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歸 李文思 孫中原
摘 要:目的 探討艾灸相關穴位對大學生運動負荷后心率、血壓、反應時的影響。方法 隨機選取吉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院21~24歲健康男生大學生20名,并將20名受試者隨機分成人數均等的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實驗。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進行籃球比賽,比賽之后,對實驗組艾灸曲池穴、關元穴、委中穴和足三里穴,對照組不進行艾灸處理。記錄運動后即刻、5min、10min、15min、20min受試者的心率、血壓和反應時的值并分析。結果 運動后20min,對照組的血壓心率反應時不能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艾灸相關穴位的實驗組10min開始見效。20min后,心率血壓反應時已恢復到安靜狀態的水平。結論 艾灸相關穴位可以促進機體大運動負荷后血壓、心率、反應時的恢復,有利于緩解運動者的疲勞。
關鍵詞:相關穴位 艾灸 血壓 心率 反應時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013-02
當今社會,體育運動已越來越走進人們的生活,而籃球運動更是受廣大運動者的喜愛。愛好者在進行籃球運動時,一味地追求運動刺激和興奮,卻不知道運動后消除疲勞、恢復機體機能的重要性。如果機體一直處于疲勞狀態,將會對機體產生不可挽救的傷害。國內外在有關緩解和消除運動性疲勞方法的研究領域較多, 但大多是用營養品和相關藥物進行緩解。雖然對傳統中醫術也有開發,但都是重“針刺、按摩”,輕“灸法”,因此關于灸法在改善運動能力和緩解運動性疲勞的研究領域相對較少。國內外臨床醫學關于灸法的報道相對較多, 并證明療效確切顯著, 但多集中在抗炎免疫、養生保健、延緩衰老等方面, 而針對運動性疲勞的實驗性研究較少。明代大醫家張景岳很早就注意到通過調節機體自身, 就可防病強身,“體內自有大藥, 何須向外馳求”是其對自身調節機制精辟的概括總結。當今競技體育界崇尚大量“進補”以增強運動員運動能力、消除運動性疲勞, 但經常的外源性攝入不但對機體有害, 也可能會誤服各級體育組織禁止的物質, 因此探求艾灸相關穴位有效消除運動性疲勞的無創痛方法極為重要。
目前,國內針對艾灸在康復保健領域和治療疾病方面的研究比較普遍,但在艾灸相關穴位對籃球運動后疲勞消除和恢復機體機能這方面的研究較為少見。而國內判斷機體疲勞的主要指標是機體的心率、血壓、血乳酸、反應能力等,本文主要以吉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學院21至24歲健康男性大學生20名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運動前和運動后血壓、心率和反應能力的變化,為廣大體育愛好者,大運動負荷后有效恢復機體機能、消除疲勞提供參考。
1 實驗步驟
隨機選擇吉林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院21~24歲健康男生20名,并隨機分配以10人一組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測試。在籃球比賽之前,分別測試20名受試者安靜時的心率、血壓、反應時的值。開始籃球比賽,包括比賽前的熱身活動,整個比賽持續2h。通過指數法,測得該運動負荷指數在1.6~1.8之間。大負荷運動后,實驗組受試者艾灸曲池穴、關元穴、委中穴和足三里穴,對照組自然恢復,在運動即刻、5min、10min、15min、20min測試20名受試者的血壓、心率和反應時的值。記錄實驗結果并分析數據。
2 大負荷運動后血壓值的分析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臟六腑之氣皆稟于胃”,足三里穴為胃經之合穴,具有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宣暢氣機等諸多功效,功善補益扶正,能促進或增強機體的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是傳統的強健身體要穴。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為任脈經穴,因其位于人身陰陽元氣交關之處,又能大補元陽而得名,是足三陰經與任脈的交會穴。《類經圖翼》指出:“此穴當人身上下、四旁之中,故又名大中極,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可治“臟腑虛憊”,關元具有培腎固本、補益元氣、強身防病的作用,是固本培元之首穴。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為地部之上的濕濁之氣,抒壓、解除疲勞、疏風清熱的作用。委中穴,經屬: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之合穴,具有緩解四肢疼痛,緩解疲勞的功效。
可以看出艾灸相關穴位的實驗組對象比不進行艾灸處理的對照組血壓恢復要快,尤其是在運動后5~10min之間,實驗組收縮壓恢復較為明顯。20min之后艾灸處理的實驗組收縮壓基本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而無艾灸處理的對照組收縮壓值雖處于恢復狀態,但恢復較為緩慢,且20min后不能恢復到安靜時的水平狀態。艾灸處理的實驗組舒張壓雖然沒有收縮壓下降的明顯,但也處于下降狀態,20min之后也基本處于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未經過艾灸處理的對照組舒張壓下降較為緩慢,20min后也不能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出現以上結果是因為足三里和關元穴都具有調氣血、補益元氣和調理五臟六腑的作用。而艾灸這些穴位可以明顯促進運動后每搏輸出量、運動應激后心率、及左室平均排血速度的恢復加快,有效地促進了心臟疲勞的消除,加速血壓的恢復。
3 大負荷運動后心率反應時的分析
可以知道艾灸處理的實驗組和未灸處理的對照組反應時值在運動結束后0~5min之間,兩組實驗對象反應時值下將不明顯,而5~15min之間,艾灸處理的實驗組反應能力明顯提高,且變化較為明顯。艾灸未處理的對照組反應能力雖在提高,但較為緩慢。運動結束15min之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反應能力基本處于同一水平。20min之后實驗組與對照組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艾灸處理的實驗組和未艾灸處理的對照組在大負荷運動后0~5min心率下降不明顯,5min之后,艾灸處理的實驗組心率下降比較明顯,而未經艾灸處理的對照組心率雖然在下降,但下降的程度比艾灸處理的實驗組下降的慢。20min之后實驗組和對照心率均已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由此可見,艾灸的藥性借火的溫和熱力,通過體表這些穴位滲透到體內, 然后再通過經絡的傳導達到到溫經活絡、補氣升陽, 調理五臟,補氣血的功效,緩解了機體的疲勞,有效提高了運動后機體的反應能力,促進心率的恢復。
4 結語
艾灸相關穴位可以促進大負荷運動后血壓快速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促進大負荷運動后心率快速恢復到運動前安靜狀態的水平;提高大負荷運動后機體反應能力,緩解機體疲勞。
我國傳統的穴位艾灸雖然在醫療領域方面比較普遍,但在運動領域中也有很大的潛力和應用前景。希望廣大學者在穴位艾灸在運動體育領域中積極拓展研究,為我國體育領域做貢獻。艾灸相關穴位可以促進運動后心率、血壓和反應能力的恢復,建議廣大的體育愛好者運動后,適當的艾灸以促進機體疲勞的緩解。
參考文獻
[1] 曹瑞化.籃球運動員營養補給及疲勞恢復手段的研究[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4):26-28.
[2] 李同輝.艾灸預處理對運動后心率和血壓變化的觀察[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1):122-124.
[3] 包信通.艾灸緩解運動性疲勞的臨床觀察[D].山東中醫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