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明
摘 要:新時期關與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以及如何合理地開展課余體育活動活動,使正常的體育課堂教學與課余體育鍛煉完美的結合,形成小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是每個體育教師密切關注的焦點。籃球作為一項小學生非常喜愛的運動,積極開展課余籃球活動應受到學校的重視。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觀察法,從小學課余籃球活動開展意義、理論基礎、基本內容幾個方面進行闡述,探索小學課余籃球活動目的與意義。以便更好地進行課余籃球活動,推動學校課余體育活動工作,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籃球后備人才。
關鍵詞:小學生 籃球 課余活動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034-02
2006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國家教育部合作共同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并公布了關于學生身體素質的監測結果:在我國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慢慢改善的同時,耐力、速度、爆發力、力量素質等卻呈現了嚴重的下降狀態,學生的體重超過正常指標與肥胖檢出率仍然呈上升的趨勢,以及視力不良檢測出的的概率也較處于高處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07年4月年教育部國家及體育總局全面啟動了“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政策要求開展的陽光體育運動與課外體育活動相互合作,與日常的體育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為中小學體育運動提供機會,有效地保證了學生在校園里每天都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在義務教育階段推行中小學生課外活動一小時計劃,讓“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口號廣泛宣傳,深入人心。籃球作為一項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小學合理、有效地進行課余籃球活動,豐富課外體育活動內容,提高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鍛煉身體、愉悅身心。
1 小學籃球課余活動的意義所在
首先,通過合理的課余籃球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增進健康(生理和心理),增強體質。其次,課余籃球活動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素質教育且能夠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與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緊密相連。最后,課余籃球活動可以彌補體育課堂教學的不足,查漏補缺,促進小學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2 小學課余籃球活動的理論基礎
小學生生長發育相對來說呈現緩慢狀態且性別的差異性不顯著;骨骼與肌肉不可承受較大負荷的強度;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神經系統尚未完善。兒童青少年好奇心及求知欲比較強勝且注意力集中比較差,思維模式往往跟不上教師的節奏。因此,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生長發育的特征進行教學與活動并結合小學生求知、求趣、求新心理,在活動中要采用靈活多樣的練習方法,量小而多樣的內容進行訓練。總結發現,小學課余籃球活動培養計劃可分3個階段:(1)低年級組多采用以最基本的活動為主要內容、以球為主要器械的相關游戲進行教學,讓其樂于游戲中熟悉球性、增進球感、培養興趣。(2)中年級組多以籃球競技游戲為主體,結合腳步學習行進間的基本技術,讓學生在競爭中掌握簡單的基本技能、提高手腳并用的靈活性與協調性、培養集體協同意識。(3)高年級適當安排以籃球基本技能學練為主體的對抗性、競技性教學內容,增強小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學生運用基本技術的能力,養成勇于競爭且不怕失敗的良好品質。
3 小學課余籃球活動內容
3.1 手上基本功的練習
籃球運動是一項通過手控制球的項目,在現代籃球運動中,高難度的投籃、犀利的突破、絕妙的傳球以及多變的運球技術都要求手對球較強的控制能力,而這最終需要有扎實的手上基本功。其練習,首先要反復進行易接受的、易掌握的手法練習,即通過手指對球的繞、翻、轉、推、按、拍、撥、抖、和手臂揮擺等動作,提高傳、運、投的基本功,由于學生年齡較小認認知力差,在練習以上動作的準確性及細節問題上可適當放寬要求。例如:訓練運球時,學生用手連續拍從地面反彈起來的球,要求用伸臂、屈臂、轉腕的動作來控制球的高度、速度和移動路線,同時還可適當地運用視覺信號,讓學生知道何時做停球,何時做快、慢、高、低運球,何時做運球突破等動作。再學習及訓練傳、運、投的基本的手法時,切記不可忽略增加一些球性的基本練習,如手指彈撥球、轉球等。由于高、中、低組年級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手上基本功應由易到難,有簡單到復雜,由原地控球到行進間運球,由一球到多球的練習,最后增加練習的高難度,在消極、積極對抗的條件下進行練習。
3.2 腳上基本功的練習
在小學生籃球課余籃球活動中腳上基本功的練習需要重視,在籃球比賽中完成任何一個技術動作時都要通過腳的蹬地與碾地來獲得動力。在籃球比賽中常用的腳步動作有蹬地、跨步、變向、變速跑、急起、轉身、滑步、跳躍等。例如:在突破中想要快速且突然,最重要是靠蹬地與跨步的腳步動作;如面對防守者的堵截情況下,要及時運用腳步動作進行急停或改變運動方向。小學課余籃球訓練時其腳步練習比較復雜且練習難度較大,每種步法需要單一地進行練習,基本掌握要領并能熟練展現出時,再綜合起來練習。總之,對腳功的提高應著重看待。
3.3 腰上功夫的練習
腰是身體上下用力的紐帶,腰腹的力量、靈活性是小學生腰腹部訓練的重要內容,因為它直接了當地影響腳下功夫的發揮效果。運動員的突然啟動、連續跳躍、投籃等都需要良好的腰腹力量、身體柔韌性以及技術的熟練程度來調控。小學課余籃球活動關于腰的柔韌性練習需要多做類似武術練習的前俯腰等以及做一些發展腰腹力量的練習,如仰臥起坐、仰臥舉腿等簡單的力量訓練。另外,腰腹需要與腳下功夫協同訓練,采用一些腳步靈活性且與腰部配合的綜合練習,提高兩者之間結合來帶動整體。通過這些練習提高腰胯動作的靈活性,掌握身體的平衡性和節奏感等。
3.4 眼力功夫的練習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性的項目,因此,要求隊員之間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這些都要最終來源于每個隊員在場上要有很寬闊的視野,每時每刻清楚地了解自己隊友的情況。培養學生運球不看球、余光看球或人的良好習慣是眼力基本訓練的重要內容,應貫穿于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例如:注意力集中于教師的手勢信號并迅速做出各種相應的判斷和綜合的動作,多球、多點面的進行練習,擴大視野范圍。也可通過全場或半場的籃球比賽重點進行眼功訓練,提高運動員的觀察、判斷和反應等能力。
4 結語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課余籃球活動也是如此,如何不斷持續地提高學生參與課余籃球活動的興趣,促進技能的掌握,達到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小學生課余籃球活動的發展任重道遠,我們要通過推動小學課余籃球活動,從而促進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整體發展。這樣既可以增加課余體育活動的多樣性同時對學生也可以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為培養我國籃球后備人才打好一定的基礎,使我們的學校籃球更具生命力,使競技體育和學校體育更好、更快地銜接起來。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Z].2006.
[2] 孫民治.籃球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于永光,劉書奇,劉天生.淺淡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基本功功訓練[J].科技信息,2009(18):212-213.
[4] 黎禾.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社會化模式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1,23(2):10-14.
[5] 趙曉虎.中小學生參加課余訓練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4,22(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