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綜述了基礎化學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從以挖掘基礎化學課程中的思政資源為建設課程思政的首要內容;將思政意識貫穿課堂教學全程;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評價中,確定融入路徑。分析學生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
【關鍵詞】基礎化學;課程思政
一、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關系
(一)思政課程
思政課程是與思想政治相關教育活動以及思想政治課程的課程總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高職學校教育中思政課程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有些高職學校還把職業規劃、心理健康、社會實踐相關教學也劃入思政課程中。
(二)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是指通過構建全課程、全程、全員育人格局的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論與各類課程同向、同步、同行,在教育中遵循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與各類課程之間的協同效應。在高職學校課程思政工作中,實施教育的主體要在所有課程教學中目的明確的制定教學方案,在教學中貫穿政治觀念、思想認識與道德規范教育。課程思政作為一種良好的課程觀課程思政能夠有效提升專業課成教學內涵,有助于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實際課堂教學的充分融合。
(三)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關系
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無論是在課程理論與教育理念上都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其中課程思政體現的是大思政觀念,重視各類課程實際教學中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教育任務的地位,高職學校從思政課程教育轉向課程思政教育符合高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二、高職專業課基礎化學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
(一)課程思政與專業課的關系
高職學校專業課程能夠學校課程思政教育的順利開展與發展提供有力的專業學科基礎和豐富的背景,帶給課程思政教育工作強大的科學力量。高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專業課程的學習時間占據了一半以上,這就表明高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專業課教學是其重要構成部分。在專業課程中有效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能夠打破傳統教育知識傳授體系單一的弊端,提升學生專業課學習的獲得感。
(二)高職學校專業課教學實踐課程思政的途徑
(1)以挖掘基礎化學課程中的思政資源為建設課程思政的首要內容。基礎化學中的環保意識不可少。例如,水體中有機物污染事件、重金屬中毒事件、1952年英國倫敦煙霧事件。20世紀40年代,美國一家化學公司向河谷中填埋有機氯農藥、塑料等殘余有害廢物,十余年后,該地區陸續發生了一些嬰兒畸形、人患怪病等現象,在當地的空氣、土壤和地下水中檢測到82種有毒化學物質。雖然時隔多年,我們仍需引以為戒,讓歷史不再重演。
基礎化學中的安全意識不可少。比如在實驗開始之前必須提醒學生提高安全意識,操作要規范。否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后果。2004年,清華大學逸夫技術科學樓因違規使用高溫加熱爐加熱反應釜導致反應釜爆炸。2005年,首都師范大學一女生碰翻乙醚引發大火。2010年,某高校實驗室研究生給分析儀沖入氮氣,由于操作違規,導致儀器內壓力過高而發生爆炸。
(2)將思政意識貫穿課堂教學全程。高職學校專業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組織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行為、情感以及認知的認同,讓學生在教學中能夠順其自然地形成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3)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評價中。高職學校在構建專業課程教學評價制度中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準,將教學評價與思政標準充分融合,在考核專業課時不僅要考核專業教學效果,也要考核德育教育效果和學生日常行為舉止。
三、展望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基地,更是引領學生價值觀、人生觀建設的主要舞臺。高職學校專業課教師要更新思政教育觀念,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式,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學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目標。課程思政元素應該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融入內容中,帶入課堂,為學生做一個好的引導。學習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是課程思政更是融入知識中的靈魂。從事教育事業的各位教師,應該將更多的經歷,放入備課中,從而為培養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新時代的領軍人物而投入更多的精力。
參考文獻
[1]唐海風.課程思政:高職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J].科教論壇,2018(12).
[2]丁良喜,苗杰.“課程思政”視闕下化學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老區建設,2018(08).
作者簡介:韓雅楠,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