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偉 張郭銳 張恩赦
[摘 要] 目的:討論PBL教學法在骨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方法:結合教學實際設計PBL教案,針對教學情況進行觀察反饋。結果:PBL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問題分析能力有所增強,能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結論:PBL教學法應用與骨科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 鍵 詞] PBL教學法;問題中心;骨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199-01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簡稱“PBL教學法”,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醫學教學領域較為流行。在骨科教學中,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整合與應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醫學教學改革的重要實踐形式。
一、PBL教學的實踐方法
(一)編寫PBL系統教學案例
結合《外科學》教學內容和教學大綱,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骨科病例,如骨結核、頸椎、腰椎、骨腫瘤等病例,分別設計教師使用和學生學習的兩套病案,統一裝訂后根據教學需要選擇使用。
(二)引導學生復習基礎理論知識
在開展PBL學習前由助教統一進行基礎理論解析,使學生對骨科知識內容做系統性回顧,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實現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將PBL病案發放給學生。
(三)組織學生開展病案討論
PBL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核心,結合具體病例做臨床討論。在問題驅動下激發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從而找到更科學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提高教學互動。教師要對具體教學內容有統籌規劃,選擇具有代表性的PBL病例,結合學生的臨床查體實踐,做專項病例討論。教師可以選擇一名學生發言,師生結合發言內容進行討論,自主討論形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與實踐整合能力,并對照相關資料進行求證,教師則進行補充總結,從而強化學生的知識印象。
(四)開展臨床實習病例討論
在骨科臨床實習中,需要結合PBL病案做更深入的探討,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引導學生出具相應的治療方案,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方案的可行性。這一過程可以使學生對病例治療過程有更清晰的了解,提高學生的熟練程度。例如,在“股骨骨折”的相關病例講解中,首先需要考察學生的急診應對處理,認識到其中的關鍵環節、注意事項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地掌握操作要領,提高熟練程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PBL教學法的實施結果
在骨科臨床實習結束前,以教學大綱為依據,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主要有病理理論、病史收集、影像學分析、臨床查體、診斷及治療方法等,將學生的PBL整體成績與傳統教學方法下的成績做對比。經過三年的臨床實踐總結,可以看到采取PBL教學能夠保證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的主導地位,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討論中,在問題分析、文獻搜集應用、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高,尤其是在語言表達、人際溝通等方面進步顯著。由此可見,利用PBL教學法在骨科教學中有良好的應用價值。
三、關于PBL教學法的討論
通過PBL教學法的應用,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判斷能力有所提高,通過病例分析、材料整合分析,建立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知識的融會貫通性更強。結合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有利于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單純理論灌輸的低效化弊端。通過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引導,學生在知其然的同時更能夠知其所以然,從而掌握更精準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實踐積極性,加深知識印象,促進學生獨立實踐、獨立探究能力的提高。
采取PBL教學法,教師會在實踐前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結合這些問題進行資料查閱,并開展討論分析,教師做最后的總結分析,學生有最初的問題基礎,因此,在臨床知識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刻,其自主研究、自主分析能力均有增強,而且學生在問題導向下能夠與他人進行更密切的合作交流,效果較好。
但是,PBL教學法也有一定局限,譬如,學生搜集資料會占用更多時間,如果問題數量較多,則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實踐當中還需要不同科室配合,這些都會造成教學成本增加。但整體看來,PBL教學利大于弊。
四、結語
在骨科教學中采取PBL教學法,實現骨科教學理念的重大轉變,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實踐積極性有很大幫助,通過“授人以漁”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自主權,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PBL教學法更具靈活性、拓展性和適用性優勢,兩者結合必然會提高骨科學生的專業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良滿,梁慶威,朱悅.PBL教學方法在骨科七年制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6(17).
[2]梁宏軍.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的管理[J].醫學教育探索,2016(4).
[3]慕景強.PBL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