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明 劉小龍 戚進沖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觀察法、邏輯分析法對普通高校排球隊接發球訓練原則與方法進行研究,得出影響接發球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個人技術水平、隊員之間的默契程度等,針對接發球訓練的循序漸進原則、重復訓練原則、結合實戰原則、區別對待原則與影響因素,提出一些諸如:長距離接發球、發接對抗、高臺接發球等較為常見且合理的練習方法,目的是為了提高球隊接發球水平,保證普通高校在較為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接發球到位能力,確保球隊在比賽中有更好的發揮。
關鍵詞:普通高校 排球隊 接發球 原則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025-02
1 研究目的
接發球是排球比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進攻的基礎,同時也是由守轉攻的轉折點,接發球的質量嚴重影響著進攻的效果,如果沒有可靠的一傳做保證,就難以組成有效的進攻戰術,甚至還會造成直接失分。普通高校排球隊大部分隊員接觸排球時間較短,各項技術動作尚不成熟,同時他們對排球理論和實踐的認識不夠深刻,導致其在日常訓練中略顯被動。對接發球原則和訓練方法進行探析,可以幫助普通高校排球隊在接發球訓練上,少走歪路,提高訓練質量。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普通高校排球隊接發球情況。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搜索相關文件,了解接發球訓練的原則和方法,翻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排球運動》教材以及觀看教學視頻,查找相關接發球知識要點。
2.2.2 觀察法
本文選取普通高校排球隊中的一員——重慶郵電大學男子排球隊,并對其接發球訓練狀況進行觀察,以及全隊在重慶市大學生排球比賽中接發球進行數據統計與分析。
2.2.3 邏輯分析法
對重慶郵電大學男子排球隊在接發球訓練以及比賽中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分析。
3 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影響接發球的因素
3.1.1 心理因素
研究表明心理因素在導致接發球失誤的眾多要素中所占的比例為45%,它僅次于技術因素占據第二位,在大賽中,隊員接發球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心理因素就會成為接發球到位與否的首要因素。比賽中隊員由于心理緊張,加外界呼喊聲的吵鬧,而導致接發球技術動作變形,以至于接發球失誤,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對于普通高校排球隊成員來說,他們接觸排球較晚,經歷的比賽也很少,心理因素更會影響接發球到位率。
3.1.2 個人技術水平
教材中對于不同力量,不同高度的球,要想接到位,就要靠肌肉的本體感覺,因此,肌肉的本體感覺是影響隊員接發球的技術核心。一個球隊,在練習接發球時,教練員或者發球隊員一定要模擬比賽可能出現的各種發球類型,是為了在比賽中遇到不同種類的發球更加從容,不至于驚慌失措。個人接發球技術訓練的三大原則:判斷取位、腳步移動、心理狀態。
3.1.3 隊員之間缺乏默契的配合
因戰術的需要球隊接發球人數也不盡相等,對于初學者來說因為接發球能力較差,大多采用5人接發球陣型,5人接發球陣型隊員分布均衡,分工明確,這種接發球陣型的缺點是隊員之間的“結合部”相應增多,容易造成讓球或搶球。無論是3人接發球還是4人接發球或者是5人接發球,相連的兩名隊員之間都會出現“結合部”,如果相連的兩名隊員默契程度高,配合的好,分工也明確,那么“結合部”處接發球到位率就相對要高很多。反之,“結合部”就會成為發球隊員發球選擇區域的首選目標。
3.2 接發球訓練的原則
