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孝松
數學思維能力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空間想象能力,推理、總結、歸納數學問題和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標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體驗,教會學生表達。如何教會學生思考呢?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
一、在計算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很多人認為,計算題的教學枯燥無味,只要把算理教給學生就可以了。其實,往往在一些計算題中,也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我在教學乘法簡便運算這一知識的時候,是這樣做的:先出示:72×125=?,然后讓學生思考:?×125得整百數或整千數,學生一下子就想到了:8×125=1000,于是,我又問學生:怎樣把72×125變成8×125的形式,學生思考后得出:9×8×125,然后用乘法結合律:9×(8×125),就很容易得出答案。接著,我繼續問學生,這道題還有其他的簡便算法嗎?馬上就有同學舉手,高興地告訴大家他是這樣做的:(80-8)×125,然后用乘法分配律:80×125-8×125,也可以很快得出答案。其他學生也舉起了手,說了另外幾種方法,我把她們的方法板書在黑板上,讓他們選擇最優化的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在圖形教學中,加強數形結合,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具體實際有效結合,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通過空間形式與數量關系的相互轉化,研究和分析出理論知識的本質,最終完成解決問題的任務,這也能深化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借助圖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再者就是用數量關系轉化圖形,用已經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比如,我在教學長方形周長公式的時候,出示一個長方形,讓學生先觀察有什么特點,再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求它的周長,有的同學用線繞長方形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有的同學把四個邊加起來,得出長方形的周長即①長+長+寬+寬,還有的同學根據長方形的長相等、寬相等的特點來算周長,即②寬×2+長×2;我把學生的方法板書在黑板上,讓學生對比,哪種方法更簡單,學生都贊成第②種,這時,我又質疑,第②種方法還可以怎樣算,學生討論后得(長+寬)×2,就這樣,把本節課的難點突破,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又滲透了數學中的優化方案。接著,用同樣的方法教學正方形周長的公式,學生就易懂了。所以,借助圖形來講解,在加快學生理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思維,增強了對知識運用的靈活程度。
三、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解決問題的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尤為重要,每個章節都有“問題解決”這一內容,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既要培養學生順向思維,又要培養學生逆向思維。例如這一問題:“小明在暑假閱讀文學名著《水滸傳》時,在第一周,他閱讀了一本書的一半少30頁,在第二周,他閱讀了剩下的一半多20頁,第三周他閱讀了40頁,至此全部看完。問題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一共多少頁?”利用逆向思維來解答,第二周閱讀了剩下的一半多20頁,第三周閱讀了40頁看完,即40頁加20頁正好是剩下的一半,也就是60頁;剩下的書頁數是60頁;第一周閱讀了書的一半少30頁,即比60頁少30頁,也就是第一周閱讀了60頁。所以這本書總共是60頁加上60頁,等于120頁。逆向思維這種數學思維的好處在于可以根據問題和題中已知的部分條件來還原出潛在的條件,運用還原出的條件可以繼續向前推,環環相扣,最終就能解決問題。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通過將數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聯系的方法。尤其是數學廣角的知識教育,要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這樣學生在情境中可以意識到解決這個問題會給其生活帶來益處,所以要努力學習,最終養成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好習慣。相反,在數學課堂上,聯系生活情景,能夠讓孩子們利用生活常識和生活經驗更好地去理解數學解題方法。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策略問題的時候,我緊密聯系實際,我班要和四(2)班進行乒乓球比賽,我分析了對手的情況,3:2獲勝,怎樣才能獲勝呢?這一問題拋出,學生學習興趣高漲,有的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有的用利表的方法來解決,還有的實際對決……然后,我讓學生總結方法,學生總結出:把選手分為上、中、下三類,用上——中,中——下,下——上,這樣就能獲勝。這節課,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聯系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之,教師要精心設計每節課,使每節課形象、生動,并有意創造動人情境,設置誘人懸念,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還要經常指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自己所熟悉的實際問題。 二要分散難點,讓學生樂于思維。對于較難的問題或教學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分解,減緩坡度,分散難點,創造條件讓學生樂于思維。 三要鼓勵創新,讓學生獨立思維。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鼓勵學生敢于發表不同的見解,多贊揚、肯定,促進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發展。 當然,良好的思維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各種手段,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必定會有所成效。