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梅
[摘要]強調了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和面對的挑戰,分析了英語口語技能大賽的比賽環節及考核重點,并與英語口語在機電類專業就業目標崗位上的能力需求進行比較,從而在此基礎上得出適合機電類專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策略。
[關鍵詞]英語口語;機電類專業;口語大賽;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6-0044-02
隨著全球國際化的進程,中國機電企業日益加深與國際的接軌,對其員工的英語職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為迎合機電企業的用人需求,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英語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在機電類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工作崗位群中,國際化交流活動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畢業生的工作過程中,很多企業的崗位需要進行英語技術資料閱讀,與外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溝通與交流,參加國際會展與接待等活動。在更高階段,高級技術人員還需要具備英語演講、英語會議、英語談判等職業技能。因此,企業更注重機電類專業畢業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特別是全球級別的職業技能大賽,如世界技能大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機電類專業相關賽項眾多,選手不僅需要看懂英語賽題,還需要在競賽過程中對裁判或者工作人員以英語進行疑問咨詢等,有的賽事還需要用英語對操作流程進行解說。因此,從高精尖的技術人才培養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來說,高職院校確實需要高度重視機電類專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
一、機電類專業英語口語教學面對的挑戰
目前,高職院校機電類專業的英語課程分為大學英語和機電專業英語兩部分。在兩部分的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設計口語部分是教學的一大難事,現面臨如下挑戰:(1)兩部分課程授課課時均已嚴重壓縮,安排較多課時的口語教學較為艱難,教師需要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英語口語教學。(2)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對英語口語對就業和未來職業發展認知不夠深刻,缺乏學習動力和興趣,教師需要多方面提高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激發學習英語口語的動力。(3)教師團隊,特別是專業英語的師資來源不一。機電類專業出身的教師大部分認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重中之重,無需具備口語交際能力,而英語專業出身的教師雖然重視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但由于缺乏機電類專業知識背景,無法建立更加貼近機電類專業的英語口語教學內容和模擬職場實際使用場景。真正實用有效的英語口語課程內容和教學途徑的開發需要集成機電類專業教師和大學英語教師的合力才能切實進行。(4)缺乏合適的機電類英語口語教材。機電類專業在進行英語課程設計時,需要對學生的高職英語學習進行整體設計才能更加具備實用價值。現在很多高職院校都把學生的英語學習劃分為職場英語和專業英語。往往職場英語部分放在公共英語課時進行講授,因此教學時職場英語并沒有按專業進行劃分,對教學內容沒有按照就業需求和未來崗位群的職場情景進行取舍。因此,為滿足短時間、高效率地對機電專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要求,需要編寫一本或多本機電類專業英語口語教材,單獨成冊、獨立使用。
二、英語口語技能大賽的特點
筆者具有多年的指導高職院校英語口語大賽的經驗,熟悉英語口語大賽的流程及主要內容。該比賽多方向、多層次地對高職院校學生選手的英語職業能力進行了考核。大賽分為半決賽和決賽,半決賽又分為團隊環節“職場考驗”和個人環節兩項“職場描述”及“情景交流”。在團隊“職場考驗”環節,比賽選手按照組別抽簽,并按照抽取的題目要求進行組內合作,針對某一生活或職業場景(任務)進行充分的內容設計,團隊中的每個成員根據既定任務和所選角色進行自由發揮。評委根據團隊完成的情況、團隊協作力以及現場表現進行打分。例如,2017年的專業組英語賽題是模擬公司團隊針對一款國產電腦在南美洲國家進行營銷的戰略會議,而非英語專業也是模擬公司團隊針對一款國產手機在歐洲國家進行營銷的戰略會議。二者具有高度相似性,不僅對選手的個人英語口語組織能力和詞匯量提出了高度的要求,而且對選手在未來職場的目標崗位群所應具備的職場知識和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手機和電腦這兩種產品都屬于機電類制造行業的常見產品,會議場景考查了選手對包括高級技術人員在內的公司人員組織架構、會議流程、營銷計劃制定流程及要點、各部門崗位職責要有清晰的認識,并需要具備用英語準確而流利地表達出會議所涉及的營銷術語、管理術語、產品技術術語等硬技能。公司營銷團隊會議應設置的技術負責人員往往就是機電類專業學生未來的工作崗位之一。
在個人“職場描述”環節,選手根據一張反映行業或企業業務發展或社會、經濟等熱點問題的統計圖表來進行口頭描述和觀點闡述;在此環節,需要選手對企業的問題進行深刻的思考,提煉觀點、分析可能原因,對選手的思辨能力要求較高。同時還要求選手在短時間內能準確快速地組織英語語言。在機電企業中,在與國際客戶、供應商及同行進行溝通交流時,對機電類專業畢業生提出的職業技能要求有使用技術專題報告、專題討論會議、產品說明、產品過程講述、圖表和數據解釋等。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我們除了英語教學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具備結構化思維能力、機電行業知識背景及操作技能、PPT演示能力和英語演講能力,這樣才能達成復合型高級技術人才的培養目標。
在個人“情景交流”部分,選手要根據所抽取的場景和要求扮演其中一個角色,與外籍主試官進行一對一的現場問答。在抽取的場景所匹配的英語應用文體中,多次出現了機電類產品的技術參數內容。如,在2018年國賽賽題中,有除草機的銷售廣告,提及除草機的類型,如汽油推式、汽油騎式、汽油自行式、線路、刀片更換等詞匯。這些文體都是來自真實的英語國家生活當中,說明了學生學習機電類英語口語詞匯的重要性,并用其與充當客戶的外國教師進行英語口頭交流,如售前咨詢、售后服務、維修洽商等。這些都與我們機電類學生的未來就業行業息息相關,是不可多得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