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鰻玲
摘 要:采用文獻綜述法和二次分析法,結合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及相關資料,對高水平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王曉娜在競技保持階段的專項技能訓練手段進行分析研究。探討女子武術運動員在競技保持階段的專項技能訓練手段特點,為其他高水平運動員提高有效的參考資料。結果表明:運用動靜結合方式使機體適應動作疲勞,可以有效提高動作穩定性。拉大步伐可以有效彌補體能下降導致演練節奏不分明的短板。運用爆發性動作定式編排可以掩蓋鏈接動作中由于機體疲勞導致耐力不足,使節奏鮮明。運用50m跑練習,結合手上動作,有效提高器械演練過程手腳協調和動作速度水平。
關鍵詞:武術套路 競技保持階段 訓練手段 訓練負荷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025-02
武術套路動作是以技擊動作為素材,以攻守進退、動靜疾徐、剛柔虛實等矛盾運動的變化規律編成的整套練習形式。目前我國競技武術套路快速發展,訓練手段也在不斷革新。現代競技武術套路屬于無氧運動,其套路對步法、身法,速度及力度的要求嚴格,自選單人套路整體要求在1min20s~1min30s之間,整套分為四段包含其平衡動作,難度動作,和競技基本動作。整套動作身體上下起伏相對較大,對下肢及腰部的要求極其苛刻。對于教練員來說,培養一名優秀的武術運動員需要大量有效的科學訓練。然在達到最佳競技階段隨著身體機能的自然衰退,身體所能承受的負荷與訓練量也隨之下降,競技能力無法有理想性的突破,心里產生疲勞,對參加競技比賽、創造優異成績的激情下降,甚至產生冷漠感,大部分運動員選擇退役。在這一階段,要合理安排相應的素質訓練和技術訓練,延緩運動員競技能力的消退,并力求獲得局部提高。王曉娜在其《延長優秀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最佳競技階段體能訓練——以王曉娜體能訓練為例》中對王曉娜競技保持階段的訓練方法進行了闡述,本文結合運動訓練學理論基礎對于其中多個訓練手段本文將深入挖掘分析。王曉娜在《保持優秀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最佳競技水平訓練研究》對自身各個階段的訓練負荷方法進行了闡述,本文對起其保持階段的負重半蹲跳練習手段進行總結分析,為今后高水平武術運動員競技保持階段訓練提供參考依據。
1 武術套路專項技術結構
武術套路結構分為單個動作結構,組合動作結構和難度動作結構。武術套路單個動作結構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結構,單一的步型、平衡、跳躍翻騰、腿法骨架不是完整的武術動作結構,單個動作結構是多項結構,具有多變性。組合動作結構較為復雜,是多個不同類型的單個動作的動靜、起落、快慢、輕重、高低、剛柔等的矛盾變化規律。難度動作結構為,主體動作結構隨著準備階段、結束階段的動作難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準備階段、結束階段動作難度的降低而降低。
2 武術套路競技保持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武術競技保持階段的運動員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呈現自然下降趨勢,其目標是在保持原有的技術水平上穩定比賽成績。其主要訓練任務是調整身體狀態,保持現有技術水平,注重動作細節的雕刻,加強整套動作演練的整體節奏和美感。
3 在技術動作穩定性的練習上動力性與靜力性相結合
王曉娜在延長最佳競技狀態中提出將動力性訓練與靜力性訓練結合的練習要求。以發展軀干腹直肌力量,在每組練習結束后,迅速找到上起過程中,肌肉處于最疲勞角度,并保持靜止不動10~15s。因為在競技保持階段許多選手會因為力量耐力不足使演練水平下降,這種練習有效的刺激疲勞的肌肉,使肌肉得到一定的穩定性鍛煉,在其多次練習后,肌肉適應這種刺激使其在以后套路演練過程機體不會感到太過疲勞。
4 在技術動作銜接練習上采用爆發性動作定式
