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賽舉 肖文升
摘 要:當今世界,互聯網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從傳統的網絡信息發布渠道逐步擴展到人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等領域,線上體育賽事正是在此時代背景下衍生出的體育賽事發展新模式,線上體育發展突破了傳統體育賽事發展的路徑,有效彌補了傳統體育賽事發展中對時間與空間的束縛,為廣大體育愛好者提供健身的平臺。本文通過以線上馬拉松賽事為切入點,深入探究線上體育賽事的發展特征、市場優勢、運行模式,有助于互聯網與傳統體育賽事的深度融合,為傳統體育賽事發展模式的全面革新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育賽事 線上馬拉松 互聯網體育賽事
中圖分類號:G82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c)-0182-02
隨著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新時代的到來,互聯網現已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層次,互聯網以迅猛之勢不斷重塑與改造傳統的社會結構。在人們的傳統觀念里,體育賽事是指以體育競技比賽為核心內容,具有經濟、社會、文化等價值的,一次性或經常發生的,且有明確期限的活動[1]。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完善,互聯網技術逐漸滲透到體育賽事領域,線上體育賽事是互聯網技術與傳統體育賽事深度融合的產物,線上體育賽事打破了傳統體育賽事時間、地域、參賽資格等諸多門檻,線上體育賽事能夠充分整合社會相關資源,能夠為體育賽事構建一個全新的資源共享平臺。
1 線上體育賽事的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全面健身戰略的推廣力度,全民健身意識不斷增強,全面健身路徑正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參加體育賽事的欲望愈發強烈,當前體育賽事的保有量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體育賽事的需求。而此時互聯網+所涉及領域不斷拓展,線上體育賽事呈井噴式發展,彌補了人們對傳統體育賽事需求。2014年咕咚體育首創線上馬拉松,2015年咕咚體育獲得30余場官方授權的線上馬拉松主辦權,2016年咕咚體育承辦超過100場線上體育賽事,并打造了屬于自己的賽事IP[2]。知名跑步APP悅跑圈,在2015年舉辦大連線上馬拉松和重慶線上馬拉松,2016年悅跑圈聯合京東商城體育頻道又成功舉辦2016年大連線上馬拉松,其火爆程度引爆全國。蘭州馬拉松也聯合跑步APP益跑網舉辦2016蘭州線上馬拉松。而跑步APP虎撲跑步參與舉辦2015杭州線上馬拉松,并聯合新加坡日落馬拉松組委會舉辦2015新加坡日落線上馬拉松,首次引進海外授權線上馬拉松賽事,使中國跑步愛好者不出國門就能參加國際馬拉松賽事。線上馬拉松真正與賽事官方組委會合作首個線上馬拉松是2015年廈門馬拉松,在7月初貴陽馬拉松中,線上報名人數高達72000人遠超線下15000人。
2 線上體育賽事的發展特征分析
2.1 線上體育賽事與線下體育賽事的差異性分析
參賽成本方面,線下賽事要求參賽者必須到指定城市參加比賽,參賽者在比賽的同時也領略了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風土人情,其收獲和感受遠大于線上參賽者,催生了以體育賽事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出現,而線上參賽者考慮到外出成本過高,不得已而為之,選擇犧牲掉某些感受,付出較少的成本獲得一塊獎牌,感受到參與感和滿足感,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
參賽規則方面,不同于線下賽事的苛刻,線上賽事更加包容,不限時間和地點,這讓參賽者可從自身出發決定時間、地點來參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們更加積極地參加鍛煉。
賽事效益方面,線下賽事通過舉辦各種各樣的配套活動,不僅能夠達到賽前預熱效果,而且還能創造廣告效應,在此方面,線上賽事可能略有不及,但線上賽事人數龐大,以馬拉松賽事為例,國內知名的大型馬拉松賽事,其參賽人數往往以萬為單位,然而,發展起步較晚的線上馬拉松,其報名人數卻是以十萬、百萬為單位,線上賽事如此龐大的人數基礎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效果。
線上賽事較低的成本和寬容的規則迎合了廣大體育愛好者的喜好,使線上賽事大受歡迎,其龐大的參賽人數所表現出來的巨大潛力則帶來了更多的商業價值,線上馬拉松必定會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參加的人數也會越來越多。
2.2 線上體育賽事的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國內群眾性體育賽事市場火爆,以馬拉松賽事為例,中國田徑協會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共舉辦了12場馬拉松賽,2011年增長到了22場,2012年為33場,2013年達到了44場,2014年全國馬拉松賽事51場,2015年舉辦的馬拉松賽事更是超過了130場,2016年注冊馬拉松賽事共計294場。其中,獲得賽道認證的賽事126場,獲得A類認證的賽事96場,獲得B類認證的賽事11場,與中國田協共同主辦的賽事有108場。而在2017年全國舉辦1102場規模賽事,賽事規模7年增長50倍,其中,中國田徑協會認證的A類賽事223場,B類賽事33場[3]。全國馬拉松賽事異常火爆,國內同類大型群眾性賽事市場需求也勢必繼續擴大,而線上賽事也必然水漲船高大量涌現而出。
各大運動APP以線下賽事為基礎,率先發起線上賽事,打破了傳統線下賽事在時間、地域上的參與限制,讓更多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隨著網絡化的不斷發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線上賽事將擺脫線下賽事的桎梏,打造出一種全新的體育賽事模式,那時將擁有獨立的賽事IP,可以獨立策劃、宣傳、組織線上賽事,顛覆傳統的線下賽事模式。
3 線上體育賽事的價值分析
3.1 推動線下體育賽事的發展
體育比賽已經成為了一座城市宣傳器文化魅力的窗口,線上賽事所犧牲的是對城市文化的感受,如果不親至賽場,將無法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領略其風土人情,所以,參賽者不會滿足于線上參賽體驗,當他們有了足夠多的線上參賽體驗之后,他們會追求新高度,向線下賽事發起挑戰,而線上參賽者的加入猶如一股生力軍,將極大地促進線下賽事的發展。
3.2 帶動體育相關產業的發展
線下賽事對一個城市的文化宣傳和經濟帶動作用是巨大的,參賽者來到舉辦城市,其衣食住行等行為必將極大地刺激消費,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作為線上賽事,它的經濟發力點則是其龐大的參賽人數。以馬拉松項目為例,一場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參加的線上馬拉松,其強大的消費能力是線下賽事不能相比的,線上賽事龐大的參賽人數和其可觀的消費能力,為體育消費市場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將拉動體育以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3.3 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互聯網技術的高度利用,使運動記錄APP能夠精確地采集用戶的各種運動動數據,這些數據信息,為運動周邊的廠商提供了決策依據,成為運動市場風向標的重要數據來源。APP采集到的睡眠情況、運動頻率、運動質量的數據又結合醫療保險行業,數據作為投保金額的參考,如小米與眾安保險合作的“步步保”,運動的越多優惠就越多。除此之外,運動APP依靠其龐大的用戶量產生的商業價值也必將是資本的又一必爭之地。
參考文獻
[1] 謝洪偉.大型體育賽事與城市發展耦合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2] 城市微馬極致體驗看咕咚如何打造中國版微型“東京馬拉松”[N].鳳凰體育,2016-06-07.
[3] 2017中國馬拉松大數據:辦賽1102場498萬人次參與2020年產業規模將達1200億[N].鳳凰體育,2018-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