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曉蘇 苑玲偉 趙瑋琳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也日趨完善,各行各業為了謀取長足的發展,積極地進行優化調整,現均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體育行業,亦是如此。我國的體育健兒們通過不懈的刻苦訓練,各個項目均在國際體壇上屢獲佳績。因此,本文以乒乓球項目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分析其具備的生物學特征,展望其未來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成果,以期由此來推動我國乒乓球項目的穩步發展,從而實現我國體育事業的“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乒乓球項目 生物學特征 未來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a)-0224-02
如今,我國的運動健兒在國際體壇上頻頻“斬金奪銀”,屢獲佳績,為我國爭奪了越來越多的榮譽。這一切的背后,都浸潤了全體運動健兒的汗水與淚水,飽含了所有幕后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為此,我們需要更加努力地探索各類運動項目其自身的特質,并以此為出發點,積極探尋優化方案,以期在保障運動員身體素質健康、良好的基礎之上,來實現某項體育運動成績、成果的再次突破。
1 乒乓球項目的實際鍛煉意義
第一,乒乓球項目能夠有效地增強人的基本身體素質。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乒乓球運動,除了能夠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外,還有諸多好處。不僅能夠使自身的速度素質、身體的協調性、靈活度等方面有所加強,而且,還能使自身的肌肉更加結實,關節部位也更加健康。
第二,乒乓球項目能夠優化人體其神經系統的靈活性。通過進行乒乓球運動項目的練習,能夠有效地強化中樞神經系統的統領能力,以及其對人體器官等方面的調節能力,對提高自身的反應速度也有著實質性的幫助。在進行乒乓球運動的過程中,乒乓球經由球拍的擊打作用會在空中旋轉、飛行,且其運行速度是非常快的。通常而言,一般性的“正手攻球”往往只需要0.15s的時間就可以到達、觸及對方的臺面。如此短暫的運行時間,便對運動員以及乒乓球項目愛好者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辨別出高速運轉而來的乒乓球的實際方向,分析乒乓球的旋轉狀態、具體力量,并迅速地判斷出乒乓球可能的落點位置,從而能夠及時地做出反應、制定應對方案,迅速地調整自身的步法、選擇合適的發力角度與力量,給予有力的還擊。由于上述過程都是需要在大腦內構思,并在大腦的正確指揮下圓滿完成的,所以,經常地進行乒乓球項目的運動練習,有利于充分提升人體神經系統的實際反應速度。
2 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學特征研究
2.1 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
通常而言,研究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力學特征主要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即人體運動方面和器材運動方面。對于乒乓球項目其人體運動方面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國內主要致力于人體上肢力量的特征研究、地面支撐力的分析,以及上、下肢和球拍等方面的運動學特征研究。對于乒乓球器材方面的生物力學特征研究,則主要集中在乒乓球的旋轉、擊打乒乓球,以及乒乓球的實際運轉軌跡等多個方面。而國外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包括:乒乓球球體的實際尺寸是否對比賽特征構成影響、球拍的質量與揮拍的頻率是否會影響到乒乓球的實際旋轉效果,以及上肢的旋轉是否會對球拍的速度構成影響等等。因此,僅就乒乓球項目其生物力學特征的研究而言,尚存有很多的空白,亟待人們的填補。
2.2 乒乓球項目的生理學特征
乒乓球項目具備的比賽特征以及其實際運動動作包含的發力特征等因素,均彰顯了其自身的生理學特征。在進行乒乓球項目的比賽時,其比賽時長雖然會大于10min,但是,其實際用于“對打”的時間也僅占到總時長的20%~30%。所以,乒乓球項目的單次“對打”回合所用的時間也僅僅大約需要3~5s。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乒乓球項目雖然也是一項需要全身性投入的體育運動,但是,其運動動作的主動發力對象卻僅依靠上肢部位,由此導致人體肌肉的參與量比較小,從而也不會過多地要求能量的供應。
3 乒乓球項目生物學特征的未來研究展望
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學特征比較復雜、廣泛,由此,導致其實際的試驗研究會比較繁瑣,要求也更加細致。由此一來,其未來的研究方向會更加的多元化、系統化。
3.1 加大關于乒乓球項目生物學特征的實驗性研究
一直以來,我國在乒乓球運動領域內,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突出成就,且我國的該項體育成績一直遙遙領先。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已經透徹地了解到乒乓球項目的全部生物學特征。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例如:從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等諸多方面開始入手,對乒乓球項目進行各類型的實驗性研究,以實現對其生物學特征探索的重大突破,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乒乓球項目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戰略性優勢,并以此來捍衛我國“乒乓球大國、乒乓球強國”的地位。
3.2 優化乒乓球運動員的傷病預防工作
作為體育運動員,必然要經歷長時間的重復性訓練,以達到專業技能與身體素質兩方面的全面提升。為了實現為國爭光的目的,我國的體育健兒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苦與努力。在贏得優異成績的同時,傷痛也一直“如影隨形”。在訓練過程中,乒乓球運動員需要反復練習發球、準備姿勢,以及單側發力等,其肩部、腕關節、腰部、膝關節,以及踝骨處極易受到損傷,以至于導致傷病。因此,未來的研究方向可以致力于乒乓球運動員的傷病預防工作。例如:通過改善訓練動作,調整乒乓球運動員的“準備姿勢”,以減少身體某一部位的受損程度。
3.3 推動乒乓球項目的全面普及
一般來說,乒乓球運動對生理學方面的強度要求相對比較低,因此,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進行乒乓球項目的學習與訓練。這對普及乒乓球這一運動項目而言,可以稱之為一項獨特的優勢,但在另一方面而言,卻可以認為是劣勢所在。當今社會,人們普遍缺乏一定的體育鍛煉,同時,又存在有能量過剩的基本現象。因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消耗掉更多的能量,已然成為現階段大眾健身領域內的一個關鍵性話題。所以,在未來的研究活動中,不僅可以探索乒乓球項目的實際能量消耗效果,而且,也可以致力于創新化地改善乒乓球項目的具體練習方案,從而切實提高乒乓球運動其生理學方面的具體強度要求。
4 結語
如今,各類體育運動項目在我國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尤其是乒乓球項目,如此一來,導致人們對乒乓球項目的關注度也愈發高漲。隨著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的卓越表現與屢獲佳績,也格外地激發了國民的運動熱情。因此,通過深入地分析、系統地研究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學特征,整合其基本的數據信息,有利于發現乒乓球運動員訓練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助于提高乒乓球運動員的訓練水準與專業技能水平,從而實現我國乒乓球項目的繁榮發展。
參考文獻
[1] 黎涌明,吳貽剛,任杰,等.乒乓球項目的生物學特征及其未來研究展望[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6,40(5):80-86.
[2] 王猛.分析運動生物力學在乒乓球運動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0):175.
[3] 王立端,曲峰,楊辰.鞋與場地表面間的摩擦系數對乒乓球運動員跨步動作膝關節生物力學特征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6):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