王曉娜利用這種練習方式在后期編排,動作快速鏈接過程中,瞬間做出一個爆發力較強的停頓動作,凸顯她演練節奏的同時掩蓋力量偏小導致的不夠勇猛的短板。通過有效地根據專項技術特點發展肌肉平穩與專項動作相結合練習,有效地促進在套路演練中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機體穩定性,可有效地針對力量不住做出套路的改進。我們可以根據其訓練特點有意識的運用到自身的練習中,例如:長拳組合砸拳接虛步亮掌組合快速練習之后,其組合動作在虛步時肌肉處于最疲勞也是最不穩定狀態,在動態練習之后迅速將組合動作中的虛步動作保持靜止10s左右,可以有效地刺激機體適應其疲勞狀態使其在演練過程中達到穩定狀態。在套路編排中可以因為力量的不足在一個可以在鏈接動作中加一個爆發性的定式動作來掩蓋其短板。
5 在耐力專項技術練習上拉開步伐練習
王曉娜在其專項保持階段提出但身體出現疲勞時要盡量吧步伐拉開,因為在完成整套動作的最后一段時,如果因肌肉疲勞出現動作減緩腳下步伐移動速度慢或上步歩距減小的現象會在比賽中使裁判認為由于體力不足而導致節奏不分明。在競技保持階段運動員體能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下降,特別是在武術套路演練第四段,運動員多數都處于體能耗竭狀態,王曉娜這種拉大套路步伐在第四段有效地掩蓋了體能下降的特點,使整體節奏分明,為比賽取得良好的成績提供了一種方法。我們也可以利用田徑中的大步跑來輔助練習拉大步伐,運用大步擺臂跑,練習大步伐與手的配合,有效地加大步伐使動作流暢穩定。
6 在技術動作速度素質練習上采用50m跑
王曉娜所采用重復訓練來提高及鞏固移動速度。50m跑,要求強調主動擺臂,是配合她刀術和棍術演練時,左手不能處于停止狀態,要隨著右手器械演練不停的合理擺動這一狀態提出。其目的在于步頻提高的同時,擺臂也會隨之提高。反之擺臂速度加快也會促使步頻速率提升。在武術訓練中大多數教練員都會要求運動員重復大量的組合或者小套,教練會在旁邊給予一定的節奏提示,要求不斷地加快速度。大部分運動員自身也會自己配合動作快慢自己給自己一定的節奏。王曉娜所采用的是田徑訓練中的跑歩形式,結合自身刀術特點練習。因為在競技保持階段生理機能的下降,相應的身體速度也會有所下降,練習歩頻與手的速度,使其在套路銜接小動作時大量小碎步動作和快速刺刀的動作得到有效的協調和提高。此訓練方法在最佳競技階段同樣適用。
7 在發展下肢習上用負重跳蹲馬步練習
王曉娜競技保持階段在競賽期體能訓練中通過負重全蹲,負重半蹲起以及負重半蹲跳和負重跳蹲馬步相循環練習來保持腿部肌肉力量,其中負重跳蹲馬步在動作結構上與技術動作的要求相吻合。在競技保持階段更加注重控制能力的訓練,武術套路對下肢力量要求苛刻,特別是下肢的控制能力。采用負重跳蹲馬步練習讓腿部跳落半蹲瞬間止步,有效地加強腿部控制力量,有助于對難度動作落地穩定性。
8 結語
競技保持階段由于身體機能隨著年齡自然下降,其訓練任務主要注重技術的雕刻和穩定,加強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技術動作練習中可以采用動靜結合的方式使機體適應動作疲勞,加強動作的穩定性力量,以及體能下降動作銜接不夠而采取的爆發性定式動作練習。在耐力專項技術動作練習上拉大第四段步伐練習可有效地彌補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在武術后半段或者最后一段體力跟不上導致整套武術演練節奏不分明的短板。在速度練習中可以采用快速跑動的方法使其器械動作有效地配合步伐,使其在整套動作演練中手腳協調配合,有效地提高身體與器械的協調性。在發展力量練習中可以結合技術動作有科學性的發展力量,提高機體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體育學院專修通用教材.武術[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2] 田麥久,劉大慶.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3] 徐香梅.競技武術套路的動作結構特點[J].搏擊.武術科學,2008,5(12):47-49.
[4] 王曉娜.延長優秀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最佳競技階段體 能訓練——以王曉娜體能訓練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5):114-118,131.
[5] 王曉娜.保持優秀女子武術套路運動員最佳競技水平訓練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