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揚 吳文強
【摘要】通過對化工企業的調查,分析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工廢水(有機廢水、無機廢水等)及處理現狀。對處理工藝存在現有的缺點進行了分析和提出了一些建議。培養環??萍既瞬?,注重清潔生產,降低污染治理和污染防治成本,統籌規劃化工廢水處理,是實現化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化工廢水;資源再生回用;環保
雖然化學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化工企業的生產效率,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U水具有污染物濃度高、生物毒性大、難降解等特點,是國內外污水處理界公認的難題,造成一定的環境污染和環境隱患,因此必須重視化工企業的廢水處理問題。
一、化工企業廢水處理現狀
雖然當前大多數園區設有污水集中處理單位,但各企業往往有自己獨立的污水處理工藝,且絕大多數化工企業設計的工藝流程為:先利用物化工藝預處理后,再進行生化處理的工藝流程。在化工企業中,被調研的企業往往設有3道以上預處理工序,常見的預處理包括隔油池、混凝池、氣浮池、三效蒸發器、鐵碳微電解裝置、Fenton塔、高級氧化等。化工廢水主體往往也采用生化工藝,但較生活污水的生化工藝不同,化工廢水應用生化工藝常表現為池單體數量多、停留時間長。工藝往往為多個生化池的串聯,而且生化工藝部分的水力停留時間平均停留時間在40h以上。即便如此,為了確保達標排放,生化處理后往往還設有混凝裝置、砂濾罐、脫氮裝置等。另外,廢水處理后的中水作為資源回用不夠理想。在本次調研過程中,尚未發現有化工企業廢水處理后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中水回用。
二、化工廢水治理建議
(一)培養環保科技人才,推動科技成果應用
化工廢水處理的難度使得傳統處理工藝很難保證理想的效果。但是,除了資金壓力,由于對新技術運行規律的不熟悉和處理效果的不確定性,環保設計單位和化工企業一般都不敢輕易涉足新環保技術。事實上,技術創新是出路。加強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是解決環境問題,特別是難處理化工廢水的重要途徑。而環保專業技術人員是識別和善用環保設備的重要保證。
(二)重視新技術的應用
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迫使企業積極尋找解決的方法和出路。在環境標準日趨嚴格的今天,利用新技術改善環境問題自然成為解決的方法途徑之一。近年來,在化工行業,污水治理新技術應用呈現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在該園區,新技術開始走向普通化工企業生產實踐一線。如有企業利用超濾膜組件取代二沉池,也有企業嘗試利用臭氧氧化、紫外催化氧化提高生化性、提高污水去除率等,特別是園區基因工程菌的應用不在少數。但新技術的應用尚未普及。同機理治理技術上,較生活污水略單一的設備應用相比,化工廢水表現出明顯更多類型的應用嘗試,以生化池填料為例,園區的應用包括有彈性填料、組合型填料、活性碳纖維填料等。至于改良新型環保設備如改進型的蒸發裝置、新型壓濾裝置等則應用更多。
(三)重視清潔生產,落實循環經濟
部分企業步入誤區,完全依賴增加環保投入來確保達標排放,而環保資金壓力是其繞不過去的痛。事實上,清潔生產的實施可以實現不需要增加投入,而改善污染狀況。與末端治理相比,清潔生產則強調通過提高資源利用率來減少污染的排放。本次調研,也發現部分化工企業內部,存在一些簡單樸質的廢棄物再利用。如廠內廢酸,常被利用到鐵碳微電解或Fenton塔的pH值調節上,部分業主能主動利用本廠副產品小分子有機物改善廢水的生化性;利用廠內廢蒸汽改善廢水處理溫度環境、提高生化降解速率等。但這遠遠不夠,無論是企業內部還是園區之間,還存在較大的節能減排上升空間。事實上,在基本環保設施滿足的前提下,通過園區內資源調節及企業內工藝調整、資源利用等手段,完全可能實現通過以廢治廢,進而降低環保成本。
(四)構建以廢治廢平臺,減小治污防污成本
必要的治污成本對污染治理至關重要,但治污成本過高也未必和治污效果成正比關系,反而不利于企業的發展。目前園區還可以進一步發揮園區合作的優勢,在園區建立“以廢治廢”的平臺?;ば袠I的某些副產品,如酸、堿、強氧化劑等本身就是環保設施運行的調劑之一,某些企業的副產品葡萄糖、尿素等可作為微生物運行的營養之一,改善其他企業廢水生化性能。在合適的科學的政策調控下實現產品、副產物、“三費”的相互調配預回收利用,將為企業減輕治理成本,提高治理的效率。
三、結語
近年來,化工廢水的治理無論是資金投入抑或設備硬件較先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也逐漸普及開來。因此,環境主管部門在傳遞環保新政策的同時,應當加強技術引導、促進企業合作、實實在在地解決企業目前的環保困惑,才能贏得企業的擁護和支持;而對于企業,不能僅靠單純的增加環保投入增加廢水治理績效,還需要重視清潔生產、培養環保技術人才、利用科技創新來解決環境問題,才能有望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參考文獻
[1]呂昌元.混合化工廢水處理的工藝研究[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06):229.
[2]劉璐.化工廠廢水污染及處理流程[J].石化技術,2018,25(04):16,35.
[3]趙衛偉,陸孫彬,周喬.我國化工廢水治理技術現狀及進展[J].環境與發展,2017,29(0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