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聲熙
[摘 要] 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推動著社會各行業的創新與發展,在改變人們生存環境的同時,為人們生活質量提供了方便與快捷,而汽車行業就是此種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在教育領域中,職業院校教育模式也在與時俱進,積極優化著汽車專業高職生的教育體系。高職院校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因而培養汽車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能夠幫助職業院校培育復合型人才,為高職生提供更多的創新創業機會,并能夠良好實現高職生綜合能力發展與院校就業率提升的目標。
[關 鍵 詞]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高職汽車;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14-01
基于經濟全球化的社會現象,人們生存質量相對提高,并推進了我國汽車行業迅猛發展。同時,社會對汽車專業人員的需求量以及對汽車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現階段高職院校應積極創新汽車專業教學形式,并針對經濟社會背景,對高職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以此為社會培育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創新是創新創業的特征,創業是創新創業的目標。為此,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高職汽車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它是提升高職汽車專業教育質量與促進高職生綜合能力發展的堅實保障。
一、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高職汽車專業教學現狀
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而創新創業是時代精神體現,是促進社會企業穩定發展的堅實基礎,也是教育領域中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現階段高職汽車專業教學還存在諸多問題,其阻礙著教學成效與人才的輸出量提升。例如,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高職院校并不注重對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與能力培養,對創新創業意識處于摸索階段,僅僅只是停留在提升高職生職業技能方面。與此同時,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未曾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也未曾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因此,對汽車專業高職生創新創業意識的引導能力不足,以至于不能為高職生拓寬實踐渠道與機會,也未能提升高職生對創新創業學習的積極興趣。
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下的高職汽車專業教學改革途徑
(一)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針對傳統高職汽車專業教學形式,高職院校應積極轉變其教學觀念,以創新創業視角對高職汽車專業學生進行雙創能力培養。此外,應結合院校與專業的實際要求,從高職生身心特點出發,積極探索高職生汽車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以此促進高職生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應避免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突出高職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高職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從而有效掌握相關知識,大力發揮高職生的創新性,進而良好提升其教學成效。汽車專業需要高職生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以及較高的實踐技能。因此,院校應在培養高職生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它是提升高職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的主要途徑,并且可以有效激發高職生學習的積極興趣,進而能夠有效培養高職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良好實現其教學目標。
(二)建立產教融合,提升學生就業效率
基于新時代下培養高職汽車專業創新創業能力,應積極建立產教融合制度,將企業與高職院校資源進行融合,以此構建高職汽車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進而能夠良好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效率。在創新創業教育視角下,高職汽車專業教學建立產教融合制度,即是指與企業進行訂單培養,共同培養高技能的汽車專業應用型人才,促使高職生可以在校期間進行企業實習,提早了解企業中的經營結構,方便高職生在就業時能夠快速適應企業運行與發展。為此,高職院校應積極與現代社會相關企業進行訂單培養,共同培養高職汽車專業人才,并針對教育改革與深化的環境背景,對高職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同時,高職院校根據企業與社會發展特點,有針對性、有計劃地設置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從而設置相關專業創業實踐、創業基礎理論知識,并著重培養高職生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由此突出產教融合教育成效,強化高職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良好增加高職院校的人才輸出量。
綜上所述,基于經濟全球化的社會現象,創新創業是時代精神的體現。因此,在高職汽車專業教學中,積極對高職生進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能夠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推進高職院校就業率的提高。為此,高職院校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同時,積極建立產教融合制度,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此為高職院校培養出汽車專業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玉虹.融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汽車電氣檢修”課程改革探索[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16,14(3):30-31,70.
[2]王黛碧.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汽車類專業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探索[J].職業技術,2016,15(1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