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摘要】目前,關于鐵塔基礎防護技術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在凍土地區、特高壓輸電線路、采空區等條件下的電塔基礎加固施工技術,基礎灌注樁的施工技術,電力施工過程中的成品保護等,關于基礎保護帽保護裝置的研究幾乎沒有。本文通過對鐵塔基礎保護帽破壞情況的調查和常用保護技術的總結分析,借鑒橋墩防護技術,提出鐵塔基礎成品保護帽裝置技術建議和設計方案。
【關鍵詞】鐵塔基礎;成品保護;保護裝置
一、鐵塔基礎保護帽施工狀況
根據調查,常用的基礎保護帽破損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是澆筑施工振搗不到位,表面易形成氣泡、麻面,常年風化等年久失修造成破損。
二是接地引下線制作時,由于接地體貼服于保護帽及基礎表面,工具器材的碰撞導致保護帽棱角破損。
二、具體實施方案
為了降低鐵塔基礎保護帽的破損率,提高工程創優質量,根據對基礎保護帽破損現狀的調查、借鑒橋墩防護技術,特此提出基礎成品保護帽保護裝置技術建議。從防護裝置組裝方式、接口設置、保護帽保護范圍、保護裝置材質四個方面論證分析,提出了保護裝置的最佳設計方案。
(一)性能要求
根據鐵塔基礎的外形、鐵塔所處的地質情況、周圍的自然水文情況、農民耕種等,基礎成品保護帽防護設施應滿足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幾點。
(1)吸能能力大,有效保護基礎保護帽成品不損壞。
(2)防護設施材質輕,便于運輸。
(3)防護設施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和拆卸。
(4)價格便宜。
(5)不因碰撞產生新問題,如鐵塔基礎不穩定等。
(二)結構因素
鐵塔基礎保護帽一般采用方型裝置,裝置的結構拼裝以后能適應多種尺寸的基礎形式,因此,由固定部件和可調整部件組成,能在工廠一次開磨具以后批量化、機械化加工生產,運輸到現場通過拼接安裝完成。
(三)材料的使用
為了防盜,選擇塑料材料;為了增加裝置的使用壽命,選擇橡膠材料;為了增加裝置抗撞性能,選擇泡沫材料,例如具有優良吸能、結構性能的蜂窩材料,質量輕、強度好、抗沖擊耗能的泡沫鋁合金材料,以及聚氨酯材料等。綜合各種性能,建議選擇塑料與橡膠混合料。
(四)受力方式
選用彈性變形型防護裝置,采用橡膠等軟質緩沖材料防護設施,安裝維護方便。
三、結論及圖示
上述論證分析,確定基礎保護帽保護裝置的最佳設計方案為楔形組裝方式,四邊設置接口,對基礎保護帽四角及棱邊、四角縱向延長均采取保護,初步采用PVC合成材料,在結構上由固定部件和可調整部件構成。采用此裝置不僅防盜美觀,安裝拆卸也簡便,同時具有便于運輸,一次成型效率高等特點。
參考文獻
[1]楊少春,潘康,方月舵.王芳基于橋墩防護的鐵塔基礎成品防護技術及其裝置涉及[J].安徽建筑大學學報,2017,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