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定華
[關 鍵 詞] 對口單招;電子實訓;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08-01
對口單招是為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種招生形式。對口單招作為一種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成才提供了另外一種途徑,豐富了職業教育的內涵,推動了職業教育的發展。江蘇作為教育大省,在職業教育改革上也走在了全國前列。從2008年至今,江蘇省對口單招改革已有10年,實踐證明將技能成績算入總分正體現了職業教育的特點,體現選拔考試的科學性、合理性,也更能選拔出“文武雙全”的學生,為培養應用型高技能型人才打下基礎。如何在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同時增強學生考試競爭力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課題,筆者在所任教的電子專業實訓教學過程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選擇合適的教材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周期越來越短,技術淘汰的速度不斷加快,因此電子實訓要緊跟新技術,使所教所學盡可能與行業發展保持同步。這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目光,關注新技術的發展,主動對企業開展調研,了解行業所需。同時需要教師根據對口單招技能大綱選取或者編寫合適的教材。當前市面上一些技能訓練教程偏向于傳統訓練,教材內容陳舊,知識點更新緩慢。針對這樣的情況,組織相關教師、行業專家依據對口單招考試大綱和要求編寫適合的技能訓練教材,教材以滿足對口高考技能訓練需求為基本原則,突出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注重學生動手能力。
二、選擇適合的教師
理論是指導實踐的基礎,是指導學生分析實際電路的依據,二者相輔相成,如若忽視專業理論的強化學習,電子技能的學習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操作水平上,根本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對高技能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既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又要有較高的技能水平,切勿隨便安排教師帶課。當前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較匱乏,為保證實訓效果,學校可以與相關高校和企業合作,組織專業理論教師參加技能培訓,也可聘請一些經驗豐富、能力較強的高級技能型實訓指導教師。
三、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案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滿足教學效果的前提下制訂合適的教學方案。對口單招是選拔性考試,要求學生具備相對應的技能水平。因此電子技能訓練要從基本功抓起,識別電子元器件、檢測電子元件是必備的基本功,因此要通過強化訓練達到熟練的程度。電烙鐵焊接技術關系著電路能否成功,熟練讀懂電路圖及裝配圖成為掌握電子技術的關鍵。而故障維修、檢測以及電路調試是在各種基本技能基礎上的提升,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至關重要。萬用表、示波器、函數信號發生和穩壓電源等儀器的使用,是學生掌握好技術的重要保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從生疏到熟練,技能會逐步提高。在電子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合理地設置“故障點”,讓學生進行故障排除。以上的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電路故障排除能力,為學生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
適合才是最好的,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目前職業學校生源的特點,提高學習興趣和培養良好習慣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實訓過程中,筆者根據以往的實訓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學生對與實訓課的興趣呈階梯式衰減,缺乏持續的學習興趣。從一開始主動學習的興趣轉變為在對口單招的壓力之下被動維持學習活動。學習動機水平低是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對實訓課保持足夠的興趣成為關鍵。要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一個切合實際的目標,可以避免學生無目的、無方向的學習狀態。在培養學生技能的同時,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能,要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操作習慣,以及更高層次的職業素養。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作為教師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依據目標設置任務,依據學生的情況將任務進行分解,讓學生能夠“跳一跳,摸得著”,從而讓學生產生信心,保持興趣的持久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想放棄。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好的操作習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
教學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何讓學生在對口單招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的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實踐,為培養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