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清華
[摘 要]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背景下,古代文化常識的教與學受到了諸多教師的重視。因為語文是一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主的學科,語文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因素。對此,在組織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不能再單純地將語文基礎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還要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因素,將其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獲得人文素養的提升。主要談一談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實現古代文化常識教學。
[關 鍵 詞]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62-01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有著豐富璀璨的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確指出要樹立文化自信,將弘揚傳統文化置于社會主義發展的重要位置。加之,語文是一門極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學科,其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對此,在組織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我們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立足語文學科教學規律,借助多樣化的方式將文化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提升人文素養。高中語文中包含的文化內容多種多樣,在本文中我主要談一談如何進行古代文化常識教學。
一、細讀文本,發現古代文化知識
在組織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大部分教師會借助教材內容向學生呈現基礎的語文知識。教材作為教師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載體,其中蘊含著更豐富的基礎知識和文化內容。對此,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立足教材內容,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除了明確新知教學的主要內容、重難點內容之外,還要探尋其中所蘊含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則引導學生對這些古代文化常識內容進行細細揣摩。比如,在組織《離騷》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我通過閱讀文本內容發現,其中屈原對自己的穿著進行了生動的描繪,如“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這一服飾描繪其實就蘊含著豐富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在古時候,穿著是一個人身份和品格的象征。屈原戴著高高的切云之冠,腰里佩戴著長長的寶劍……這一極具浪漫主義的夸張寫法,正是屈原高潔品質的彰顯。對此,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我會借助文化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屈原的穿著,進而使其感知到屈原的品格。
二、細心甄別,拓展未知文化知識
縱觀我們所閱讀的文本內容可以發現,每一篇文章中都會隱藏諸多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這些內容有些對學生來說是極為熟悉的,有些則是較為陌生的。不管是學生熟悉的文化內容還是不甚了解的內容,都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但是,由于語文課堂教學時間是有限的,倘若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熟悉的文化常識內容大講特講,不但不會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還會無形之中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對此,我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會發揮自身專業素養的作用,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仔細甄別,探究出哪些是學生熟悉的,哪些是學生不熟悉的,重點對學生不熟悉的內容進行補充。如此教學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將學生需要的教給學生,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開闊其視野。比如,我在組織《鴻門宴》這一內容教學的時候,在教學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古代的賓客座次不甚了解。由此,我針對這一點對學生進行古代堂室制度的講解,在古代文化常識的補充下使學生對古代的座次禮有深刻的認知,了解東向為尊的座次。在古代堂室制度講解之后,我會再回歸到鴻門宴上,引導學生將項羽的軍帳看作是一個堂室,而項羽作為宴會的主任卻坐到了尊位,將劉邦安置在了北向坐,由此可以看出,項羽不尊重劉邦。借此,在古代文化常識的補充下,學生還會對文本中所描繪的人物性格有感性的認知,為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古代座次禮的補充下,學生在今后遇到“東家”“西賓”等說法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有所理解。
三、整理內容,構建系統的文化常識
縱觀我們所使用的語文教材內容,其中所展現的古代文化常識知識大是以分散的方式為主的。這些零碎且缺乏系統性的文化知識對古代文化認知水平不高的高中生來說,其會成為語文學習負擔。而且,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難以將所學到的古代文化常識靈活地遷移運用。對此,我在組織語文教學活動的時候,會在每一學期期中或期末復習的時候,引導學生對這一階段所學到的古代文化常識內容進行總結,自主地建構起系統的古代文化常識知識結構。由于學生的自學能力有限,我在組織學生總結知識的時候,借助以下的知識框架對學生加以引導。
如此框架為學生的知識總結指明了方向,為其建構系統的文化知識結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文化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借助多樣化的手段將古代文化常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在拓展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使其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為其人文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娟.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教學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2]馮貴生.高中語文文化常識的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D].鞍山師范學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