3.2.1 循序漸進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運動負荷等的順序安排,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技術、技能和科學的鍛煉方法。在接發球練習中通常采用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練習。初學者或者接發球水平較低的學生,練習接發球時,教練員要控制好發球的難易程度,所發的球攻擊性不要太強,一般以教練球為主,讓球盡量集中在某一個區域內,減小接發球的難度,增強初學者接發球的信心。待隊員具有一定的接發球水平后,發球者可從性能或落點上適當地加強發球的攻擊性,一般采用上手或下手發飄球。當隊員接發球水平較好時,即一傳到位率較高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接發球水平,教練員往往站在高臺上發球讓隊員去接。
3.2.2 區別對待原則
區別對待原則是指對于不同專項、不同的運動員或不同的訓練狀態、不同的訓練任務及不同的訓練條件,都應有區別地組織安排各自相應的訓練過程,選擇相應的訓練內容,給予相應的訓練負荷的訓練原則。一支球隊,隊員的接發球技術水平各有差異,因此,在訓練中一定要注意,將接發球水平高的隊員分為一組,練習時可適當加大難度,提高考核指標,對于同組隊員,接發球技術水平也有高低之分,水平高者在練習時對其提高要求,水平低者在練習時對其適當降低要求。針對不同的隊員,運用不同的練習方法,區別對待每位隊員,可以保證人人在訓練中都有長足的進步。
3.2.3 結合實戰原則
在接發球練習中,個人接發球技術和集體接發球技術一定要相互配合,互相促進,不能只練個人或只練集體,也要根據,參賽對手的發球情況、發球特點,進行接發球練習。如比賽中絕大部分隊員采用上手發飄球技術,那么在訓練中,應該讓本隊隊員練習接飄球技術,而不是接下手發球或者上手發旋轉球技術。比賽中若采用3人接發球技術,那么在訓練的時候,應結合比賽的需要,安排3人接發球練習,且根據比賽的需要,規定3人如何站位以及所負責的區域。當然,在結合實戰的練習中,可以將心理因素考慮進去,如關鍵分接發球練習等。
3.2.4 重復練習法原則
重復練習法是對某一鍛煉方法,按一定負荷要求多次重復某一動作進行鍛煉的方法。排球接發球練習時,經常會用到重復練習法。學習技術動作初期,多頻次重復練習,是為了讓肌肉形成記憶,讓動作更加自如。大到國家隊,小到學校代表隊重復練習法是眾多練習法中運用最多的練習方法。
3.3 接發球訓練的方法
3.3.1 長距離接發球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站立于端線后2m處,教練員或隊員在網前,采用下手發球或上手發球技術,向隊員發球,接發球隊員將球接到自己身體的右前方2~3m處,高度適中。練習要求:接發球時隊員提前做好準備;及時判斷取位將球墊或傳到指定地點;加強腳步移動,不到位的發球,接發球時先動腳,然后再接球。練習目的:增強隊員對發球的判斷取位能力,提高隊員接發球水平。
3.3.2 發球區接發球練習(發接對抗)
練習方法:練習者在后場區,接對面發球區內教練或隊員的發球,接發球隊員將球接到場地2、3號位之間,并具有一定的高度。練習要求:接發球隊員及時準確的判斷來球的速度、方向、力量,將球接到2、3號位之間。練習目的:提高隊員接發球水平。
3.3.3 高臺接發球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在后場區,接對面場地中央高臺上教練或隊員的發球,將球接到場地2、3號位之間。練習要求:接發隊員注意力高度集中,提前準備,做好預判。練習目的:加快發球速度,降低過網點,讓隊員適應高難度發球,學會接高難度發球的要領。
4 結語
接發球訓練是一個長期、并且很漫長的過程,在練習中無論是教練員還是隊員,都應銘記這一點,不能拔苗助長,一蹴而就,只有教練員制定合理的練習方法,隊員高度配合教練員完成訓練,并拿出積極好學的態度對待訓練,這樣才能在接發球訓練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媛.淺析排球教學中影響接發球質量因素及對策[J].教學研究,2012(12):56-57.
[2] 徐明偉.高校體育專業排球專項學生戰術意識的培養[J].新西部:理論版,2012(6):158.
[3] 閆升.排球接發球技術及其臨場運用的研究[J].競技體育2014(8):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