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業心理素質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每年嚴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刺激更多畢業生進入自主創業的大潮。雖然國家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和支持大學生創業,但是在大學生的周圍并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創業互動環境。大學生在自我創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懼怕失敗和對國家鼓勵自主創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不確定心態,導致大多數缺乏資金與情感支持的大學生只能無奈地將創業夢扼殺在搖籃里。本文對當代大學生創業的心理素質狀況進行了調查與思考,并對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提出了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創業動機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愈加被各高校所重視。關于創業教育的定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這樣定義的,“創業教育,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它對于拿薪水的人同樣重要,因為用人機構或個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冒險精神,創業和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管理技能”。也有學者對創業教育這樣界定:①進行從事事業、企業、商業等規劃、活動、過程的教育。②進行事業心、進取心、探索精神、冒險精神等心理品質的教育。綜合上述內容,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可以定義為:創業教育是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教育。創業教育是開發和提高大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的教育。其中,創業心理素質是決定創業成敗的重要因素。大學生在自我創業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懼怕風險、懼怕失敗和對國家鼓勵自主創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的不確定心態,導致大多數缺乏資金與情感支持的大學生只能無奈地將創業夢扼殺在搖籃里。因此,要做好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還需要做好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引導。
一、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現狀分析
(一)創業動機多樣,但創業需求層次較低
創業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從事創業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些目標的內部動力。它是鼓勵和引導個體為實現創業成功而行動的內在力量。經過對在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1000名大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調查結果發現,44%的在校大學生認為創業動機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的需要,42%認為是積累的需要,8%認為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6%認為是工作和就業的需要。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的創業還只是停留在馬斯洛需求理論當中的低層次需要,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會把創業和將來的就業以及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劃上等號。這可能也是導致我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較低的原因之一。
(二)創業能力內容豐富,但欠缺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和人際能力
創業能力是指影響創業實踐活動,促使創業實踐活動順利進行的主體心理條件,是創業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硬件指人力、物力和財力;軟件就是創業者的個人能力,包括專業技能和創業素質。在調查大學生創業所需具備的創業能力中,創新能力、領導能力、人際能力被看作是相比之下很重要的創業能力,選擇完全不符合的比例分別為14%、18%和15%,而這三種能力不管是在創業前,還是創業后都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日常的創業心理素質教育中大力加強。
(三)創業需要先天優勢,但更需后天不懈努力
創業人格指善于在已有的社會秩序、規范、條件、關系和格局下,創造新的秩序、規范、條件和格局,有各種心理要素共同參與并綜合表現在身心各個方面的、明確指向和影響實踐活動和結果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的總和。在調查中,同學們認為最有助于大學生創業的性格品質中,真誠坦率占13%,堅強的意志占18%,自信心占23%,高達46%的人認為有膽識最重要。因此表明有膽識被大學生看作是在創業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人格品質。
(四)管理知識欠缺,政策了解不透徹
創業相關知識包括創業社會知識、專業技能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社會職業知識等。在對創業所需的相關知識調查中,可以看出各類知識對創業者均有影響,尤為重要的是管理知識,占調查的30%。但被問到如何獲取管理知識時,52%的人認為是從書本上獲得,表明高校教育缺乏管理學知識與實踐方面的傳授。當被問到對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時,絕大部分同學知之甚少。法律知識在當今的法治社會中被看作是必須掌握的知識,因此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在調查中也認為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以外,較好的專業知識和法律知識也很重要。
二、提高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策略
(一)建構創業素質教育體系
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近5年,中國大學生創業成功率在1%左右。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和創業質量,是學校教育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學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建構創業素質教育體系,保證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培養。首先,開辦創業教育課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開展每個學年的一系列創業教育課程,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較為系統的創業培訓。課程設置方面,可分為創業意識的培訓、創辦企業的培訓、改善創辦企業等由易到難的遞進式課程體系。
