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常增
摘 要:隨著我國步入新時代,對于教育的要求從以往的知識掌握轉變為培養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人才。在現階段大學中一般一周只有一節體育課,而籃球課又是大學體育課程中重要的教學課程,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因此本文從當下大學籃球課的教學模式出發,探討大學籃球課的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大學籃球課程 教學模式 創新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8(a)-0094-02
受美國NBA的影響,籃球運動已經成為現今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尤其現在的大學生經常會在課余時間去打籃球,籃球已經成一種標志性的大眾運動。而在大學體育課程中的籃球課上,一些學生的興趣并不高,籃球課的教學效果也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說是收效平平,學生大多抱有只要不掛科就可以的思想觀念。這就對教師的籃球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還要創造新型籃球課教學模式,提高籃球課的教學效率,以達到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使其全面發展的目的。
1 大學籃球課教學的重要性
籃球是一種考驗學生耐力、反應力、靈活性以及團隊協作等多種能力的運動,它不僅僅需要有扎實理論知識基礎,更講求實戰應用。但是由于學生在大學前的學習重心放在傳統的知識課堂之中,學生和教師都對體育課這樣的鍛煉身體的素質課堂并不重視,導致現在的大學生身體素質并不高,相關運動的技能水平很低,對于籃球的解讀和知識都不夠了解,平時打籃球時也沒有系統規范的訓練,只是幾個同學一塊玩。因此大學籃球課程是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團隊協作的重要課程,尤其隨著近年來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因此為了提高大學生畢業后的競爭力,以滿足新時代新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大學的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創新大學籃球課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大學綜合素質的提高。
2 現階段大學籃球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大學體育課程之中最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籃球課教學,不僅深受學生喜歡,而且能動性強,還能鍛煉身體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但是現如今的大學籃球課程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病,導致籃球課教學效率并不是很高。接下來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明現階段籃球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2.1 難以引起學生的參與興趣
由于現在很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都接受的是傳統的應試教育,沒有重視體育課程,身體素質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導致在大學體育的籃球課教學中有一些大學生在接收完教師所講的知識點后,并不愿意參與到籃球課的實踐活動中去,或者因為每個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高低不同,水平低的學生不想與高水平學生展開籃球對抗。這些大學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對籃球的學習興趣不高,甚至還有學生對于籃球課抱有消極的情緒。這種教學情況下使得大學籃球課很少能夠做到高水平、高質量地教學,難以讓學生的身體各方面素質得到有效的鍛煉。
2.2 籃球課教學模式的單一
現在由于大學體育課程教學體系還不夠完善,而在籃球課的教學上也沒有一個系統的教學方案,導致現在籃球課教學千篇一律,教學模式單一,主要都是由教師進行知識點的講解,然后再進行相應籃球技能的練習,這樣的授課方式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收效甚微。再加之一些教師也在逐漸摸索籃球課教學模式,其籃球教學水平有限,又缺少籃球的教學經驗,不能針對每個人籃球水平的高低制訂相應強度的訓練,沒有產生一個高效的教學方法,往往會使得水平高的學生不想聽,水平低的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讓學生在課程中逐漸失去學習興趣。
2.3 在籃球教學課程中易出現安全事故
在大學的籃球課程中的自由比賽對抗是一種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的活動,這是因為參與比賽對抗的大學生身體素質達不到進行籃球對抗的要求,同時也因為學生對于教師所講授的籃球比賽規則的忽視,以及學生在比賽對抗之前做的準備活動不夠到位也是產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比如:籃球比賽對抗中最容易產生的事故就是跌倒崴腳;當然因為籃球比賽對抗充滿著跳躍和快速移動,因此膝關節也是十分容易受傷的部位;還有韌帶拉傷、手指關節受傷等問題。這些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不僅僅有學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教師沒有在籃球教學過程給學生講明白在對抗時的注意事項和安全問題,這是當前大學體育籃球課教學中最容易忽視的問題。
2.4 學生之間籃球基礎的差異
籃球是眾多運動形式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受到廣大親少年的青睞,在大學生中也備受喜愛,而許多大學生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籃球的訓練,這些大學生對籃球的掌握程度很高,有著扎實的籃球基本功底。而還有一些學生從沒有接觸過籃球運動,與籃球基礎好的同學差距甚大。因此在籃球課堂的教學上,教學發展不均衡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教師講授高難度內容會讓籃球基礎差的學生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失去學習興趣。而如果講基礎內容,則會讓籃球基礎好的學生產生不重視、不聽講的現象,這種教師的教學方式會造成籃球課堂教學效率變低、教學質量變差的問題。
