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麗
[摘 要] 課改進程愈加深入,高職院校若想緊跟教育趨勢,需要不斷推動微課等諸多現代手段融入教學。從會計基礎教學出發,先就其教學現存問題展開探析,而后就推動微課融入會計教學的應用策略進行總結,以期為強化教學質量作出貢獻。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微課教學;會計基礎教學;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209-01
微課主要是從教學重難點或者是環節出發依靠視頻制作來實現教學的新型化網絡課程。該模式時間多控制于10分鐘內,且學習量較少,學生可借助網絡設備等下載學習。微課內容較為精巧,可確保重難點得以切實突出,為學生學習夯實基礎。
一、會計基礎教學現存問題探析
會計基礎可以看做會計的首門專業課,不論是理論性還是系統性均較強,并且知識間連接極為緊密,若學生認知不理想便會因其枯燥性等而喪失興趣,導致基礎教學遭受影響。下面便就其現存問題展開探析。
(一)學生很難就課程重難點做到深入理解
對高職學生來說,若缺乏相應的會計基礎,那么會計入門便較為困難。學生很難針對資產負債亦或是借貸記賬法等做到切實理解,教師講授時學生可能部分聽得明白,卻并未切實掌握,若未加鞏固便極易遺忘,傳統化的會計授課很難契合學生的認知及興趣,教學效果無法契合預期。
(二)授課方向以及學生興趣存有相?,F象
現階段,教師多以教學大綱為導向進行知識傳授,達成相應教學任務。雖然教師可借助實例等對學生興趣加以調動,但因其認知受限以及興趣不同,使理論知識無法對其興趣做到持久吸引。部分學生存有打瞌睡或者是玩手機等情況,傳統教學很難契合學生興趣。因此,必須推動授課方向以及學生興趣做到切實統一,為強化教學效果夯實基礎。
二、推動微課融于高職會計基礎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從會計內容出發做合理選題
微課時長通常低于10分鐘(多是5至8分鐘),因此,選題對基礎教學來說極為關鍵。教師需要從會計內容出發做到合理選取,選題切忌太多簡單,否則容易造成問題重復,進而無法突出重點,微課作用無法切實發揮。同時,選題切忌過大,否則會因時間所限而無法清楚講解,導致教學效果遭受影響。所以,微課選題需要針對某類實訓內容、難點等展開設計,理應秉持“小而精”原則開展。
例如,對“原始憑證”“記賬憑證”等的填制、審核進行設計時,便可與相關會計機構展開錄制,并靠微課展示,引導學生明確相應步驟,做到“身臨其境”。再如,針對“試算平衡”進行講授時,該內容不論是難度還是重點性均較強,并且較易遺忘,此時教師便可借助微課加以輔助學習。
(二)對微課導入環節加以重視
微課受時間受限,所以導入環節切忌太長,需要緊跟微課主體實現快速切入。導入手段紛繁復雜,比如,可借助設疑方式進行主題引入,還可依靠情境創設或者是事件引入等實現迅速導入。比如,針對“原始憑證”對應的審核步驟展開教學時,教師便可依靠設疑以及發票展示等形式導入,“李華為某企業會計,某天領導帶著出差相關發票來詢問是否應報銷,怎么處理?”而后教師對發票樣式進行展示:某發票沒有公章、有發票在大小寫金額層面存有誤差等,依靠此類實例來引導學生思考。
(三)針對微課教學過程進行切實設計
微課多是從重難點出發展開設計,因此,設計必須以某主線為導向實施,并且理應確保重點得以切實凸顯。設計時應秉持“由淺及深”原則,可融合相應情境,引導學生融于微課中,確保其興趣以及探知欲得到切實調動。相應要求如下:首先,設計微課必須凸顯重點。比如,對“原始憑證”對應的審核步驟展開設計時,便可從其審核要點出發設計,直至審核后對應的處理階段,并且設計始終應以憑證審核為核心。其次,還應進行設疑環節的針對設置,確保學生興趣得以切實調動。設疑通??蓪栴}融于學生思維,對其探知欲進行激發,待其看完微課后便可明確相應的會計方式,從而提升其成就感。此外,微課語言還應維持精煉性。微課畫面除了讓學生感受到視覺沖擊外,還應依靠聽覺來強化其認知,確保主題得以理解。因此,語言必須維持精煉性與感染力。最后,還應推動知識訓練融于微課之中,待其學完相應知識點后,設置相匹配的憑證供其練習,確保知識得以切實鞏固。
總之,高職院校推動微課形式融于會計基礎教學之中是緊跟教育趨勢、強化教學效果的關鍵途徑,教師需要從微課設計、導入環節以及教學過程等諸多層面出發,并以學生興趣以及教材內容為導向切實設計微課,借助微課使其興趣加以高效調動,為強化學生專業素養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旭升,張興田.微課在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51):336-337,340.
[2]劉靜.研究微課在中職院校會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17(21):144-145.
[3]王雪梅,陳麗.淺議微課在高職院校會計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9):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