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艷
【摘 要】閱讀能力并非與生俱來,需要從小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因此,在幼兒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閱讀興趣、閱讀方式、指導閱讀,讓幼兒在閱讀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關鍵詞】幼兒園 閱讀 培養
為了能更有效地培養幼兒閱讀興趣、閱讀習慣,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促進其個性發展,進而更好地深化幼兒園語言教育改革,促進幼兒園語言的素質教育,我園對幼兒早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培養進行研究。組織好早期閱讀活動,給幼兒創造一種全方位的閱讀空間,拓展早期閱讀的范圍和內容,提高幼兒的閱讀水平。
一、創設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培養閱讀習慣
在圖書角中,我們可以為幼兒提供不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熟悉的三個層次的圖書,以滿足不同水平幼兒閱讀的需要。我們教師每周最少兩次在圖書角和幼兒一起閱讀。留心觀察幼兒閱讀情況,從圖書中選擇幼兒很少看的讀給幼兒聽,有意識的影響會提高幼兒對圖書的興趣。根據幼兒的閱讀情況和主題活動及時更換圖書內容,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幼小銜接,在大班下學期,圖書角提供桌椅,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豐富的閱讀環境,讓安靜的、有規則的閱讀活動為幼兒入小學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在美工區中,為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引導幼兒把聽過的或是自己創編的故事畫成圖片,加上封面和封底,制作成一本圖書,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感受到做小畫家、小作家的成就感,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的興趣。
二、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寶庫”。對幼兒來說,書籍更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認知的水平,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具有明確意義的、生動的、形象的閱讀材料。另外,還可以根據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為其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比如說有的孩子比較淘氣、自私、自閉沒有自信等等,我們就可以為期選擇“尊重別人”“我是最棒的”之類的內容,這樣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發展。圖書內容豐富并考慮為入小學準備。5-6歲的幼兒即將入小學,應選擇一些社會適應準備的圖書,如:培養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獨立性方面的書,選擇培養幼兒觀察力、理解力的圖書。如:走迷宮、找錯、拼圖講故事等。故事方面也要選擇一些情節復雜的、有一定長度的,如《木偶奇遇記》等等。一些圖文并茂、色彩鮮明、生動有趣的故事圖片,意義突出且有一定規律可循的文字,都可以幫助幼兒了解有關書面語言的初步知識。在閱讀中幼兒可以認識了一些常見的漢字,在認識漢字的同時幼兒對閱讀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經常會發現孩子們不但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述圖書內容,他們還會主動地閱讀圖片中的漢字,遇到不認識的字會猜,有時會主動的向我請教。針對這種情況,我把常見的、幼兒感興趣的字張貼到圖書角,在不知不覺中,幼兒認識了很多漢字,從而也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能力。
三、增強幼兒愛護圖書的意識,培養學生閱讀教學
教會幼兒如何取放圖書。在閱讀前,先讓幼兒觀看書架上擺好的圖書,我再做如何從書架上取放書的示范,然后請幼兒模仿練習取放書,每次閱讀活動都要求他們這樣去做。為保持圖書的整齊,還帶領幼兒一起整理書架,將書按大小分類擺放。教會幼兒交換圖書。有些幼兒無論是看書還是玩玩具,都喜歡一個人看或一個人玩,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尤其是幼兒從自己家里帶來的書,更是愛不釋手,即使是看完了也舍不得放下。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就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首先拿出一本書,對幼兒說:“我把這本書看完了,想跟小朋友交換一下,誰跟老師換一下?”幼兒紛紛舉起自己的書說:“我跟老師換。”以此培養其初步的交換意識和愿望。然后,我就組織小朋友兩個人兩個人地交換圖書,逐漸培養起他們互相商量、互相交換的好習慣。引導幼兒愛護圖書,養成良好的看書習慣。看書時要讓他們看完一本再拿一本,不與別人爭搶圖書;看書時不能大聲說話,以免影響他人;發現圖書有撕破的地方,我在全體幼兒面前,及時用膠條或糨糊粘好。老師無聲的行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損壞圖書的現象就會逐日減少。我還要求幼兒注意用眼衛生,看書時眼睛與書保持一定的距離,教他們正確的看書坐姿。
四、將閱讀活動與識字緊密結合;增強幼兒的閱讀識字興趣
一般的閱讀程序是先識字后讀書,而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采用先讀書后識字的方法。我們的閱讀叢書中包括詩歌和故事兩方面的內容,詩歌明快活潑,故事短小精悍,有豐富的想象和離奇的情節。當幼兒還不認識文中所出現的文字時,先由老師閱讀,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附之動作和表演讓幼兒記憶詩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詩歌和故事內容后,我們教幼兒手指著字,眼看著字,嘴里念著字,腦子記著字。但是開始的時候,幼兒往往完不成手、眼、耳的協調運做,經常亂指一氣,這就需要我們和家長共同幫助幼兒完成有節奏的指字訓練,讓幼兒掌握一定的指字速度和節奏,區分文字和標點符號,有標點符號的應該語氣停頓,但是手不用去點標點符號,應該直接去找下一個字。在每行末,提醒幼兒換到下一行,用生動的語言告訴幼兒“拐彎請注意”。在指導幼兒閱讀活動時,我們還開展了一些生動有趣的識字活動:1.將漢字變成有趣的圖案。用有趣的指導語,引導幼兒認讀。中國的方塊字,有許多象形字、如:“尖”、“雨”、“閃”,指導語是上小下大就是“尖”,雨點落到窗戶上,門里有個人影一“閃”,配上相應的圖飾,幼兒一看就能記住,形象、生動、有趣,幼兒識得快,記得牢。2. 根據幼兒好奇愛猜謎的特點,我們將漢字編成了淺顯易懂、生動有趣的兒歌謎語,讓幼兒在猜謎、讀讀的有趣活動中習得漢字。如教“李”字時,編出的謎語是:十字頭,八字腰,兒子下面站得牢。這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識字興趣,而且還培養了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趣味無窮。
五、與家長合作,全面提升
在幼兒園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與機會對孩子的閱讀進行培養與提升。例如,孩子午睡與晚睡的前后、孩子飯前于飯后、孩子課下游戲中,通過潛移默化的熏陶,全面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教師應注意與家長合作,通過與家長的共同努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首先,教師應注意將自己放到與家長一樣的位置上,本著一切為了孩子發展的理念與家長合作。教師與家長以一個較為統一的思想,著重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與能力;其次,教師要主動的與家長建立聯系,例如,開展家長會或者家訪等活動,教師與家長通過溝通與合作,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教師需要換位思考,體會家長以及學生的想法與交往要求。通過了解與分析,教師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全面提升。
總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不斷重復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恒。
我們要更不斷深入地進行研究探索。培養幼兒的良好閱讀興趣和習慣,提高和推動幼兒的閱讀能力,為以后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陽永東.幼兒閱讀教學方法淺探 [J].教育導刊,2007.
[2]鄧敏.幼兒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2.
[3]肖三槐.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思考及建議[J].教師博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