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躍兵
【摘 要】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是改變目前基礎教育現狀比較有效的方式,適合當前教學理念,有利于素質教育的落實;是提高學生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感悟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方法。通過自主合作型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能切實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滿足當前教學評價機制,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把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關鍵詞】自主合作學習 數學課堂教學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是課改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教學中,強調通過活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參與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自信心得到增強。課程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學生得到了發展。
但這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校數學教學活動中被教師所采用的情況卻不太理想,究其原因我發現,問題在于我們的教師沒有掌握好自主合作型學習模式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應用的方式、方法、技巧。通過細心的總結,我認為自主合作型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方式有以下幾點:
一、自主合作學習在數學課教學前設計中的應用
1.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發揮學生自主性、合作性學習能力
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靈魂”,也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在預習前,教師將本節課的重、難點、應達到的目標,明確告訴學生,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條件,使教學目標成為對師生的雙向要求。然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預習,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認真書寫預習筆記,寫出學生在預習后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及修改建議,教師再根據學生提供的信息進行調整完善。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師生更易形成“共識”,達到“共鳴”。
2.在新課導語的設計中發揮學生自主性、合作性學習能力
精彩的導語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強化學習意志。因此每章或每節新的內容,都應要求學生主動參與設計新課導語。比如,“生活中的立體圖形”是七年級學生進入初中后學習空間與圖形第一節,為激發學生學習圖形的興趣和熱情,筆者在征求學生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采用“設問法”導入新課。當時設問的問題是:一是“空間中充滿的圖形,圖形構造了空間”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我們熟悉的圖形呢?二是想使人們的生活更舒適一些,我們該如何設計圖形,構造想象中的空間環境?通過問題導入,可以牽動學生的思維與即將展開的新課內容聯系起來,喚起他們的求知欲,為新課教學的自主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自主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課堂是學生心靈碰撞的地方,課堂教學是一個多向交流的過程,自主合作型學習的運用,有利用學生的自信心、問題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發展。
1.讓學生自主參與講課,自己來當導演
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導,學生演,學生還是處于被動地位,沒有體現主體參與的意識,那么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身素質就難以提高。所以,對一些適宜學生自己處理的內容,可以先讓學生去琢磨、合作探索,再上講臺當小老師帶領其它學生把它處理了。當然,讓學生講課不是放手不管,而是要進行適當調控和指導。尤其在學生講課前,從選題到組織材料,到講法,教師要精心指點,必要的話還可以進行預講;學生講課后,教師要認真評析,概括總結。這樣做,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高漲,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2.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的形式來完成討論和評析
數學課堂教學可以根據不同內容,組織學生合作討論,發表不同的見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學到了更多的方法,學會欣賞與自我反醒。筆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常選擇一些適合于討論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分工的方式,參與討論、評析,取長補短發散思維。討論、評析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同桌討論、小組討論,也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思路自由組合討論。其具體方式包括對抗性、欣賞性論辯、互補性等。通過討論、評析,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完成教材內容的教學,拓寬學生的眼界,還能“生成”許多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在準備討論、評析的過程中,學生查閱資料,自制思維卡片,能夠引發學生鉆研的興趣,培養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自主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1.讓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完成對自身“學”的評價
現代認知學表明,學生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駕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因而,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教材內容,提出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和自我評價標準,即分層教學。通過學生對教學的實踐和自我評價,結合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反饋,可以讓學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并在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的差異中,找到成功和失敗原因,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達到促進進步的目的。
2.讓學生通過合作自主完成對教師“教”的評價
教與學是一個雙邊活動,教學相長的過程。請學生參與對教師“教”的評價,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汲取其合理性成分,從而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生認知需求,可以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參與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形式可以多樣:如學生以小組的身份給教師寫信或發電子郵件;召開小型座談會,對全班進行問卷調查;還可以讓學生隨時遞一張紙條,不拘一格;或者干脆讓班干部匯總,由科代表向上反饋。通過無拘無束的思維交流,教師可以篩選相關的信息,及時反饋于教學,作出相應的調整,便于更好地為學生服務。這種做法,可以使學生的民主意識得到強化,獨立的人格結構漸趨確立。
當然應用自主合作型學習模式還應注意,有的教師只一味追求學生小組交流合作的形式,而忽視了實質。不知道什么時候讓學生獨立思考,什么時候分小組討論交流,也不清楚什么知識值得學生通過討論來獲得。
參考文獻
[1]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研究[J].曹培軍.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8)
[2]試分析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陳招發.赤子(上中旬).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