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單位體制的不斷改革,人才在地勘單位發展中的主導作用顯得日益突出。如何形成創新人才發展的文化氛圍,形成創新人才培養的管理機制,制定創新人才機制的有效辦法,對于當前形勢下加快地勘主業發展尤為重要。
【關鍵詞】地勘單位;人才培養;創新培養
一、地勘單位目前面臨的人才狀況
一是體制和機制的相對約束,致使高學歷高職稱專業技術人員向外流失,另一方面專業技術人員引不進來。二是管理者的人才意識欠缺,缺少人才培養和引進的長遠目標,缺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嚴重影響了地勘單位人才隊伍的穩定性。三是工作環境條件差,找礦、地質勘查、地災治理多在人煙稀少的崇山峻嶺、深溝老林,風餐露宿,翻山越嶺的地方。四是地勘單位社會地位偏低。地勘工作跟社會其他行業沒有太多的聯系,同時因工作流動分散,點多線長,遠離城市、遠離人群,他們的婚姻、愛情、家庭等一系列問題也難以解決。
二、創新人才培養迫在眉睫
人才問題直接關系到地勘經濟發展的戰略問題,要想做大做實地勘主業,就必須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提高創新型人才,努力營造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氛圍。加快發展自己,其首要任務是牢固樹立人才為本的觀念,關鍵在于創新人才培養。
三、營造適合創新人才發展的文化氛圍
營造良好的地勘文化氛圍,首先要在單位內部建立能被全體職工普遍接受并相對穩定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單位形象、精神風貌等,并形成一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下,地勘文化的重點內容則是充分體現人的價值,激發每一名職工的潛能,促進每一名職工的全面發展。地勘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不但要對以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進行必要的整合,而且要制定出系統的規劃,有目標、有步驟地加以推進,更重要的是明確廣大職工群眾在地勘文化創建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文化創建,進一步地增強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創造一個能夠讓職工群眾充分施展個性的工作和生活空間,形成一個為地勘事業發展齊心協力的良好局面。
四、建立健全創新人才機制
(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意識,大力實施“人才推動”戰略,為地勘單位的經濟發展提供人力保障。要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的培養、選拔機制,科學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拓寬育人渠道,鼓勵職工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和其他提高學歷的再教育學習,特別是加快培養緊缺人才和實用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善于吃苦、能打硬戰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2)進一步創新用人機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廣納群才、勞酬相應、能下能下、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堅持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完善民主推薦、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考核獎懲等制度,暢通黨政人才進出渠道。推行和規范地勘單位人員聘用制度,逐步實行聘用合同制和崗位管理制度。
(3)進一步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建立靈活的分配和獎懲機制。要深化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勵機制,重視高學歷高學位高職稱的“三高”人才,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水平、崗位津貼和福利待遇,讓收入與責任、成果和效益掛鉤,對做出突出貢獻的技能人才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切實解決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問題,讓那些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利益,真正形成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體制機制。
(4)嚴把人才引進關。近幾年,各地勘單位通過招聘高校畢業生,進一步充實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但有些地勘單位在招收人才時還存在著一定的弊端,這對地勘單位今后的發展將造成嚴重影響。首先要破除平衡照顧的傳統觀念,在招收人才時要杜絕小范圍選人、圈子內選人、裙帶關系等現象,堅持用人唯賢的選人標準,拓寬選人渠道,從源頭上對人員的素質進行把關。
(5)拓寬人才引進渠道。一是地勘單位要敢于參與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努力創造各種條件,從社會中廣泛優選、招聘地質專業人才,依托人才引進,帶來新信息,啟動新項目,開拓新市場,發揮引進人才的技術輻射作用,使社會人才為我所用。二是加強與高校的聯系合作,向學校預定畢業生,在畢業生中選擇人才。
(6)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要在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管好人才上多想辦法,但在實踐中,通過老同志的“傳”、“幫”、“帶”來提高年輕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顯得更為重要。要重點培養學科帶頭人和項目負責人,培養他們獨立承擔大項目的能力,給他們更多的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的機會,給他們更多的工作實踐的機會。
五、結語
地勘單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只要我們努力做到謀劃發展時考慮人才保障,制度計劃考慮人才需求,部署工作考慮人才措施,堅持以人為本,關心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宣傳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才能更好地為地勘經濟可持續全面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參考文獻
[1]袁贛湘.淺析地勘單位留不住人才的誤區與糾正對策[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10(02):58.
[2]許雄治.試論當前地勘單位人才危機問題的解決[J].經濟師,2009(04):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