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晉
摘 要:體育教育訓練是體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對體育教學質量及效率提出的更高要求,促進體育教育工作平穩有序的發展進程,現階段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從進一步優化與完善體育教育訓練學內容及模式入手,構建科學化的學科體系。本文主要對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特征進行相關論述,分析及研究出其實際發展方向。
關鍵詞:體育教學訓練學 學科特征 研究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c)-0010-02
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已然認知到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力度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各高校體育教育體系卻存在著不夠完善,部分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質量急需提升等問題。因此為充分發揮出體育教育訓練學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積極作用,現階段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對現存于教學體系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刻反思及研究,通過對體育訓練計劃的進一步擴充與修訂,更好地滿足社會對綜合體育人才的需求量。
1 體育教育訓練學存在的問題
1.1 學科建設水平有待提升
就目前來看,在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期間,存在著學科建設水平有待提升的問題,受到國家教學機制以及學生生源的影響,導致學校過于重視對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的改進,造成學校現有教師資源、教學硬件及軟件無法為體育教育訓練學提供充足的支持[1],嚴重滯后了體育教育訓練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難以適應學科未來的發展趨勢。
1.2 學科建設缺乏特色性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建設過于雷同,缺乏一定的特色,其中,體育教育訓練項目也多局限于田徑、球類及體操等,不僅無法充分發揮出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積極作用,更會導致學生在此種千篇一律的學習中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
2 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特征
2.1 體育教育訓練學主要內容
體育教育訓練學是體育教育學的重要分支,其最早提出并應用在研究生體育教育上。體育教育訓練學是對傳統體育教學指導以及運動實踐教學訓練的結合,不僅更加適社會對綜合體育人才的需求,更為傳統學術性體育教育研究事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2]。與此同時,體育教育訓練學是我國體育教育碩士研究生重點培育的二級學科,其不僅保留了傳統體育教育學對于理論知識的重視度,更加凸顯出體育運動的實踐性,及時找尋到體育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對體育訓練中的規律進行深入挖掘,從根本上提升了體育教育學中的實用性。
2.2 體育教育訓練學的主要特點
體育教育訓練學早期被定義為體育教學與運動實踐訓練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換言之,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門集體育、教育及訓練于一體的多元化學科,旨在將體育教育學的理論知識與規律融入到實際體育訓練之中,并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及學習需求的差異性,對體育訓練方案進行動態合理的調整。因此,從一定角度上來說,體育教育訓練學既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3 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趨勢
3.1 體育教育訓練學轉向服務化
隨著我國體育教育事業由精英化趨向于大眾化發展,我國原有體育教育訓練學中為培養體育的教學訓練人員的學科建設目標也應進行不斷的優化。同時國家及有關部門對高校高水平運動員要求的提升,促使體育教育訓練學也應在現有基礎上朝向為輔助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發展,并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3]。舉例而言,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注重為本國及本校運動員提供服務,而這些運動員也為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科研支持,充分發揮出了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積極作用,促進體育教育訓練學朝向服務化發展。
3.2 提升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綜合性
3.2.1 加強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內部綜合性
注重體育教育訓練學內部綜合性,針對體育運動在大眾日常生活現狀,對我國體育事業休閑化進行深入研究。同時,在體育教育訓練學中結合休閑體育因素,并將其納入到正統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并以此為休閑體育的發展提供大量的理論支持,培養大批優秀的休閑體育人才[4]。例如:我國華南師范大學的體育教育訓練學中已經加入了休閑體育的教學內容,使該學科能夠更加適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穩定發展。
3.2.2 加強體育教育訓練學與其他學科的綜合性
現階段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中也融入了大量的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等多種學科,并以此取得了顯著教學成果。隨著社會經濟及科技技術的穩定發展,體育教育訓練學也應基于原有基礎,加入更多的其他學科內容[5]。例如:在體育教育訓練學中加入工程力學的知識,幫助運動員或特殊運動員器材輔助支撐;在體育教育訓練學中融入法學知識可更好地保障運動員在比賽期間的公平性及公正性。
3.3 做好體育教育訓練學培訓的方案的制定工作
為做好體育教育訓練學培訓方案的制定工作,相關教育工作者就應認清當前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特征,對體育教育訓練學選修課及必修課的課時及比例進行調整,避免學科重復對教學資源的浪費。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4 完善體育教育訓練學生源選拔機制
在體育教育訓練學發展過程中,生源質量對于學科的實際教學水平及教學效率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當前各高校在積極擴招體育教育訓練學生生源期間,也應注重完善生源選拔機制,切實提示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并對學校現有師資力量及軟、硬件的配置情況進行深入的分析,對生源選拔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擴充。在學生入校選拔的過程中注重對其綜合能力的考察,提升體育教育訓練學的教學價值。
3.5 保障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相對獨立性
社會體制的不斷變革為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在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建設的過程中,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在保障學科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基礎上,對其獨立性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及強化,立足于體育教育訓練學特有的體育運動形式,以體育運動為主要研究對象,明確體育教育訓練學在其他學科中所占據的主導地位,嚴格遵守各學科在交叉過程中的尺度控制原則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大眾對于運動健康的認知度也呈現出日益增長的發展態勢,大大增加了對體育人才數量的需求。因此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現階段相關教育工作者也應從加強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入手,做好體育教育訓練學教學體制及教學模式的創新工作,最大化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姚璐,李克良,夏重華,等.我國體育院校碩士研究生術科課程開設的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為例[J].冰雪運動,2015,37(3):35-41.
[2] 張小龍.山東省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7.
[3] 王樹宏.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現行招生考試制度研究[D].山西大學,2010.
[4] 岳威.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研究對象與學科性質分析[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22):116-117.
[5] 劉盼盼.江蘇省普通高校體育教育訓練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現狀的調查[D].蘇州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