2.5 終身體育理念落實不足
現如今,學習已經不僅僅是在學校中的工作,在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應當懂得去學習,吸收先進的思想。而籃球教育也應當踐行終身體育的理念,但是很多高校卻不重視體育教育的擴展性,沒有把這一理念進行徹底的落實。只有把籃球教學從課內擴展到課外,把老師教學變為學生的自主學習,籃球教育才能有實質性的突破
3 創新大學籃球課教學模式的策略和研究
在現如今的大學體育中,關于籃球的教學大多數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方法和內容都是較為死板的,而且具有重復性和枯燥性。而且,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沒有根據學生個體的具體情況去進行調整和改良,對于大學生籃球水平的提升有較大的局限性。所以,學習應當反思大學籃球課的教學模式,進行針對性的改良和完善,以期推動籃球教育事業的發展。以下將對大學籃球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和研究
3.1 領會式籃球教學模式
在籃球體育教學領域中,教學領會法的出現是一個里程碑。它把原本籃球教學模式中對學生動作、技術方面的培養轉向了興趣和認知方面,教學項目中涵蓋了籃球介紹、比賽概述、戰術意識培養、瞬間決斷能力培養以及技巧演示等幾個方面。1982年,英國羅浮堡大學的兩位教授首先提倡使用領會教學法代替傳統教學模式,其特征是把意識和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領會式籃球教學的優點是能夠從教學的整體出發,避免了傳統教學中教和學不能融為一體的弊端,其次,著力于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使戰術意識能夠始終貫穿教學過程,也有益于學生的自由訓練等環節,加深了學生對于籃球的深度理解,使學生在比賽中能夠更有目的性地去行動。領會式籃球教學是對學生更加綜合的培養。同時,學生的學習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能夠根據自己的水平學習相應的技巧,這樣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謂是一舉多得。
3.2 小團體式教學模式
在如今這給社會性極強的世界中,任何人都不能夠不依附于整體而自我行動,在籃球運動中也是如此,對于每一個球員來說,籃球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是一個要依靠團隊間默契合作的一項運動,任何人也不能夠單憑自身的能力去拿下一場比賽的勝利。所以,小團體式籃球教學模式也應運而生,這實際上也是學生發展社會性的一個有力幫助。這種教學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是讓學生進行問題的提出,探究,交流與解答,強調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和突出作用。小團體式教學模式更多地是在強調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參與的實感。小團體教學模式的主要形式是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在每一個小組中選出一名組長。在教師的指導下,各個小組之間通過切磋的方式進行學習交流,正因為存在這種小團體的碰撞,學生們往往會更加努力地去打敗對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和訓練,也增強了學生們的團隊意識,對提高學生們的社會性和集體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注重教學信息的激勵反饋,通過小團體間的競爭和模仿學習,再輔以自評和團體互評的評價方式,讓籃球教學能真正地把學生放在首位,以學生為主體,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3.3 嘗試性籃球教學模式
嘗試性籃球教學地宗旨是創造性,它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中被動接受知識的形式,而是讓學生先行嘗試,嘗試能成功,成功能創新。強調教師要在學生的不斷嘗試中進行有力的引導,盡量使學生自己完成教學的相應目標,這樣不僅使教師的工作效率提高,更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體會,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嘗試性教學模式分為了這幾個部分:第一,明確嘗試的目的;第二,出示嘗試的題目,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明確自己嘗試的具體方向,并讓學生能夠說出具體的實施步驟;第三,開始嘗試練習,在多次練習后,由教師進行指導和改正,然后學生們再次討論之前的不足并提出趕緊方案;第四,再次嘗試聯系,盡可能達到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增長初學者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對推動籃球教學模式的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4 結語
在21世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資源。而各大高校的任務就是要培養多方面全發展的優秀人才,運動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籃球作為世界流行的球類運動,更是應當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視。所以,高校不僅僅要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體育素質,更要從教學模式上下手,進行新型籃球教學模式的推廣,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把教學重點由原來的技術和動作轉向對學生的戰術意識和興趣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王慧.關于創新大學籃球課教學模式的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4(30):110-111.
[2] 孫大虎.高校籃球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運動,2017(10):88-89.
[3] 李一亮.新時期高校籃球課教學模式創新的相關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8(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