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萍
[摘 要] 現代職業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在教學中展示語言美的一面。在中職英語課堂中進行美學教育,既可以學習英語知識,又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心靈美、行為美。
[關 鍵 詞] 中職;英語課堂;美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88-01
美,無處不在。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課堂上,美隨處可見。語言本身具有美,現代英語教學尤其是職教英語更能展示出語言美。心理學指出:情緒和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人對客觀事物采取不同的態度是以某物是否滿足人的需要為中介的??陀^事物對人的意義也往往與它是否滿足人的需要有關。日常課堂教學中學生會有不同情緒,這些是與教師的“教”能否滿足他們的“學”的需要有關。中職學校的學生有很多是在初中階段學習英語,“教與學”的需求嚴重脫節,導致許多學生逐步喪失了學習興趣。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美學教育,首先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其次能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他們的心靈、激發他們的生活和學習興趣,甚至受益一生。
一、利用韻律詩,讓學生感受語言美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韻律詩(即英語中的chant)不僅是一種文化修養,也是一種藝術享受,而且容易學習和記憶,讀起來朗朗上口,是較好的語言教學形式。如音標教學中,教前元音|e|時,可以選用“Good,better,best——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組織課堂教學時利用韻律詩讓學生進行聽做活動是最好的選材。在中職學生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采用這類句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以減輕學生學習遇到的困難,適應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要。
二、引進音樂,調節氣氛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不喜歡英語課,教師將教學與音樂相結合,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情感等,而且影響學生的心理發展。如果課堂較為沉悶,學生容易產生疲倦,音樂的融入能使學生產生興奮,通過緩解大腦和心理的負荷來消除疲勞,運用多元化輔助手段來充實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又比如在教學中職教材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基礎英語》上冊第八單元Brave it out時,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并播放背景歌曲you raise me up,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學生既感受到了美,也會有感動。當課程進行到中間時,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開始放松,打瞌睡或者做一些小動作,如果適時地播放簡單易上口、音樂感強的歌曲,學生馬上會振奮精神,積極地投入到教師的授課之中并參與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拉近師生間距離,加強學生的認知度并在此基礎上鞏固所學內容,一舉三得。
三、滲透舞蹈,活躍氣氛
在課前、課后或課堂教學中以舞蹈的形式來調節學生課堂氣氛,讓其以愉悅的心情輕松進入課堂,在下課時學生能感到意猶未盡就達到目的。長期的藝術熏陶,對學生藝術氣質和積極健康的心理素養的培養都有幫助,這樣的過程對學生在學習興趣和英語學習的成就感方面都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中職學校的學生有很多缺乏對生活和學習的熱情,對很多事情缺乏興趣和動力,因此在中職學校的教學中對學生開展藝術滲透力和進行藝術熏陶可以增強并恢復學生學習自信心和對生活的熱情,也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全方位管理學生。
四、改進教學方法,營造美的氛圍
在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表現“反?!钡膶W生:好動、愛做小動作、不聽教師講課,這其實是對教師發出的一個信號:你的教學方法學生已經膩了,能否換一種?這時候如果教師大聲斥責走神的學生,也許會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抹殺他們的學習興趣。反之,教師如果能及時調整自己的講課方式,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新鮮愉快的氛圍中掌握語言知識,則會使學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求知的欲望,效果往往是事半功倍,這其實也是一種美的課堂教學藝術。
五、運用肢體語言,進行美學教學
課堂教學中所創設的語言情境,所使用的投影、圖片、實物,以及教師的面部表情、說話的語音語調、給出的手勢、體態語等,都是創設視覺情境的手段,不僅能使課堂生動活潑,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所學英語的真實性,對語言的感覺和理解更加深刻,學生能得到美的享受,教學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讓我們學會用雙眼發現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美,用美來啟發學生的心智、安定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得到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美學教育,加強學生的語感和使用英語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產生深遠的影響,奠定良好的職業發展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德勝.美學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陳琦,劉儒德.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張冠林.大學一年級英語語音練習手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