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摘 要:街舞與健美操同為群眾性體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二者之間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且相互影響。為幫助街舞與健美操更加普及,街舞與健美操有更加深入的認識,分析街舞與健美操之間的關系、兩種運動之間的互相影響作用及兩種運動相融合后的教學價值進行具體調查,結果表明通過二者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習者能夠更好的發展身體協調性,提高學習者的接受能力。
關鍵詞:街舞 健美操 影響 健身價值 聯系
中圖分類號:G8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168-02
街舞與健美操作為同起源于美國的一項運動,在20世紀9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現至今,以其獨特的魅力與風格風靡世界[1]。街舞與健美操以濃郁的藝術色彩與豐富的內容受到廣大學習者的喜愛。兩種舞蹈雖然都有著自身的優勢,但同樣都存在自身的不足[2]。為讓學習者能夠進一步對街舞與健美操進行更加深入的認識,讓街舞與健美操能夠更容易被學習者接受,因此對街舞與健美操之間的聯系與影響進行研究。
1 街舞與健美操之間的聯系
街舞與健美操同起源于美國,健美操以健身為目的,將身體聯系作為主要內容,通過融合音樂、舞蹈、美學、技巧等形成一套藝術性很強的練習[3]。街舞中主要以跑、跳等動作為主,通過配合頭、頸、肩、四肢等關節的各種連貫動作完成。街舞不僅注重身體整體動作的協調,又注重各關節的獨立運動,而各動作也都有著特定的健身效果。
1.1 健美操與街舞運動的聯系
街舞與健美操在發展初期幾乎沒有太差的差別。健美操作為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伴隨搖滾樂誕生的一種健身舞蹈,在節奏明快的音樂下,結合優美的動作與造型。健美操因為不受場地、年齡、性別、器材的限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而街舞是由黑人的一種街頭文化演變而成,伴隨著強勁動感的音樂,進行各種肢體動作。街舞的肢體動作更加夸張且具有爆發力。但當人們在進行鍛煉身體時,街舞與健美操并無太大區別。在動作上,街舞與健美操有著很多的相似點。健美操中保留體操中的基本動作,同時吸收了各類武術與舞蹈的特點,形成特有的動作。健美操的單個中作中以大量的膝、腰等動作為主,且吸收爵士舞與迪斯科中的骸部動作,讓成套動作豐富多變,具有瞬間造型多、動作節奏快的特點,這一特點在街舞中同樣適用。健美操中的各個動作,能夠有效幫助培養學習者塑造健美提醒,發展身體的肌肉力量、彈性。街舞中動作主要以跑、跳等動作為主,通過配合頭、頸、肩、四肢等關節的各種連貫動作完成。街舞中各個動作有著不同的健身效果,不僅保證了身體的整體協調,而且強調了各關節的獨立性,使平時不常運動到的部位得到充分鍛煉。街舞注重身體律動與呼吸的配合,增加各部位的動作,讓動作能夠在松弛有序的狀態下進行。在較好改善學習者協調能力的同時,對靈巧度與樂感鍛煉都有著很大幫助。適中的運動強度,健美操有著同樣的運動效果。
2 街舞與健美操之間的影響
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參與到街舞與健美操中來,但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更好的滿足學習者對學習個性化的需求。大多數健美操教學內容過于統一,幾乎幾個學期的教學音樂都是一樣的,缺乏創新,教學處于一種封閉的狀態。而街舞雖然容易被學習者所接受,但因為其動作難度較大,很多學習者都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較大困難。為讓學習者更好地進行舞蹈學習,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需求,通過教學中街舞與健美操相結合的方式,對街舞與健美操之間的影響進行分析。
2.1 研究對象
為保證研究的準確性,對相同年齡的不同地區學習者進行街舞與健美操結合教學前后問卷調查。
2.2 研究方法
在此次調查中,主要運用文獻資料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等。
2.3 問卷的設計
此次問卷調查內容主要針對教學價值、學習者狀態評價兩方面進行。
2.4 街舞與健美操元素相融合教學價值調查
為對街舞與健美操元素相融合價值進行研究,在開展街舞與健美操結合教學前,對學習者在舞蹈學習中存的問題進行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結果如表1所示。
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學習者在舞蹈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難為相關運動經驗少,其次原因為身體控制能力差、缺少教師鼓勵,其余動作協調性不好、柔韌性不好等原因所占比例較小。
2.5 街舞與健美操元素相結合學習者的自我狀態評價
對所調查的學習者進行街舞與健美操相結合教學,在教學結束后,對學習者的自我狀態進行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教學結束后,學習者的自信心狀態、表現力狀態、求生欲狀態以及課后自覺練習狀態都有了顯著的提高。這不僅意味著街舞與健美操相結合的課堂形式被學習者更好的接受,同時能夠幫助學習者更加輕松的掌握街舞與健美操的學習內容。
3 結語
街舞與健美操作為群眾性體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發展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也有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健美操與街舞中存在許多相似之處,讓兩者融合成為可能。通過街舞與健美操的鍛煉都能夠達到提高體能、增強體質的目的,將二者結合起來不僅解決了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且幫助學習者能夠更好的發展身體協調性,提高學習者的接受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美,王雪媛.競技健美操5人項目難度動作編排的趨勢探析:以第14屆世錦賽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7,29(5):436-441.
[2] 王躍慧.審美體驗及美育功能視域下健美操新教學模式的推廣與實施——評《現代健美操運動理論與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16(20):66.
[3] 張中印,馬凌波,車磊,等.競技健美操世界格局及發展趨勢研究——基于健美操世錦賽成績比較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7(6):7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