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嘉 盛紅慶
摘 要:大學作為引導社會未來、培養人才的場所,對于社會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目前大學在文化水平依然存在問題,對于學校的教育工作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們需要積極解決并且提高大學文化水平。大學是成長階段中最重要的地方,也是培育我國高素質優秀人才的關鍵場所,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了保障。提高大學文化水平在教學工作中占據著重要的作用,可我國的教育做出巨大貢獻。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大學文化水平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發生了巨大變化。
關鍵詞:大型飛機 數字化 裝配 制孔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103-02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科技是關鍵因素,教育是基礎,所以我們要大力的提高大學文化水平。目前,許許多多的國家已經把振興教育作為基本國策,這些動向暗示著教育在未來會發生變革,所以我們應該提前準備來迎接新的挑戰。
1 大學文化的含義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它伴隨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是人類文明的積淀和體現。[1]在大學中得到的最豐富的財富無疑是文化,它流傳久遠并且影響深刻,好的大學肯定有他自己特別的文化魅力。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書籍《易經》中,在我國古代書籍中通常會把“文”與“武”對應著,其寓意是“以文化之”,所以《辭源》中將文化解釋成文治和教化。現在詞語中文化最早的含義是從日文翻譯成英語中“culture”一詞中,這個單詞來源于拉丁文的“colere”,在古代英語有“耕耘”與“播種土地”的含義。“文化”是在17世紀中被比喻人類發展的意思,1871年中,英國作者從民族的方向把文化從新定義成為整體,包含知識、藝術、法律、信仰、道德和作為這個時代的成員所學會的全部能力[2]。
總而言之,以文化的角度看待大學文化,她是亞文化中的文化支脈。文化作為大學的精神,大學文化正在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著學生的行為和發展的方向,也是大學提升教學水平的方式。
2 目前大學文化提升遇到的阻礙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一直堅守以社會價值觀引導大學文化的建設,一直緊緊把握優秀文化的腳步,全力保障大學發展的連續性,但是因為許多原因,大學文化提升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礙,主要體現在著4個方面:
第一,我們對大學文化的認識不夠。自從20世紀末,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得非常得迅速,但是更多地表現在對于規模的擴展,而不是在大學文化的提升投入人力和財力,功利的思想特別嚴重。造成這個局勢的原因有很多種。從客觀原因來看,在近十年來,短時間內無法考慮對大學文化水平的提高,從主觀原因來看,因為大學文化的提升不是一個短時間可以做到的事情,短時間不能看到效果,加上現在的各個評估對大學文化的標準,所以只是將重視停留在紙面上,并沒有去做任何實質性的行動,由于的學文化的提升得不到充分的重視,在這個功利化的思想下,一些大學的對待文化的提升顯得十分的被動,甚至沒有了主動權,這對于大學的未來的發展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第二,大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注重形式忽視內在。大學文化水平牽扯廣泛內容豐富,校園的環境、平時的管理、教育的活動建筑風格無不表現著一個大學的文化水平。因此,大學的文化提升是需要系統的規劃,特別是強化制度的保障,建立提升大學文化的水平機制。總而言之,大多數大學對待文化水平的提升注重形式忽略內在,將開設文體活動、改造建筑的風格來等同于大學文化水平的提升,并沒有真正地將提升文化水平滲透進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極少數有對提升文化水平進行直觀的評價,以至于文化的功能并沒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第三,對西方的大學文化沒有真正的理解導致借鑒不足。對大學文化必須尊重大學自身的組織結構。提升大學文化水平不僅要抓緊優秀文化的腳步,而且從吸取西方大學的精華。西方大學文化的精華例如學術自治、民主自由等,我們都應該進行學習,并結合我國的社會背景進行借鑒。
3 陽光體育背景下的大學文化水平提升方法
我國在陽光體育背景下提升大學文化水平面對著許多困難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有經濟本身機制方面的問題,也有外界環境的問題,通身也有大學本身的問題,在陽光體育背景下提升大學文化水平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累積的,文化水平的提升是需要制度去保障的。所以,提升大學文化水平是一項需要長時間的工作,需要政府、社會和大學等各方面一起努力完成。
第一,確定大學和政府在提升文化水平中的功能作用,大學和政府在提升文化水平中扮演著什么樣子的角色。政府是宏觀調控者,在提升大學文化水平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指導思想和引導政策,帶領提升文化水平的道路。盡量避免對提升大學文化中的直接干預,不然很容易造成大學文化相似從而造成缺少大學文化獨特性,政府需要讓大學擁有自主權,讓大學成為提升文化水平的主體,翻轉目前的大學中對提升文化水平的行動不夠重視[4]。另外,還應還應該對大學文化的提升的工作進行評估,并逐漸的對大學文化提升的工作進行考核,并從外部監督大學文化提升的工作。大學需要充分的理解大學文化提升對大學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避免發生急功近利的問題,從制定規劃、設計政策以及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積極有效的行動,抓住提升大學文化水平的工作。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大學實質特征的直接表現是大學文化水平。大學文化水平的提升主體應該是老師、教務人員以及學生。大學的本職工作是教研、教育以及服務,其中對人才的培育是核心。目前,克服焦躁的心態與集中力量提升大學文化水平才是主要目的。
第三,強化提升大學文化水平的保障制度。目前大學文化水平的提升最大的問題是保障制度的缺乏。所以,加強保障制度是提升大學文化水平的迫切需求。文化水平的提升應該納入大學的規劃發展中,成為重點的工作對象,并建立對提升文化水平工作的有效機制強化。大學文化水平的提升不僅需要注重形式,更需要注重內在。要重視長時間教學過程中養成的良好思想,大學文化的提升的內容要從始至終和培養人才、科研全過程,并且要深入進教學、實踐、管理以及教學等各個方面,另外,要有長遠的計劃,確保大學文化水平的提升的工作中經費的預算。
4 結語
文化水平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大學文化是在長時間發展中形成的歷史沉淀、價值品格、人品理念,它正在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老師和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大學要有所作為就要提高大學的文化水平,并為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不斷推進高等教育來維持整個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的穩定和發展。文化是一個大學的精神的直接象征,也是大學是否會長遠的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宋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7.
[2] 王娟,張本家.基于“陽光體育背景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改革探析——以中國傳媒大學遠足課程改革為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7(1):192-193.
[3] 朱海濤,楊帆,程亮亮.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開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影響的研究——重慶市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37(3):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