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婷 姜曉珍
摘 要:本研究運用文獻法、訪談法,探討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構成因素分別是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結構,中學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中學體育教師訓練能力,中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在此基礎上,分析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存在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扎實,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提高,需完善訓練及科研能力的相關問題;并從體育教師自身以及學校部門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提高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學體育教師 專業素養 構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a)-0124-02
自1985—2010年間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衛生部、科技部、國家民委等五部委(局)所組織了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的調研。幾次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中顯示近二十年來,我國青少年的體質仍持續下降,不容樂觀,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全國各省中考體育分值逐年提升,體育將納入高考成為升學選拔的重要標準。有關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研究也隨之成為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構成,以及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措施。為提高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供參考資料和建議。
1 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構成
1.1 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知識結構
1.1.1 體育基礎學科知識
體育基礎學科性知識是體育教師傳授專業知識的基礎,也決定著體育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的高低。體育基礎學科主要學校體育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和體育專項理論與實踐等。中學體育教師只有掌握這些學科的基本理論與技能, 才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的需要。
1.1.2 教育科學知識
中學體育教師應具有豐富的教育科學知識。體育教師掌握基礎學科知識和一專多能的運動技能是否就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老師?當然是不夠的。在我國有部分專業運動員退役到學校當體育教師,他們的運動成績、技術是一流,但是從體育教師專業標準來講他們是不合格的。他們的本專項絕對一流,身體素質也高于一般體育教師,但是他們未經過專門的師范教育,對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教法學法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較專門接受過這方面畢業的專業體育師范畢業生有待提高
1.1.3 其他文化知識
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還應具備良好科學與人文知識??茖W與人文知識是人類共同享有的知識,是教師科學世界觀形成的理論基礎。體育教師掌握必要的科學與人文知識, 不僅對自身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 它也是教師職業所必需。
1.2 中學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教育能力主要指體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般包括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學能力一般是指體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能力,是體育教師首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運用理解和教材能力、語言示范能力、運動能力、保護幫助糾錯能力、反饋評價教學效果的能力等。做好一名合格且具有較好素養的體育教師不是一氣呵成的,是經年累月不斷學習不斷自我提高的過程,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更好地實現自我素養的提高。
1.3 中學體育教師訓練能力
中學體育教師具有課余訓練能力是體育教師職業素養和能力的重要標志。課余訓練能力一般是指,體育教師善于發現有運動才能的學生,并能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取得良好成績。筆者調研時發現,體育教師將積累的訓練經驗可以直接或間接應用到教學上。訓練的成果會使很多學生產生欽佩、崇敬甚至崇拜的情感,從而增強體育教師的權威。
1.4 中學體育教師科研能力
體育科研能力,指的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善于總結經驗,注重理論學習,善于發現學校體育中有規律的東西,提出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體育教師的科研水平越高,科研成果越豐富,充實到體育教學內容中去的科研成果越多,培養人才的質量就越高。
2 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存在的問題
2.1 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知識掌握不夠扎實
我國體育教師主要來源專門的體育類院校和師范類院校所開設的體育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以及各個級別運動退役的專業運動員和非體育專業的人員,因此文化基礎層次不齊,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一致。此外,中學體育教師文化基礎較為薄弱,自主成長意識不強。在實際工作中,體育教師看書閱讀的時間很少,自我提升的空間較低,更多的體育教師只是把體育課上完,而更多的忽略了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各方面的文化知識。
2.2 中學體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中學體育教師首要的工作職責是一課兩操,分別是體育課和早操、課間操;體育課要求體育教師備課,備學生,教材,場地,器材,只有課前需要考慮到的問題考慮周全,體育課才能很好地開展,與此同時體育教師應著運動裝運動鞋教授體育課,目前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并沒有著運動服上體育課,而且上課遲到現象也很常見,這一舉止嚴重降低體育教師形象以及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問題。兩操也是體育教師的主要工作職責范圍,而往往很多學校的體育教師并沒有很好地完成這一項工作,一部分體育教師存在第二職業,上完體育課直奔校外,對校內的工作不以為然,導致工作懈怠,逐漸丟失了體育教師應有的職業素養。
2.3 中學體育教師需完善訓練及科研能力
筆者在實際調查中發現,有部分體育教師不擔任學校訓練隊的工作,因而覺得自己不需要掌握有關訓練方面的知識,對于訓練方面的知識積累的少之又少,因而教學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對于不同素質的學生并沒有很好地挖掘以及培養其對體育的興趣。
此外,體育教師科研能力較欠缺,一是體育教師不擅長文字性的書寫,對于寫作興趣一般,二來體育教師沒有養成很好的讀書筆記習慣以及課后反思之類的工作,等待提筆寫作之時,無內容可寫,導致中學體育教師這一能力比較欠缺。
3 提高中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措施
3.1 中學體育教師自身
體育教師需加強自身文化知識修養的同時,不斷完善專業知識結構;只有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才能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做到厚積薄發。體育教師也需注重教學反思,發展教育科研能力;教學反思與教育科研在促進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中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斷地反思、高質量地反思,才能快速成長進步;
3.2 學校部門
首先,學校建立和完善職后培訓。筆者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有很多學校在招聘新教師后直接上崗,并沒有做入職后的專業培訓,這就導致沒有經驗的新教師在教學中可能存在其他問題;而一些較好學校在新教師入職后的兩周內進行一次崗前培訓,其中包括課堂教學基本技能、教師職業素養、教學常規管理以及教師角色轉換等。
其次,學校為體育教師構建職后培訓的立交橋。通過崗前培訓,教師們建立一定的聯系,為日后的相互學習提供基礎。在實際調研中發現,學校為新入職的教師提供職后培訓,有利用新教師們快速上崗,完成教學任務,學校為教師提供立交橋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最后,學校開展多樣的體育教師在職培訓的方法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在實際調研中發現一些好的學校比較重視體育學科,會定期派體育教師去外地學習和觀摩,通過走出去的教師將學習收獲分享并展示,其他體育教師借鑒和學習,這樣為體育課堂學習增加了更大的平臺。
參考文獻
[1] 王發昌.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內容體系與對策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14(8):35-37.
[2] 周登嵩,張驚濤.論體育名師的標準[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2):9-16.
[3] 鄢彬華,胡建鴻,吳華,等.新時期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構成與培養[J].江西教育科研,2006(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