其次,開展模擬創業,實踐考查公司企業的運作,進行豐富多樣的案例教學。使學生從理論和實踐中真正了解創業全過程。有條件的還可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或大學生創業園,在高校教師的指導下,篩選與專業相結合的可行性高的大學生創業項目進駐創業孵化基地或創業園,實行可以以實戰創業業績代替創業教育課程學分的彈性學分制,也可以將之作為創業教學實踐的場所。也可以與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利用企業的豐富資源開展實戰創業教學實習,培育大學生愈挫愈勇的強大的創業心理素質。
最后,以社團為載體,開展戶外拓展和校內企業沙盤模擬大賽、互聯網+創業計劃書比賽、大學生“練攤式”創業比賽等活動,積極培育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意識,營造濃厚的創業文化氛圍。
(二)建立創業心理培訓體系
心理培訓是一種要求個人充分發揮自主性的自我改變歷程,通過培訓使個人對自己有更真實的了解、更恰當地引導和更主動的控制。要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心理素質,除了要有完善的創業素質教育體系之外,還要建立創業心理培訓體系。
首先,成立專業的大學生創業心理輔導機構,幫助大學生創業成長。大學生受年齡、閱歷的影響,往往會對創業風險認識不足,如果在缺少良好心態的前提下,可能會受到不良影響。因此可以依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業創業指導中心,建立創業咨詢專家庫,由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資質的老師、創業成功人士或創業咨詢師組成,對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針對創業不同階段,開展師生面對面交流、創業診斷、創業心理咨詢等活動。在咨詢中,積極引導大學生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創業價值觀,激發大學生內在的積極進取的創業動力,爭取讓更多學生的創業不僅是滿足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把創業作為一種人生事業和民族復興去經營、去奮斗。
其次,要開展針對提高大學生創業人格相關方面的一系列培訓。從完善學生的性格品質入手,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誠信為先的社會責任感,培養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面對失敗能夠自我反省提高的領悟能力、堅持不懈的執著精神、推陳出新的創新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使大學生既具備企業家的創業知識與技能,又具備企業家的心理綜合素質和創業品格。
(三)搭建創業扶持體系
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提高,是學校和政府聯動的過程。從學校到到家長到社會到政府,都要做出各自的努力。首先,學校可與創業培訓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為創業實訓提供教室,并在硬件上為此類教育機構提供便利及支持。學校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營造創業氛圍,如提供創業資金、為社會化和專業化管理服務機構提供服務、提供創業崗位等;要盡可能地培訓自己學校的老師,讓這些老師可以教授創業實訓課程,支持創業課教師開展不影響教學的創業兼職活動,為創業課教師的實踐教學提供能力提升渠道。學校還可以開設創業園,讓學生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開辦公司,積累創業實踐經驗。同時學校也可以吸引社會上的投資者來扶持在校大學生創業項目,也可以與企業深度合作,共同培育企業業務拓展所需要的分銷店店長等創業人才。
其次,針對學生對創業項目熟悉度不高的問題,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對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進行宣傳,通過校園媒體、雜志、校園巡回講座等方式對創業優惠政策進行講解。相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繼續出臺對大學生在創業上的政策支持,提供政策上的優惠,并在某些諸如戶口、檔案、咨詢服務、資金貸款等實際問題上給予更多的關注。針對大學生創業過程中資金不足的情況,可以從“創業補助”、“小額貸款”、“創業(失敗)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多方面給予大學生創業盡可能寬松的資金政策和平臺選擇。
最后,要營造“創業光榮”的社會正面輿論氛圍,樹立和表彰創業先進典型,讓家長們真心支持創業,讓社會支持創業,讓創業光榮的理念深入人心。讓給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都知道創業不僅可以解決大學生個人的就業難問題,還可以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為社會創造更多的新技術和新成果,向國家提供更多的稅收,是利國利民的國家戰略,從而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性發展環境,助推國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三、結語
總之,學校和政府作為大學生創業的搖籃,對學生的創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要對大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教育,積極引導和鼓勵一部分有能力的大學生走上自主創業之路。在創業教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的培養,幫助大學生樹立創業信心,使大學生既不要過分低估自己,又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設計創業計劃。要有艱苦創業的積極心態,即使創業失敗也應更多地把創業看作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一種經驗的積累和成功前的必經之路。通過學校、家長和社會、政府的共同幫助,在精神上、物質上和政策上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更多實質上的支持和幫助,解除大學生創業的后顧之憂,促使更多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韓力爭.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調查問卷的編制[J].湖南財經高等專業學校學報,2008,24(113):154~155.
[2]陳奎慶.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心理素質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739(27):92~93.
[3]李時椿,常建坤.大學生創業與高等院校創業教育[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106.
作者簡介:農素蘭(1971.04—),女,壯族,研究生,講師,高級職業指導師、國家二級創業咨詢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