯;另一方面發現很多科室庫存管理不嚴謹,庫存的產品有時可以用半年或一年;更有甚者,產品領用以后,卻一直未用。因此醫院通過抽查、制定處罰措施等來加強對衛生材料的使用監管,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鳳娟.百元醫療收入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控制相關措施[J].財會學習,2016(21):133-134.
[2] 李明,陳丹妮,顧建鈞,等.醫用耗材價格調整政策對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影響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2):1-6.
[3] 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2018年運營管理大會資料匯編(二):33.
[4] 張詠梅,陳潔.對加強醫院醫用耗材成本管理的探討[J]. 世界臨床醫學,2016(7):49-50.
[5] 祁馨儀,張琳,蔣秉梁,等.新醫改下公立醫院醫用耗材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J].中國醫院管理,2018,38(3):40-42.
[6] Rausseau Denise M.Is there such a thing as”evidence-based management”[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iew,2006,31(2):256-259.
(收稿日期: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