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水娟
【摘 要】高中化學是高中階段重要的一門學科。如何深入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高中化學教學十分值得研究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談一些體會。
【關鍵詞】高中化學 教學 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不由對在新課程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困惑進行深深地反思:由于存在著教學內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淺、知識很難形成體系、課時不夠用和課后練習與教學進度脫節等來自教材和課程的困惑;存在著沒有現成的經驗和方法導致慣性教學、學生活動影響教學進度、探究難以建構知識體系等來自教師的困惑;存在著實驗室建設、教學資源、網絡資源跟不上課改步伐等來自教學資源的困惑。只有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結構、教學資源的運用進行深入的反思、總結和改進,才能真正提高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化學課堂才能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一、轉變觀念,科學施教
化學課堂教學是化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教學本身是圍繞著學習展開,教是為學服務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是起引導、組織的作用,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主動學習意識,改變過去的滿堂灌。教師要以學生為本,依學定教;學生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領悟,用自己的觀點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課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場所,而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舞臺。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優化教學過程,實施開放式教學,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把化學知識的學習運用過程設計成一定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求知、在活動中發現創新、在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探究活動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活動過程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并能對自己的活動進行總結和反思,對新知進行自主建構,掌握科學探索和研究的方法。教學中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師生共同研討等探索性活動,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水平,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優化課堂教學的時間安排,努力打造學習型課堂
課堂教學時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它決定著課堂教學目標的確定、內容的選擇和結構的安排,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勢必成為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只有抓緊時間、合理利用時間、優化課堂時間安排才能保證課堂的高效率。傳統的課堂表現為老師課上講得太多,留給學生獨立思考、討論練習的時間太少,使學生容易出現倦怠、厭煩等不穩定情緒。有的教師課上講得太少,講課內容太粗、欠透,課堂結構松散,至使學生吃夾生飯,久而久之造成松懈、渙散,課堂教學效率極低。所以,根據新課改精神,要求我們要打破常規,更新觀念,變教室為學室,變課堂為學堂,變教時為學時,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要效益,努力打造學習型課堂。一般來說,高效課堂的一節課由學生自主學習、教師的講解及點評和學生練習三部分構成。按照我們學校的要求,每節課老師所講的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剩下的時間就交給學生自己去支配,但是要注意學生練的時間不宜少于15分鐘。這里的“練”包括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訓練。所以在課堂上教師要少講精講,多學多練。教師要精心安排學、講、練的內容,以保證各個環節的時間。
三、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式的探究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式的探究對于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可以以“學”為中心,在傳統的教學關系中體現出教服務于學的特點;在傳統的師生關系中體現出老師服務于學生的特點。教師要尊重學生、充分的相信學生,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所持的觀點。特別是在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要循循善誘,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讓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合作學習的模式。比如,教師在進行“硫和硫化合物的相互轉化”教學設計時,將現有Na2S溶液、Na2SO3溶液、溴水、過氧化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等試劑讓學生選擇,并盡可能寫出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教師對于學生進行分工,并對實驗思路進行設計,讓一些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記錄實驗現象。整個過程每個小組成員要積極配合,及時溝通,從而使整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到設計中來,使他們都能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
四、注重細節教學,關注學生的想法和體驗
在有限的課時內盡量多地安排學生進實驗室,通過感性的體會激發學生的興趣,這也是化學教師的心愿。 新課程要求在教學中多聯系化學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應用,創設生動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調查、咨詢等多種方式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解決生活中的有關問題。而高中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要通盤考慮課堂內外的教學活動,制訂周密的計劃,事先確定活動的時間、地點、形式、內容。要克服見一步走一步、備一課講一課的被動局面,要有大局觀。由于貼近社會和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親切,就像一塊磁石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實驗興趣和創新欲望,教師應因勢利導,積極組織做好這些實驗。 化學實驗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知識的應用不僅是學習教材內容要求做的實驗,而且更重要的是緊密聯系實際,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也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 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是高中階段重要的學科教學。它不僅僅是初中化學學科的延續,更是培養高中生養成良好的化學學習認知能力,為今后從事更深、更精的化學研究打下基礎的一個學科。高中化學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及時發現相關問題,解決問題,并利用教學反饋,豐富教學模式,利用多種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學生更加熱愛化學。
參考文獻
[1]李云俠.利用化學實驗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實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8).
[2]楊超.淺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提高學習效率[J].教育教學論壇,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